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

推薦閱讀:別對他們放棄──漫談自閉症

【內容摘自《我看世界的方法跟你不一樣:給自閉症家庭的實用指南》The Way I See It : A Personal Look at Autism and Asperger’s,作者天寶‧葛蘭汀Temple Grandin/譯者廖婉如,心靈工坊出版】

作者的話:寫給對自閉症認識不多的讀者

自閉症是發展性障礙,通常會在幼兒時期被診斷出來。它本質上是腦神經出了問題,影響了大腦四個主要區域的功能運作:語言/溝通、社交技巧、感覺系統和行為。自閉症的成因依然是個謎。目前的研究指出,這類的障礙可以再細分成不同的子群,端看是由基因引起,環境侵害使然,或兩者皆有。

每個自閉症患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各有各的長才和挑戰。沒有哪兩個的嚴重程度一樣,或表現出相同特徵。這是一種「光譜式的」障礙,各種的個別診斷一概統稱為自閉症類疾患(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這個光譜上的個體從無法口語、可能產生傷害自己的行為以及智障的嚴重挑戰,到高功能的(所謂的亞斯伯格症候群)、具有高超智力、口語表達能力良好,但卻明顯缺乏社交技巧、不太能從他人觀點看待事情的都有。在修訂中的DSM(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診斷標準裡,也就是醫界的診斷「聖經」,即將把亞斯伯格症候群從自閉症裡刪除,並把各種自閉症標籤合併在「自閉症類疾患」這個統稱之下。

根據二○○九年疾病控制中心的統計自閉症的比率是每一百個新生兒會出現一個 (根據二○一二 年疾病控制中心的統計是每88個新生兒會出現一個),而且這比率持續以令人擔憂的速度升高。每二十一分鐘就會有一個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男生的比率是女生的四倍,在全球各地一致普遍地出現,不分種族、社會和人種。根據美國自閉症協會統計,照護一名自閉兒的終身花費介於三百五十萬至五百萬美元之間;每年花在照護這些人的費用總額是令人咋舌的九百億美元。

自閉症具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學習方式。自閉症患者同樣生而為人(people first),自閉症只是他/她身為人的一部分而已。自閉症類疾患不再純然被視為是行為障礙,它會影響整個人的各個方面:生物醫學方面、認知方面、社交方面和感覺方面。只要得宜運用個別化的介入方式,自閉症類疾患兒童可以更加發揮功能,學習適應周遭的世界。

我們對自閉症類疾患的理解跨出了一大步,也更知道如何提供有效的幫助。幼兒最早可以在滿十二至十五個月時被診斷出自閉症,其中很多接受了密集的早療,因而能夠和一般孩子一起上小學,只需要些微的協助和服務。不論在幾歲被診斷出來,自閉症類疾患兒童和成人時時刻刻在學習,無論任何年齡,只要處置的型態和強度適當,他們的功能運作都會有顯著的改善。

本書簡介

本書是由作者(天寶‧葛蘭汀)過去八年來刊登在《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文摘》(Autism Asperger's Digest)的文章集結而成。天寶‧葛蘭汀將這些文章分門別類,探討主題從早期的教育方式、感覺敏感度問題,到腦部研究,乃至就業發展都有。每一章開頭,都附上新的引文,添加作者對該主題的額外看法。

在這些文章裡,天寶‧葛蘭汀以身為自閉症患者的個人經驗出發,同時納入家長、老師以及自閉症類患者能夠立即加以運用的實用資訊。自閉症的光譜非常廣泛,從無法口語的人,到輕微亞斯伯格症的優秀科學家或電腦工程師都包含在內。這本書可以運用在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整個光譜範圍內。

全文網址: 別對他們放棄──漫談自閉症 - 關懷自閉症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小搗蛋丟東忘西 當心他得了ADHD

    許多人誤解孩子的表現是管教失當或是社會環境縱容結果,使得台灣只有20%的病童接受治療;其實愈早治療幫助愈大,不要因為未治療讓孩子陷入更艱難的困境。

 現在少子化,許多家長都會忽略孩子粗心、丟東漏西、甚至調皮搗蛋,總以為他還小、無法專注,其實孩子很可能是因為大腦內神經功能受損性的疾病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是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問題,預估全台約有7.5%的兒童有此病症,但因為民眾誤解它是管教失當或是社會環境縱容結果,加上對於其治療藥物有錯誤認知,使得台灣只有20%的病童接受治療,遠低於美國的50%。

 中山醫學大學身心科主任陳錦宏解釋,ADHD是一種腦功能異常的疾病,臨床上已有很有效的藥物可以治療,可以改善病童注意力不足、衝動與過動的狀況,效果達八至九成。

 依據美國臨床評估,未適當治療ADHD病童,30%兒童接受特殊教育、30%被留級、25%青少年被學校開除、35%退學、26%被逮捕、55%未接受治療的成人變成物質濫用者(吸毒、酗酒、抽菸)、40%發展出憂鬱症。

 愈早治療對孩子的幫助愈大,而青春期以前是ADHD黃金治療期,陳錦宏呼籲,不要因為未治療孩子陷入更艱難的困境。

2012-12-30  中國時報  馮惠宜

2012年12月29日星期六

“電子保姆”或致幼兒語言障礙

英國一項調查顯示,有語言障礙的幼兒6年間增加71%。專家認為,這與電視、智能手機、遊戲機等電子產品更多地進入兒童生活有一定關聯。

  大幅增加

  英國政府支持的“改善交流研究項目”調查顯示,在校幼兒中,有語言障礙、需要獲得專業人員幫助的人數在2005年至2011年之間增加71%,2011年5歲至16歲有語言障礙的在校生總計13.6萬,佔在校生總數的2.2%。

  英國《每日郵報》27日援引語言研究專家瓊‧格羅斯的話報道:“老師們告訴我,他們發現說話費力的孩子人數顯著增加。”

  英國幫助語言障礙兒童的慈善機構“我能”根據其他一些研究結果估算的有語言障礙幼兒人數更多,達120萬名。這家機構稱,英國有些地區,特別是較落後地區,半數兒童入學時不能自如表達。

  “電子保姆”

  格羅斯認為,有語言障礙的孩子人數激增可能與生活方式相關。

  進入21世紀後,電視、遊戲機、智能手機、電腦之類帶屏幕的電子裝置發展更迅速,佔據孩子大量時間,像“保姆”一樣陪伴孩子,取代了不少傳統家庭活動,如與父母一起吃飯、學說歌謠等。

  如今的家長生存壓力大,為生計忙于工作,變得“有錢沒閒”,不再像過去那樣花大把時間與孩子一起坐在地板上聊天,陪他們玩。

  格羅斯說,家長不是不想跟孩子說話,但現代生活壓力迫使他們犧牲陪伴孩子的時間。如果沒有整塊時間陪孩子,可以利用各種零碎時間與孩子交談,傾聽孩子的想法,例如開車帶孩子外出時,給孩子洗澡時,與他們一起用餐時。

  格羅斯並不完全排斥“電子保姆”,但認為應控制使用時間,例如可以讓孩子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電視節目,以此作為與孩子交談的話題,但不可讓電視取代家長陪伴孩子。

  盡早幹預

  英國教育部26日發表報告說,一些地區的家長發現孩子有語言障礙後不能迅速獲得專業人員幫助,最長要等待2年。

  慈善機構“我能”認為,這種情況“不可容忍”,因為對于孩子的語言發展而言,“每一天都重要”。

  “我能”負責人弗吉尼婭‧比爾德肖稱,0至5歲是一個“黃金窗口”,對語言障礙的幹預可收到明顯成效。

  英國教育部官員愛德華‧廷普森說,語言交流對于孩子學習所有科目都至關重要,應該盡快為有語言障礙的孩子提供幫助。(歐颯)

2012年12月24日星期一

聖 誕 快 樂


故事治療-從理論到臨床(上篇、下篇)


故事治療-從理論到臨床(上篇、下篇)
講員:謝佩芝女士 (香港樹仁大學心理及輔導學系課程監督、亞洲專業輔導協會(香港)董事),著作有「故事—打開兒童成長的金鑰匙」
日期:2013年2月23日及3月2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 2:30-4時
地點:香港九龍旺角弼街56號基督教大樓9樓
費用:$50/堂

Autism Awareness: I see you everywhere - OC Moms

I know what the numbers say. 1 in 88. 

Some feel panic. Some feel insulted that there's panic. Some don't feel nearly enough. 

PHOTO COURTESY MORGUEFILE.COM
Me? I feel privileged to be my son's parent. I feel petrified about his future. I feel too exhausted to get in the middle of the ongoing drama that continues to play out in our enormous and diverse community. 

To me, you are more than a number, more than an ongoing debate about the proper terminology to use when regarding your diagnosis, more than the bickering ad nauseam ...<<more>>

2012年12月18日星期二

明愛「學習與成長」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支援計劃

最 新 活 動 及 消 息 (2013年1月)


活動名稱    :《四師解「讀」》特殊學習障礙家長講座
日期 / 時間 :2013年1月19日 (星期六) 下午2:45 - 下午5:30
地點            :九龍明愛社區中心 (九龍太子道西256A號三樓公眾禮堂)
對象            :子女已評估為特殊學習障礙之小學家長
查詢電話    :2772 3198


活動名稱    :「活孩子、樂爸媽」特殊學習障礙支援服務
日期 / 時間 :全年 (服務為期約2年)
地點            :明愛賽馬會德田青少年綜合服務九龍藍田德田 德敬樓一樓
內容            :活孩子小組
內容            : (一) 樂學篇
內容            :  ‧中英文學習的基本技巧
內容            :  ‧發展性協調訓練 
內容            :  ‧視覺空間感知訓練
內容            :(二)感摯盡情篇 
內容            :  ‧透過繒畫、音樂、話劇等,協助孩子探索及釋放感受及情緒 
內容            :(三)多才多藝多多FUN獎勵計劃
內容            : ‧體藝學習課程
內容            : ‧親子共同參與活動 
容            :
內容            :樂爸媽小組
內容            : ‧認識特殊學習障礙及孩子學習特徵 
內容            : ‧紓緩教導學障孩子的壓力,建立同路人互相關懷分享的網絡
內容            : ‧認識特殊學習障礙及孩子學習特徵
內容            : ‧掌握與學校溝通技巧及認識有關學障的最新資訊
對象            :被評估為學習障礙之學童及其家長
查詢電話    :2772 3198


專業評估
1. 由教育心理學家為特殊學習障礙兒童(5-12歲)進行智力評估(HK-WISC)及讀寫障礙評估(HK-SpLD)服務。
2. 由職業治療師為特殊學習障礙兒童進行大肌肉及小肌肉發展評估;視覺感知能力發展評估;感覺綜合處理能力初步調查;眼球控制能力評估及自理能力評估服務。

2012年12月16日星期日

協康會推出「語你同行」iPad 應用程式

為幫助自閉症兒童表達所需融入社群,協康會言語治療部推出首個iPad 應用程式(App) ─ 「語你同行」溝通簿,內設常用詞彙圖片、造句功能、個人化圖片及詞彙庫、及真人發聲(廣東話及普通話),兒童可隨時隨地透過圖片及發聲功能,直接表達所需,學習與人溝通。

「語你同行」應用程式App曾在協康會幼兒中心試行,家長都表示它容易操作,其豐富的圖片庫及造句功能直接誘發子女主動表達的意願,也增強與人溝通的信心。現供家長免費使用,可以透過iPad或電腦上安裝的Apple iTunes Store,以關鍵字「協康會」或「語你同行」搜尋、下載及安裝使用,亦可 按此查閱

「語」你同行由協康會言語治療師編寫設計,屬便攜式輔助溝通工具*,用以幫助有語言發展障礙的兒童,包括自閉症兒童,提升語言、溝通及社交能力。「語」你同行的特點如下:
載有350幅常用詞彙圖卡,涵蓋人物、動作、食物、飲品、玩具、身體、情緒及感受、動植物、衣物、交通、活動、日常用品、家居、地方、文儀、特性、社交用語共17個類別。
提供即時發聲或按鈕發聲功能,可選擇單一圖片或用不同類別的詞彙組成句子。
自訂功能:
隨時增加新詞彙圖及相關發聲。
更改類別及圖片的排列次序。
顯示常用詞彙圖及控制圖片數量。
真人發聲,可選廣東話或普通話。
可選擇繁體中文或簡體中文。

*此應用程式的設計目標為兒童提供一種輔助溝通工具,並非讓兒童單獨玩的遊戲或自行學習的軟件。使用前請諮詢言語治療師。

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

重溫 : 2012年孕婦和兒童健康會議 - 兒童早期發展

Seminar on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Lecture 1
Research on brain developm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early childhood services



Lecture 2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contextually relevant scale to assess and monitor child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in the East Asia Pacific Region


Lecture 3
Local assessment tools for preschool children



2012年12月11日星期二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迷思多 致使治癒率只有2成

(台灣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兒童青少年常見的問題,預估全台約有7.5%的兒童有此病症;雖然目前針對ADHD已有很好的治療藥物,但是,民眾對於ADHD仍有許多迷思,致使台灣ADHD治療率不到20%,相當可惜!

ADHD會有注意力不足或過動衝動相關症狀,例如粗心、分心、寫作業很久、東西常弄丟、做事拖拖拉拉、或者愛說話、插話、搶話、坐不住、衝動沒耐性等等,症狀常造成學習、人際、家人互動等方面的困擾,若是不斷給予負面回應,孩子很容易造成二度傷害。


因此,了解ADHD,及早發現並接受謹慎評估及正規治療,是父母及教育界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不過,
台灣中山醫學大學精神學科主任陳錦宏表示,雖然經由正統醫療,大約80-90%ADHD症狀均會有改善,可惜的是,一般民眾常有錯誤概念,使得台灣ADHD治療率不到20%,許多孩子因為延誤治療而讓孩子陷入更艱困的處境,常是過了青春期前的黃金治療期,才去治療,使得治療率降到20-30%。

陳錦宏醫生並發現,ADHD小孩的家長,憂鬱及生活品質指數均較差,而家長的負面情緒又變成小孩的壓力,進而陷入惡性循環;因此,陳
醫生台灣中部ADHD家庭組成一互助團體「心動家族」,試圖協助這些ADHD小孩及家庭,藉由家族中成員之間彼此支持與成長,能在求助過程中不那麼孤獨。

「心動家族」與中山醫學大學身心科並將於本月15日(週六),在中山醫學大學正心樓3F,舉辦ADHD關懷座談會系列活動,會中並有魔術方塊大賽及邀請有音樂才華的ADHD小孩小提琴演奏,欲參加者可電洽04-2473-9595轉38837謝小姐報名。


詳全文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迷思多 致使治癒率只有2成-生活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聽見天堂》對融合教育的期盼!


意大利這個文明古國除了在當今學前教育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短短半個世紀裡誕生了兩種對世界學前教育產生重要影響的幼兒教育系統--蒙台梭利教育 Montessori 和瑞吉歐教育 Reggio Emilia,更在過去的四分一世紀裡成為全世界融合教育的先導之一。當我們仍在爭論 我們融合教育種種問題 的此時,大家不妨安靜片刻去优酷或PPTV欣賞一套以真人實事改編拍成的意大利電影《 聽 見 天 堂 》( Red Like The Sky )你當會有一番對融合教育的期盼 

2012年12月10日星期一

重溫「結伴同專注」親子專注力培訓



小孩精力旺盛,上課容易分心,整天跑跑跳跳,沒辦法靜下心來,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情形,爸媽該怎麼辦呢?透過運動治療及遊戲訓練的方式,可以刺激小孩知覺動作發展,提升協調與動作控制能力的穩定性,並增進注意力及情緒穩定,讓我們一起來協助孩子做好行為管理
(祇提供活動參加者瀏覽)


AD/HD兒童及家長訓練課程 (平行發展小組)

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 - 悅讀領航員(義工訓練計劃)


悅讀領航員(義工訓練計劃)

訓練日期:2013年1月26日至2月16日(逢星期六)(共四節)

實習日期:2013年3月2日至5月4日(逢星期六) (共十節)

時間:下午3時至4時30分

內容:認識讀寫障礙兒童在閱讀上的困難及需要,學習相關理論及訓練技巧,並設計遊戲讓讀障兒童改善閱讀能力。學員完成訓練後須要協助「有效提升閱讀能力策略」訓練。學員於訓練出席率達100%及實習出席率達80%將獲頒發證書。

地點:九龍牛池灣彩虹邨翠瓊樓地下44號 (彩虹港鐵站C4出口)

對象:16歲或以上有興趣服務讀障學童之青年 (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會員優先)

費用:免費

名額:10人

報名及查詢:23400803

負責社工:盧先生(註冊社工)

2012年12月7日星期五

自闭症患者在增多 民團募款支持自閉症早期療育


內政部統計至6月底止,自閉症人數為1萬1712人,比去年成長9.38%。自閉症基金會今天舉行募款活動,希望多支持早期療育。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自閉症基金會,今天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支持自閉症早期療育誓師大會,現場不僅有童玩童趣攤位,前考試院秘書長、現任國策顧問林水吉經營的「旺來春秋」鳳梨酥,也贈送200盒在現場擺攤義賣,支持自閉症早期療育的募款活動。

自閉症基金會指出,早期療育重要,只要願意走出來接受幫助,可明顯看到小朋友的進步。

依照內政部統計,台灣自閉症人數與10年前相較,患者增加了2.7倍。

由於自閉症人數遽增是不可逆的趨勢,自閉症基金會希望透過這次活動,呼籲社會大眾伸出手,和自閉症的兒童一起做朋友,也替關鍵性的早期療育募款,幫助這些孩子得到適當輔導。


亞斯伯格症更名 福利不減診斷速度快2倍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日前媒體報導亞斯伯格症將於明年5月更名消息,引發許多病童家長擔心孩子的權力與福利將受損,兒童青少年科醫師表示,將亞斯伯格症與其他型別自閉症統稱為「自閉症類群疾患」,預計可加速2倍以上診斷時間,讓特教老師能提早處理病童的困擾,給予亞斯伯格症患童與其他自閉症患童同等的服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政雄表示,亞斯伯格症孩童因為腦部發展因素,導致社交互動缺損,常不理會他人,或做出不合宜的社交行為;溝通能力缺損,可能會完全無語言能力,或出現不合宜的言語表達;另外會侷限重複同一動作或特定興趣,甚至排斥改變。以往亞斯伯格症患童因為部分能力高過其他自閉症患童,容易讓大眾誤解他們不需要幫助,常見患童所得到的服務遠低於疾病診斷結果。

陳政雄醫師指出,美國精神醫學會將於明年5月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中,將亞斯伯格症更名為「自閉症類群疾患」(Autism spectrum disorder),許多家長誤以為這是把自閉症診斷位階拉高,並去除亞斯伯格症,擔心會減少孩子的福利,其實此一新的診斷準則是將典型自閉症、非典型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以及亞斯伯格症四種障礙類別統稱為「自閉症類群疾患」。 

陳政雄醫師進一步解釋,將亞斯伯格症納入「自閉症類群疾患」後,預期原本處於疾病邊緣狀態的孩子更能及早診斷、接受更清楚服務。以往診斷時間為3個月至半年,新準則公布後,可節省診斷孩子的次分類時間,預計診斷速度能加快2倍,如此醫師就能更快與特教老師確認,讓特教老師能及早處理亞斯伯格症患童學習中的困擾。

陳政雄醫師說,明年5月正式公布新的診斷準則後,台灣的精神醫學會也將陸續以此準則來使用,精神醫學會已準備就緒,但同時必須配合足夠的特教服務資源,才能在快速診斷後立即得到特教服務的支持。

2012年12月3日星期一

納入自閉症譜系障礙╱確保正確診療 亞斯伯格症正名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美國精神醫學會1日決議,取消「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s Syndrome)這個名稱,這類患者與其他類型的自閉症患者,未來將以目前已廣泛應用的「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統稱,以協助患者獲得與自閉症患者相同的服務。被認為將人污名化的「性別認同障礙」一詞也將取消,改稱「性別不安症」。這是美國精神科醫師奉為圭臬的「精神疾病之診斷與統計手冊」(DSM)近20年來首度重大修訂,對保險業決定給付種類、學校決定如何分配特殊教育資源,可能也會有重大影響。

新修訂的「精神疾病之診斷與統計手冊」將於明年5月出版,負責修訂該手冊的工作小組主席庫普佛表示,新增「自閉症譜系障礙」類別,目的不在增加心理疾病患者的確診人數,而是要確保受影響的孩童與成年人都能獲得正確診斷,進而取得最適切的治療。

美國精神醫學會成員、自閉症專家羅德表示,正名的理由之一,是因為美國一些州與學校系統並未對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提供服務,或提供的服務較少;自閉症研究者道森表示,小型研究顯示,新的分類標準會有助益。

自閉症譜系內有多種不同症狀,要如何定義一直是醫界熱議話題,部分人士反對取消「亞斯伯格症候群」名稱,也有部分患者家屬不願變更病名,擔心患者因此不再符合特殊服務資格;但也有患者家屬樂見此項改變,因為對他們來說,名稱怎麼分都沒什麼意義,「都是自閉症」。

「亞斯伯格症」原本是以奧地利小兒科醫師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命名,患者通常會有嚴重社交困難,以及出現某些特定的、重複的行為。

除了「亞斯伯格症候群」納入「自閉症譜系障礙」,DSM-5還有幾項修訂,其一是將反覆暴怒這種症狀取個新病名為「分裂性情緒失調症」(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 DMDD),因為有太多小孩被錯誤診斷為躁鬱症,接受強力心理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