顯示包含「自閉症,讀寫困難」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自閉症,讀寫困難」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9月4日星期四

2014年7月31日星期四

業界資訊 : 協康會教材 助幼園生跨越讀障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部分在小學才發現有讀寫障礙的學童,可能早在幼稚園時,已經出現潛在讀寫障礙特徵,例如寫字時會倒轉左右、記不起經常學習的生字等。為改善幼稚園學童的語文基礎,有志願機構研發特別教材派發予幼稚園,學童使用教材學習一年後,約三成人脫離潛在讀寫障礙組別,部分人語文水平更與一般學童看齊。

  協康會去年為十八所幼稚園共一千五百多名學童進行甄別測試,發現三百多名學童有潛在讀寫障礙傾向。協康會獲香港賽馬會資助,為十八所學校提供支援計畫,研發《聽說讀寫小寶盒──幼兒語文學習教材套》,供學童在課堂及家中學習,經過一年學習後,有八十九名學童(約三成)在讀寫聽說的能力均有提升,脫離潛在讀寫障礙組別,學童在聽、說、讀方面,與一般能力的學童沒有分別,其中在語素辨識的範疇上,他們的分數更較一般能力的學童高。

  位於屯門的聖公會青山聖彼得堂兆麟苑幼稚園,是其中一所參與計畫的學校,該校二百三十多位參與測試的學童中,九十多位有潛在讀寫障礙。校長吳詠茵表示,教材針對字型結構、筆順等方面均有涉獵,有潛在讀寫障礙的學童使用後有明顯進步,「他們的詞彙豐富了,學習中文時更得心應手,也提升了學習語文興趣。」

  何先生的女兒霜霜去年初被發現有潛在讀寫障礙。他表示,每次和女兒做功課都用很長時間,例如寫「明」字時會左右倒轉寫,寫「日」字最後一畫總會由右到左,「當我擦掉她寫的字時,她總會發脾氣。」除了寫字有問題,霜霜在認字讀字上也遇上困難,例如會將朋友的「友」字讀為「朋」,本身是小學中文老師的何先生也束手無策。

  使用學校提供的教材後,何先生發現女兒有明顯進步,除了減少寫錯字,霜霜在街上看到某些字詞時,會自己配其他字組成新詞語,也會懂一些較困難的生字,「現在她做功課的時間較以往快很多,也願意閱讀以往不會看的中文故事書。」霜霜新學年升讀小一,今年初再進行測試時,發現多方面的語文能力已能追上一般幼兒。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黃俊傑表示,家長若察覺學童在幼稚園階段口語能力較弱,多次學習某些詞語卻經常記不起,他們很可能有潛在讀寫障礙。他建議家長可以多與子女進行親子閱讀活動,家長亦可利用坊間的書籍,例如《香港學前兒童學習行為量表》,辨識子女有否潛在讀寫障礙。

2014年5月18日星期日

「尋因越障─特殊學習困難學童支援計劃」 (第七期) 現正接受報名


特殊學習困難(Specific Learning Difficulties)泛指一系列學習差異的表現,如閱讀、書寫、數學運算、說話或動作協調等方面的困難。這些障礙並非因為學童學習經驗不足或智力缺損所造成,卻影響學童的學習表現及自信心。

得到香港公益金的支持下,協康會已於2011- 2014年期間推行「尋因越障」特殊學習困難學童支援計劃,幫助了近400位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初小學童,協助他們融入校園。承蒙香港公益金的再度支持,計劃將延至2016年,繼續為就讀主流學校小一的特殊學習困難學童提供及早的專業訓練,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及群體生活技能;同時透過專業諮詢及工作坊,讓家長和老師掌握學童所面對的困難和協助方法。歡迎各家長及老師把握機會,為適合的學童報讀各項專業訓練小組!

計劃對象 : 於今年九月升讀主流小學一年級,並懐疑/已評估為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童
(此計劃並不適合自閉症/自閉症傾向/亞氏保加症學童)

計劃查詢,請電 2391 3400

計劃詳情及報名方法如下: 第七期 : 2014年9月6日至12月6日 (最新一期活動)

2013年10月2日星期三

女兒有讀寫困難 醫生媽媽助建能力感

在郊外沒有太多人工設施,隨手便是學習的工具。圖為小女兒馬紫玲
【晴報專訊】在醫院當兒科臨床及研究的陳鳳英醫生,當發現大女兒有讀寫問題時,才猛然記起自己當年也有同樣的問題,她努力幫助女兒的同時,深信孩子在年少時最重要是找到能力感,找到的話,便不怕沒有求進步的動力。

若不是發現大女兒馬紫恩四歲時讀寫發展遇到困難,陳醫生也不會聯想到自己當年也有相同問題。最初,陳醫生知道紫恩在寫字方面發展較慢時,一點也不覺 得驚訝,直至發現紫恩每每花了很多時間溫習默書內容,臨場卻出現失準的情況,才令她猛然想起往事:「小學時年年都是僅僅能升班,中學時只有數理化科目成績 不錯,語文科成績一直不好,老師還擔心我會考語文科不及格,無法考上大學。」結果,她中英兩科及格,能順利考入大學醫學院。進入醫學院後,她可以用口語作 答部分考卷,有些還獲A級佳績。

口才補不足

令陳鳳英成為醫生的,不是香港家長一直深信的語文書寫能力,而是她那三寸不爛之舌,「我中學時參加辯論比賽拿過獎的。」伶牙俐齒的陳醫生,能夠快而 準地說出與兒童有關的數字,「智力是天生的,95%人的智力介乎100至150,達130的只有2.1%,而患有讀寫困難的就有10%。」因此,她一直相 信她口中Normal(智力正常)的人不能變成Super(資優),但想孩子能發揮好表現,就要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能力感。於是,她以自身的感覺去感受孩子 的需要,故從女兒四歲開始,給她看字卡,以及用想像文字形狀等方法加強語文能力。

興趣展潛能

作為醫生,陳鳳英深知急進地操練女兒成效不大,但作為家長,她也曾期望女兒多一分努力,便能有多一分成績:「女兒很喜歡游泳,現在一周習泳三次,之前我也想過不讓她去,留在家裏多些溫習。」但自習泳後,奇妙的事發生了。

一天,紫恩習泳後回到家已是晚上八時,距離九時半睡覺只有一個半小時,但她還未吃晚飯和溫習最困難的中文科默書,陳醫生正覺糟糕時,女兒卻自覺地吃飯和溫習,不消一會便讀熟內容,還能準時就寢。這次經驗,讓她更深信孩子要是找到興趣,從中找到能力感,就能發揮無窮的潛力。

六個月戒片 兩歲拿筷子

生了孩子,陳醫生申請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以便晚間能與當資訊科技的丈夫全力照顧家庭。兩名女兒六個月時,每當尿片濕了,她便拍一拍屁股,然後把膠廁所放在大廳當眼處,很快女兒便聯想到屁股濕想去廁所的感覺,很快便成功戒片。

她們有空便會帶女兒們到郊外行山露營,「孩子在郊外沒有太多人工的設施,能力就出現,一歲前多行山,接觸大自然能加強感官,減少很多感官障礙。」兩 歲時,她更鼓勵他們用筷子吃麵:「最初是吃到亂七八糟的,父母要忍耐,慢慢就好起來。」今天,她看到大女兒紫恩學業仍需努力,卻很有自信,五歲的小女兒紫 玲更對新來的外傭說:「我懂洗澡、吃飯,你不用幫我了。」

撰文:馮淑嫻 (lydia.shfung@gmail.com)

攝影:Lego、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佩娟

2013年5月1日星期三

New Lenses Provide Relief For Dyslexia Sufferers


ROSEVILLE (CBS13) – Ground-breaking new technology is in sight for those suffering from dyslexia.

Eye doctors say you could have 20-20 vision and still not be able read the words on the page, but new eyeglasses are bringing life-changing results to young and old.

Chloe Broyles, 10, doesn’t see words like most people do.

“The vowels would just pop up and the other words would just shrink,” said Chloe.

It made things so difficult for Chloe that she didn’t even want to read in school.

“I would start to get dizzy, get frustrated,” she said.

Her grades began to suffer as a result.

“She was spiraling down. She was getting Fs. We didn’t know what we were going to do,” said Chloe’s mother Jessica Broyles.

Chloe’s vision was 20-20, but a visit to Dr. Thomas Swanson in Roseville made everything clear. Chloe has dyslexia, a problem with no real solution, until now.

ChromaGen lenses are a brand new technology now available for the first time in Northern California.

“They were able to alter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that is entered in the eye, and it made the brain all of a sudden see better,” said Swanson.

Using the colors, the lenses block out certain wavelengths from entering the eyes so they both can agree.

“The brain now doesn’t have to struggle. Everything just stands out normal to them,” said Swanson. “It was really amazing. When I first heard this I was really skeptical.”

A study found that out of 150 students, 72 percent could read better with the lenses. Linda Johnson has been unknowingly living with dyslexia for 60 years.

“I was frustrated in school. I cried all the time. I couldn’t comprehend things. I felt stupid,” she said.

She says the lenses changed her life.

“When I put the glasses on, I can just take a deep breath,” said Johnson.

In the first three months after getting her lenses, Chloe jumped three grade levels in reading and now doesn’t mind picking up a good book.

2013年2月6日星期三

中國﹕北京讀寫困難助學計劃招募義工


蒲公英種子講師計劃是一項培訓義務講師團隊,並由義務講師團隊影響小區和學校家長的親子閱讀公益活動。

計劃培訓小學在校生家長和在校大學生,使他們成為合格的簽約義務講師,他們會免費獲得數次系統培訓,同時合格者開始在學校和小區,為家長們開展4個課時的“提倡親子閱讀,防止讀寫困難”的公益培訓。

義務講師團中,這部分人群已經是家長和即將成為家長的人,有效的親子閱讀法幫助他們成為優秀的家長和未來優秀的家長,通過影響家長影響孩子的一生。

 通過計劃的公益培訓項目和路展宣傳,讓公眾掌握有效實用的親子閱讀方法,重視兒童閱讀教育,改善親子關係,了解讀寫困難,理解和尊重讀寫困難兒童。

活動在北京城八區進行,主要場所在這些區的小學、小區、高等學校。

有意成為是項計劃的義務講師的義工,可以將報名資料發送至郵箱:Pugongyinglanglang@126.Com,不接受電話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