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0日星期二

兩成特教生輪候評估逾一年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立法會融合教育小組委員會明日舉行公聽會,討論照顧有特殊學習困難的融合生。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調查發現,逾兩成特教生家長指輪候評估報告需時超過一年,認為學校調適安排有助學生的家長不足四成。有應屆中學文憑試融合生指,學校因資源不足,校內模擬聆聽試未有調適安排,教師更卸責諉過學生不主動找升學資料,協會促請政府立法保障融合生權益。

  特殊學習障礙協會年初以問卷調查一百四十八名小學特教生家長,發現四成九人須輪候半年至一年,才獲評估服務,兩成更輪候逾一年;僅三成四人獲詳細報告,五成七人只獲簡單的評估報告。認為學校有效識別學障生及有講解有關安排的家長均不足三成。不足四成家長認同學校調適安排有助學生學習。

  中五證實患有讀寫障礙的陳同學是應屆文憑試考生,她獲准考試時間加時三分之一,但不包括中、英文科的綜合能力試卷,「我覺得很奇怪,該卷很多資料需要處理,卻沒有加時。」她透露學校對融合生支援不足,例如聆聽試不設停頓等調適,令她在公開試無所適從;融合教育支援主任及升學輔導主任亦無為融合生提供升學資訊,「老師說我已大個女,資料要自己搵」。

  協會主席姜惠蓮指本港融合教育制度失敗,當局應仿效台灣立法保障特教生權益及持份者責任,例如當地有要求特教老師在大學主修特殊教育,並設一站式網上通報平台,方便中小學交換融合生資訊。立法會議員梁耀忠亦促請當局立法,否則令融合教育淪為「全輸」。

從行為改變技術到正向行為支援


談特殊教育專業服務模式的改


2013年4月23日星期二

活動推介 : 扶苗計劃 : SEEDS

 扶苗計劃 SEEDS (Sensory-based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al Supports) 由職業治療師負責評估、分析及策劃訓練 。以感覺特質為本,製造愉快氣氛、引發動機及成功經驗提升學習的效能。

核心範疇:
S : Sensory Character - 感覺特質* (如: 因應不同感覺系統的過敏,緩慢及尋求特質設計活動)過敏特質:感覺刺激好像經過放大鏡被放大了,他們可能會容易分心、在意別人察覺不到的轉變及細微的刺激、退縮、畏懼、抗拒、逃避…等 緩慢特質:對感覺刺激表現得沒有反應,或反應緩慢,感覺刺激好像被縮小了。尋求特質:喜歡主動在生活中尋找得到感覺刺激的機會。尋求頻密、大量,而有變化的刺激,並樂在其中。
*詳情可參考: 扶康會牽蝶中心網頁的專題分享 - “何謂感統障礙”
E : Emotion Management - 情緒管理
E : Executive Function - 執行功能 (如: 自我抑制能力、工作記憶、適應轉移)
D : Developmental - 兒童發展 ( 包括:大小肌、認知、自理、玩耍、書寫)
S : Social - 社交 (如: 心智解讀、溝通表達)

對象: 2 - 6 歲有特殊需要或發展障礙的兒童

訓練特點:
1. 針對兒童發展上的需要而設計課堂內容
2. 以感統理論為基礎,因應兒童不同感覺系統的過敏,緩慢及尋求特質之需要而設計適切的活動。
3. 配合聽樂治療 (Therapeutic Listening ®)進行訓練,以提昇訓練效果
4. 師生比例: 2 (導師) : 4 (學童)
5. 因應能力及目標進行分組
6. 因應評估結果及訓練目標,提供不同的治療訓練策略: Handwriting without tears®、Log writing program®、多感官學字、心智解讀、社交思考、韋百加減敏治療等。

評估安排:
- 個別預約

訓練安排:
- 一星期兩堂、每堂 3 小時
- 上午班:9:30am 至 12:30pm
- 下午班:2:00pm 至 5:00pm
每班人數: 4 人

課程資料供閣下的會員參考, 詳情可見附件:
1. SEEDS (學前密集式訓練)
2. 感覺統合基礎證書課程 (July to Aug)
3. 感覺統合講座 11th May, 2013
4. 自閉症講座 15th June, 2013

2013年4月20日星期六

活動推介 : 香港耀能協會 專注不足 EASE 推介

活動推介 : Hong Kong ASD Symposium 2013


The Hong Kong ASD Symposium 2013, entitled “Supporting Persons with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from School Age to Adulthood: 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Good Practices”, will be held by the SAHK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Practice during May 16-17. Pre- and post-symposium workshops will also be conducted by renowned overseas experts.

Details could also be found at  http://course.sahk1963.org.hk/?201305.

For enquiries please contact Ms. Susan Chan at 2778 6191 or email us at irp@sahk1963.org.hk.

2013年4月12日星期五

音樂或可治療語言障礙

兩重要人類認知領域 互相影響                                 

講廣東話原來比講普通話有一項意想不到的優勢。由多倫多大學學者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講某種調性語言如廣東話,可以在大腦中為音樂訓練打好基礎;由於音樂和語言可以互相影響,可能為語言障礙患者的康復找到一道令人振奮的曙光。
所謂調性語言主要存在於亞洲、非洲和南美洲,這類語言在講話時有一種高低不同的音調模式。即發音一樣但聲調不同,可以完全改變一個字的意思。如越南語有十一個不同的元音和六個不同的音調。廣東話也是有複雜的六音調系統,英語則是無調性的語言。
調性語言增強音樂聽覺
多倫多大學Baycrest健康中心Rotman研究所,已經發現至今最強有力的證據證明,講某種調性語言,可以增強大腦對音樂的聽覺,那些講調性語言的非音樂家,對於音符的聽力可能更好。這一發現不僅能夠提升人們對某種調性語言與學好音樂之間的認識,更重要還有另外一個令神經學家感到振奮的原因,即首次提出了強有力的證據,證明在大腦結構中佔重合位置的音樂和語言功能是相互受益的。
這個發現於本月初發表在一份在科技界有廣泛影響的國際科學雜誌《Plos One》上。一直以來,學界對音樂訓練給語言和講話帶來的益處,已有很多研究成果,從一個方向上證明了音樂訓練對語言的掌握有積極的影響。
然而,直到今次多大的研究成果出現之前,從相反的方向上,探究語言的掌握如何影響到音樂的學習,卻一直沒有人觸及。
主持這項研究的博士後研究員拜德爾曼(Gavin Bidelman),現在是美國孟菲斯大學的助理教授。他表示,對於那些講調性語言的人,相信他們的聽覺系統已經被加強了,以使得他們能更好的聽出音樂的音符及判斷音高的變化。如果他們拿起一件樂器,可能會更快地掌握演奏這種樂器的技巧,因為他們的大腦已經通過講調性語言建立起這種聽覺的優勢。「但這並不表明說調性語言的人,就會是更出色的音樂家。」拜德爾曼果斷地澄清了這一推論,「因為音樂技巧所要求的遠不止是聽覺,大量講英語的音樂偶像的存在,也能說明這個問題。」

拜德爾曼進一步表示,音樂和語言作為人類認知的兩個重要領域,可以互相影響,從而也為語言障礙患者的康復,找到一個令人振奮的可能性。如果語言和音樂是如此緊密地配合,或許可以設計一種新康復療法,用音樂訓練可以幫助那些因為年齡和中風等原因,而導致語言功能障礙的患者。

同時,從另一個方向上也能受益,即音樂聽力技巧的提高,也可以通過精心設計的語言訓練達到目的。

 [2013-04-12]  加拿大星島日報     

2013年4月10日星期三

讓自閉症題材報道更有溫度更有深度

光明日報于2013年4月2日第六個“世界自閉症日”,在大視野版刊登“春天,自閉症患者乍暖還寒”一文,對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和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舉辦的“關愛自閉症兒童慈善之夜”活動和自閉症患者救助工作給予全方位報道。我們認為,在媒體對自閉症的報道中,該文體現出人文關懷的溫度和把握全局的深度,是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優秀報道,體現了新聞界“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成果,也體現了光明日報的光榮傳統和時代追求。

  近年來,全社會對自閉症的了解、對自閉症患者的關愛不斷增強,政府對自閉症人群的重視及幫扶力度(尤其是在自閉症患者康復方面)不斷加強,但是,要像“春天,自閉症患者乍暖還寒”一文所描述的那樣,使“成成”們的哭變成“川川”們的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需要國家政策、法律的支持,社會各界的參與,相關研究的深入,骨幹人才的培養等。其中,大眾媒體的作用不可或缺。

  多年來,大眾媒體在自閉症題材的報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推動了社會對自閉症的關注、認知以及救助。僅舉一例,即可說明媒體所起的重要作用:過去若幹年自閉症診斷的所有個案顯示,第一次從診斷醫生那裏聽到自閉症這個詞匯的家長僅佔30%,而70%的家長是在看到媒體上有關自閉症的報道之後才主動去尋找相關醫生,從而開始孩子的病症診斷的。

  國內媒體自閉症題材報道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起步。隨後的幾年,自閉症報道數量不多、題材單一,屬于邊緣性題材。

  2000—2004年,媒體以自閉症認知、治療為報道的主要題材,題材得到拓寬,但基本“挂靠”在好人好事的報道題材內,自閉症並未同殘疾人、特殊教育區分開來。在這個時期,自閉症仍然是疾病認識的“灰色地帶”,自閉症容易和性格孤僻、視聽障礙混淆,有的被誤認為是後天心理問題,有的被誇大為具有某種特殊才能的天才。

  2005—2007年,媒體報道以呼吁對自閉症進行救助和解困為主要內容,報道形式多樣,出現了深度報道和調查性報道。

  2008—2011年,媒體報道逐漸從概念認知、個體救助的報道轉變為人文關懷、呼吁社會政策保障的報道。2008年4月2日,是聯合國首個“世界自閉症日”。此後,對自閉症的人文關懷成為世界趨勢。國內自閉症公益機構日益成熟,出現了一係列關于自閉症的影視、文學作品。

  2012年,無論在政策上還是媒體宣傳上,對自閉症的關注都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在政策層面,國家出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七彩夢行動計劃”》,提高了對自閉症兒童的救助金額。國家相關部門加強了對自閉症工作的研究與推動。有關自閉症的媒體報道頻率大幅度增加,自閉症成為網絡搜索的熱點詞匯之一。

  近年來媒體在普及自閉症常識和促進社會和政府支持自閉症救助方面發揮了不容低估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媒體在自閉症報道方面也存在著一些需要改進之處。以下是我們的一些具體建議:

  第一,媒體應在建設對自閉症人群更加包容的社會環境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自閉症患者經過康復訓練,特別是社會性訓練,有一部分人能夠不同程度地融入社會,也有一部分人終生不能完成這個轉變。媒體應該客觀、全面地報道自閉症人群的生存狀況和行為特徵,倡導社會對自閉症群體的接納、理解和包容,為自閉症人群營造較好的生存環境。

  第二,加強對自閉症群體生存發展的深度報道。媒體工作者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對自閉症相關問題的了解,要善于向專業人員學習,深入自閉症家庭、了解國外有關自閉症研究的最新進展和有益經驗,在做相關報道時應多報道一些個案,盡量討論而不是急于下結論。另外,通過調查和主動採訪,充分反映自閉症兒童及家庭面臨的困難及訴求,組織有深度的具有專業水準的報道。

  第三,媒體應在推動給予自閉症人群全方位的社會支持和幫助、推動有關自閉症的政策出臺和推動立法方面,有更大的作為。隨著對自閉症知識宣傳的日益普及,人們開始更多關注自閉症孩子的診斷、康復、教育、救助、社會保障和成年生活等公共議題,媒體可以為此做更多的工作。希望不僅只是在幾個特殊的日子(如4月2日世界自閉症日、6月1日兒童節)進行“疾風驟雨”式的報道,而應用新聞眼長期關注。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作為民政部主管的一家公募基金會,正在聯合媒體、企業、其他公益機構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共同參與、推動全社會對自閉症群體的關愛。我們在自閉症領域的一個項目——“孤獨的行走”貧困自閉症兒童救助項目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該項目也獲得了光明日報的大力支持。

  最後,再次衷心感謝貴報和所有新聞媒體對自閉症人群的關愛和對自閉症公益事業的支持。

2013年4月5日星期五

2013年第6屆聯合國『世界關顧自閉日』在廣州塔啟動


中新網廣州4月2日電(廖麗麗張翔)2日晚,廣東常務副省長徐少華身著藍色T卹,手腕繫著藍色絲帶,在廣州塔下與特殊兒童共度“世界自閉症關愛日”。徐少華在活動現場鼓勵自閉症兒童融入社會,並呼籲各界重視特殊兒童的教育工作,希望特殊兒童用上更加專業、更有針對性的教材。 

4月2日是第六屆“世界自閉症關愛日”。由廣東省和廣州市殘聯組織,廣東省和廣州市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廣東遍藍”關愛自閉症公益傳播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塔西廣場舉行。 19時,廣州塔在倒數聲中,一改往日絢麗的彩光,變為一色湛藍,為自閉症患者“點亮藍燈”,提醒公眾重視自閉症問題。

自閉症兒童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目光清澈,卻不願與別人對視;他們聽覺靈敏,卻對父母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有正常的語言表達能力,卻不和人交流,長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們就像星星,似乎觸手可及,卻遠在天邊,他們​​的父母家庭往往陷入痛苦和困惑中。

在廣州塔下,穿著藍色上衣,手系藍色絲帶的“星星”們載歌載舞,通過現場作畫、攝影作品展覽等豐富多樣的才藝形式展示著他們的夢想。徐少華認為,特殊兒童是一個亟需幫助的群體,儘管他們和正常孩子身體上有差距,但平等參與社會的權利不應該有任何差距。他表示,幫助自閉症兒童融入社會、感受溫暖,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徐少華說,希望各級政府加大對特殊兒童康復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提高專業學校和康復機構的覆蓋面,讓更多的特殊兒童得到幫助。同時希望“星星”的老師們以持之以恆的耐心和愛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環境。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一種嚴重影響兒童精神健康的發育障礙。患兒主要特徵是社會交往障礙、語言交流障礙、行為重複刻板等。有專業研究機構數據表明,20年間內地確診的自閉症患兒數量上升百餘倍;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自閉症患兒數量超過160萬。

2013年4月4日星期四

澳洲兒童過度活躍症患者遠遠低於美國

調查發現,澳洲兒童患過度活躍症(亦即註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比例僅為3-5%,儘管有專家認為這一數字比較保守。而相比之下,美國有近20%的青少年和11%的學齡兒童被發現患有一定程度的過度活躍症。 

據澳新社消息,在過去10年裡,美國兒童過度活躍症發病率上升了41%。有2/3被診斷患有過度活躍症的美國兒童服用諸如利他林(Ritalin)一類的刺激中樞神經類藥物。與美國較高發病率對應的是,澳洲僅有3-5%的孩子患有過度活躍症;並且僅有1%的男孩和0.5%的女孩接受相關的治療。

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兒童醫學專家艾弗榮( Daryl Efron) 認為,澳洲對兒童過度活躍症的治療並沒有濫用處方的現象。艾弗榮說:“與美國不同的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處方藥廣告,在澳洲是不被允許的。這類廣告可能會導緻美國的父母向醫生們施加壓力。”

在澳洲,必須在經由全科醫生(GP)推薦的兒科醫生或兒童精神病學專家所開的處方,才能使兒童患者得到中樞神經刺激類藥物。

艾弗榮表示,是否讓孩子接受過度活躍症治療的根本原則,就是要看孩子在家里和學校的表現是否確實出現了不正常的行為狀態。他還說,藥物治療只是改善孩子過度活躍症的一種方式。不過,對大多數過度活躍症孩子來說,神經刺激藥物對提高注意力和神經活躍力確實很有效。

阿德雷德婦幼醫院心理醫學部主任朱瑞迪尼(Jon Jureidini)教授認為,澳洲兒童過度活躍症患病率的統計數字比較保守,同時,他對澳洲治療兒童過度活躍症的現狀感到擔憂,他說儘管治療過度活躍症的神經刺激藥物有一定的即效性,但目前對藥物的中長期效益(如對改善課業成績及降低多動行為等)的評估證據並不多。

朱瑞迪尼提醒醫生們在診斷孩子是否確實患有過度活躍症的問題上要慎重,他說每個孩子會因為家庭、性格、遺傳、成長環境等的不同,其外在的行為表現會有較大差異。其它一些因素,如語言困難、在家里或在學校受了欺負等,也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表現。因此,不能僅憑感官或先入為主的成見而輕易得出過度活躍症的結論,而要綜合分析,科學診斷。

2013年4月3日星期三

2成青少年 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世界日報╱法新社華盛頓1日電】 2013.04.03 03:02 pm

約五分之一美國青少年被醫師診斷出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稱ADHD),這項資料顯示,過去十年患有該症的青少年急劇增加;過去患有該症的青少年約3%到7%,醫師通常以Adderal和Ritalin為患者治療。

紐約時報報導,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在2011到2012年以電話訪問7萬6000名家長,獲得有關青少年ADHD患者的數字。紐約時報1日公布這些數字。

這項報告顯示,15%學齡男生為ADHD患者,而女生ADHD患者有7%。14歲到17歲的ADHD學生患者更多,男生有19%,女生有10%。
四歲到17歲學生中,有640萬人曾被診斷患有該症,這個數字比2007年患者增加16%,比十年前成長53%。

專家指出,這些數字非常令人驚訝,他們同時警告,治療ADHD的藥物可能遭到濫用,而引起精神病、焦慮和上癮的危險。

CDC主管費和平(Thomas Frieden)表示:「ADHD藥物開給有需要的病人有很大的幫助,但不幸的是,濫用的情況以令人警惕的速度成長。」
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心理治療教授斯望遜(James Swanson)是一名研究ADHD症的專家,他對CDC公布的數字感到憂心。他說:「不可能20%高中男生有ADHD症。如果醫療人員提供藥物給無病的青少年,有些接受治療的青少年可能會產生危險的副作用,如濫用藥品或藥物上癮。」

該報導說,近年來ADHD藥物銷售額以倍數成長。2007年ADHD藥物銷售額為40億元,2012年成長到90億元。

全文網址: 2成青少年 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2013年4月2日星期二

11%兒童患過度活躍症美專家預警處方藥濫用

美國聯邦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每5位高中男孩中就有1位患過度活躍症(也叫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而在所有學齡孩子中則有11%患多動症,專家預警由此所帶來的處方藥濫用風險。

據《紐約時報》報導,此項研究統計數據表明,全美4歲到17歲孩子中有中640萬名確診患有不同程度的過度活躍症,同2007年相比增長了16%,在過去的十年中則增長了53%。在這些確診的兒童中,有三分之二正在服用能夠緩和好動的利他能(Ritalin)和安非他命緩釋劑(Adderall)處方藥。


儘管這些藥物通常會使過度活躍症患兒童平靜下來,但非患者卻發現,1粒藥丸就可以讓學齡孩子聚精會神,整晚開夜車做功課之後,還能在考試的時候保持清醒。濫用這些處方興奮劑也會導致抑鬱和情緒不穩(因缺乏睡眠而引起)、心律不齊和停藥期間的急性衰竭反應和精神失常等。


專家看到了近十年的多動症發展趨勢,同時關注並預警由此帶來的兒童濫用處方藥風險。耶魯大學醫學院教授威廉.格拉夫(Dr. William Graf)博士表示,“現在的統計數字簡直就是天文數字,很多情況下,這些孩子是健康的或許只是患有輕微多動症,而他們不自覺的將自己的病情描述過重。 


兒童過度活躍症比例攀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處方藥藥物廣告過分強調其藥性可以大大改善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因此,家長強迫醫生為自己學習成績下滑的問題少年開處方藥。有很多高中生甚至只是為了準備考試而服用類似興奮劑,甚至很多學生以非法途徑獲得藥物轉手賣出以漁利。 

在法國兒童過度活躍症往往被忽視

在法國,一個過度活躍症兒童一般是在出現最初困難的30個月後才被診斷出來。而在此之前,因為症狀已有顯露,所以這些生病的孩子經常會在學校遭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排斥,在家也會經常遭到父母的訓斥和厭煩。然而往往孩子和他們的父母並不知道給他們造成痛苦的是一種疾病。 

過度活躍症的表現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俗稱過度活躍症,涉及到3%至5%的學齡兒童,也就是每個班級有1至2人目前大眾還是少有了解,因為過度活躍症存在多種類型。 


巴黎Robert-Debré醫院的兒童精神病學家François Bange博士對《費加羅》報表示:“主要症狀是缺乏注意力,有可能伴隨也可能沒有'強度和衝動性可變化的過度活躍症'。”孩子在學校遇到的困難顯而易見:他經常分心,很難有始有終的做事,也不能等待,不能發言之前舉手,經常煩躁。在社區裡,他會無法控製過度的刺激,導致粗魯、憤怒和不服從。

過度活躍症對家庭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
有著兩個多動症男孩的母親Sylvie Vigo把他們的經歷寫成了一本書,她在書中寫道:父母被耗盡,夫妻動搖,兄弟姐妹痛苦。而患病的孩子焦慮、情緒低落、自卑。等待醫院診斷時日太久 如今,過度活躍症的診斷主要是在醫院,第一次被授權使用甲酯也只能在醫院。而在此之前,那些家庭還必須用他們的耐心來痛苦的等待:在Robert-Debré醫院第一個約會要等兩年,而在蒙彼利埃要等數月。

凡爾賽兒童精神科醫生Mario Speranza表示,那些沒有被治療的孩子的成長歷程會更加複雜,即使在一半的病例中,過度活躍症會在青春期自動消失。繼衛生總局的要求,全科醫生、兒科醫生和教師對這些兒童做出鑑別,從而改變這些患兒被人們冠以缺乏教養和讓人無法忍受的形象。


致病原因 

據高級衛生管理局表示,過度活躍症是一種多因素的神經發育障礙。 François Bange博士指出:“對於絕大多數的兒童,並不涉及心理原因。”某些風險因素可能會導致該綜合徵的發病。這些因素有家族病史,或圍產期事件如早產兒、出生體重低或在子宮內接觸到煙草煙霧。在過去的10年裡,美國的過度活躍症確診病例急劇增加,如今有超過十分之一的兒童患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