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星期六

有建議以學生能力分班 主張推個人化學習 增派成績表

卑詩省教育廳較早時邀請公眾就教育系統改革提意見,引起不少迴響。有意見認為,省內學校應以學生能力而非規律化地按年齡分班,並應推動個人化學習但又不失基本常識的課程,同時取消標準化的測驗,以及較目前更頻密地派發成績表,好讓家長瞭解子女學習進度。]

踏入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重建」目前的教育和學校以配合21世紀及未來發展需要,不容忽略。省教育廳長卜佐治(George Abbott)較早時宣布「教育重建計劃」,提議著重個性化的學習、批判思維以及優質教學。

不過卜佐治希望在制訂相關政策前,聆聽教育工作者、家長、學生及省民,對於應如何在學生為本精神下改革教育系統,以及學校、教師和家長如何協助落實改革的意見。教育廳由10月下旬起,展開一項名為「齊來參與」的廣徵意見活動。

有建議增撥款減班級人數這項「齊來參與」的做法引起良好反應,至目前為止,教育廳已經收到逾1,000份意見,當中除有人建議重新思考班級的架構,例如按學生能力而非年齡而分班以外,也有建議省府提供更多教育撥款、班級人數減少,以及討論教師專業的發展。不過也有人提到,在目前代表教育局的卑詩公立學校僱主協會,迄未與代表教師的卑詩教師聯會(BCTF)達成合約協議的情況下,教育廳怎樣能夠訂定21世紀新教育模式。

其他意見還有:在改革的同時,不要忽略向學生提供核心知識,包括串字、文法、數學和邏輯,並應著重例如創造力及如何與別人相處合作的技巧;以及構建課程,讓學生有更多時間發掘自己的興趣。

對於教材個人化的建議,有教師警告說,並不是每一課程都適合個人化學習,而且不要以為學生總是知道甚麼對他們最好;毋庸置疑個人化學習有本身好處,可不要過度推行,以致過猶不及。

加拿大星島日報 - 記者報道  2011-12-30

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

「尋因越障」特殊學習困難學童支援計劃(第二期)接受報名

特殊學習困難(Specific Learning Difficulties)泛指一系列學習差異的表現,如閱讀、書寫、數學運算、說話或動作協調等方面的困難。這些障礙並非因為學童學習經驗不足或智力缺損所造成,卻影響學童的學習表現及自信心。他們的問題在幼稚園高班已開始浮現,而大部分學童亦會在小一/小二期間被確診,但卻往往要等到小二/小三後才有針對性的訓練。

在香港公益金的支持下,協康會於2011- 2014年期間推出「尋因越障」特殊學習困難學童支援計劃,希望能為初小的特殊學習困難學童提供及早的專業訓練,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及群體生活技能,以致順利融入校園生活;同時透過專業諮詢及工作坊,讓家長和老師掌握學童所面對的困難和協助方法。計劃詳情及報名方法如下:

計劃詳情及報名方法 :

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

「認字滿FUN─增強學童記憶能力及文字認讀能力」幼稚園教師講座現正接受報名

協康會與教育局合辦「提升幼兒學習潛能」幼兒教師專業講座系列,首場為「認字滿FUN – 增強學童記憶能力及文字認讀能力」幼稚園教師講座,詳情如下﹕


日期﹕2011年12月13日(星期二)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
地點﹕九龍油塘邨二期福建中學附屬學校四樓禮堂
講者﹕張明麗女士(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
內容﹕
  1. 提升學童記憶能力的方法
  2. 提升學童閱讀文字的能力
  3. 如何支援有潛在讀寫困難的幼兒
費用﹕全免
查詢﹕2784 7700 (協康會訓練部葉姑娘)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研究發現 大腦構成決定學科優勢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6日報道】                題:數學VS語言


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上學時要麼語言學得好,要麼數學學得好,成績通常是明證。極其聰明的學生往往語言和數學都學得好,而且能很快給出問題答案。不那麼聰明的學生可能就有些費勁了。不過,我們中有極少數的人很擅長語言,數學卻很差,反之亦然。


這種能力的極端情況說明了我們大腦的構成。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心理學榮譽退休教授布賴恩‧巴特沃思說:“數學和語言的大腦係統截然不同。所以,這兩種能力相對比較獨立也就不令人驚訝了。


”通過對我們大腦中負責語言和數學處理的區域進行更多研究,研究人員希望有一天能更好地幫助有誦讀障礙和計算障礙的患者。


語言能力(讀、寫和說)源自我們大腦的大部分區域,需要關鍵元素的協調。例如,當我們閱讀時,位于大腦後側與事物認知有關的“腹側流”變得活躍起來。正如神經影像研究顯示的那樣,頂區和額區也開始活動。這些大腦區域解析出文字的“聲音”和單詞的語義。


在誦讀障礙患者中,有5%到12%的人閱讀有困難,拼寫有時成問題,但同時有書寫障礙的患者所佔比例尚不清楚。書寫障礙患者的字跡不規范、字間距不當或者講述概念時使用錯誤的單詞,例如“女孩”或“男孩”而不是“孩子”。


腦損傷也會導致這種語言缺陷,數學方面也一樣。根據對家族中殘疾病史和產生明顯缺陷的基因疾病的研究,可以發現遺傳顯然影響重大。


在對誦讀障礙現象進行的研究中,一些參與者的基因顯示了大腦的神經細胞如何構成相互聯係。另一部分人沒有閱讀和書寫障礙卻有基礎數學學習障礙。研究顯示,計算障礙患者約佔全球人口的6%至8%。就像誦讀障礙一樣,計算障礙也存在著遺傳因素,同卵雙胞胎同患計算障礙的概率約為60%。


當參與者進行計算時,大腦的幾個區域開始活動起來,尤其是位于頭頂後方的頂內溝。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心理與腦科學學院博士後梅利莎‧利伯特斯說:“這似乎是大腦的‘數學中心’。如果大腦的這部分出現問題,那麼人們就會有數學障礙。


”利伯特斯新近發表的論文稱,學齡前兒童的“數感”(天生的估算能力)水平各不相同。他說,出生時就具有較高才能的人在整個人生中都很可能更擅長數學。相似的是,美國喬治敦大學醫療中心下屬學習研究中心主任吉尼維爾‧伊登對具有超常閱讀能力的兒童進行研究後發現,我們當中有些人有技巧。


另一方面,天生就有誦讀障礙或計算障礙的人未必長大會對語言或數學一竅不通。因此,根據先天的強項和弱項,對孩子進行培養和教育常常會改變孩子對語言或數學的偏好。


巴特沃思說:“環境和經驗無疑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家中有大量藏書的父母也許會促使子女更多地閱讀和寫作,反之數學遊戲則會鼓勵孩子多做算術。


來源: 新華國際

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

「關顧學障週2011」啟動禮


「關顧學障週2011」啟動禮暨研討會邀得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林煥光太平紳士蒞臨主禮,聯同一眾嘉賓主持啟動儀式,大會亦邀得香港理工大學梁文德副教授及張超雄博士擔任主講嘉賓,共同分享支援學習障礙工作的最新發展及社區共融理念,共同探討香港支援學習障礙的未來路向。

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

肯‧羅賓森爵士:推動學習革命


Sir Ken Robinson: Bring on the learning revolution! 

肯‧羅賓森爵士於2006年曾發表「學校扼殺創意」這場著名演講,他如今再度以尖銳又有趣的口吻,主張教育應徹底轉型,從學校的標準化教育轉變為個人化學習,並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發揮自己的長才。

In this poignant, funny follow-up to his fabled 2006 talk, Sir Ken Robinson makes the case for a radical shift from standardized schools to personalized learning -- creating conditions where kids' natural talents can flourish.

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

打開自閉--支持篇

PeoPo 公民新聞

日本是一個很有社會福利精神的國家,他們每五十萬人就設立一個兒童相談所,協助家有身心障礙兒童的父母尋找醫療和照護資源。今年三十多歲的雕刻家上田,是一個自閉症患者,當年也就是透過了這樣的機構重新找回彩色的人生。一登的父母看到他的作品,彷彿看到一登未來的希望。繼續跟我們一起來看這個讓人感動的故事。

2011.10.29 探訪深圳市和康兒童潛能發展中心



近日,香港啟迪兒童協會組織數名義工,前往香港和康會暨深圳市和康兒童潛能發展中心探訪。

 
香港和康會是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中央大學兒童發育行為學系的學者發起,由社會各界慈善人士和機構資助的非盈利公益性法人團體。該中心的宗旨是為促進香港和中國內地弱能人士的康復工作,以和諧發展、全人康復之理念去維持及發展他們的教育和福利,開發他們的潛能、增加其獨立能力和自信能力、協助他們融入社會。推進社會對於此群體及其家庭的支持,廣泛宣傳康復工作的社會意義,普及相關的康復知識和技術。


 
探訪中,中心的工作人員熱情的與義工朋友們分享了他們的創辦理念和願景,回顧了中心從無到有、並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心的負責人還積極邀請協會將義工參與的模式引入大陸,探索孩子、家長、社會共同參與的有效模式。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自閉症患兒家庭的悲喜:60萬元換一句"我要吃"

2011-11-01 08:45:08                來源:大眾網-城市信

他們是星星的孩子,有著星星般的眼睛,卻不與人對視,他們有著健全的聽力,卻不與人交流……這些孩子就是自閉症患兒。10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青島幸福之家融合教育中心,對自閉症患兒的家庭進行了了解,雖然每年孩子的康復費用動輒數十萬元,但家長們卻是“惜時不惜金”。

對于自閉症患兒的救助治愈是不折不扣的馬拉松式投入,有很多家庭已經對孩子進行了至少兩年的康復訓練,很多家庭投入累計數十萬元,更有甚者投入百萬元。帶著孫子來青島幸福之家融合教育中心的劉老太說:“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與其他正常孩子盡量多接觸,一塊生活一塊學習,這樣才能引導我們的孩子漸漸改變。

”劉老太告訴記者,自家的孫子有 5歲半,自從兩歲的時候發現孩子有一些症狀後,就開始治療,基本上每月的花費至少5000塊錢,這樣一年下來就得6萬多元。“現在孩子已經訓練了2年了,花了15萬多。但還是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能康復,慢慢花錢治吧。”劉老太說。

幸福之家的劉老師也告訴記者,在她接觸的一些自閉症兒童的家庭中,很多家長願意花費巨額資金來給孩子治療。“之前,有一對夫婦帶著孩子來教育中心康復,這對夫婦為了治療孩子的自閉症,幾乎找了全國各地的康復機構,但是效果不太明顯,幾年間已經花費了200多萬,什麼時候能治療好孩子,還是一個未知數,只能花費大力氣的投入,爭取時間,還孩子一個奇跡。”

還有一個家庭讓劉老師印象深刻,“我今年去北京看望了另一家有自閉症患兒的家庭,在那家醫院每月的各種治療費用等算起來有 1萬多塊錢,這個家庭已經投入了60多萬。”劉老師告訴記者。劉老師去北京看望孩子的時候,捎帶了一些梨,“這個梨你吃不吃呀?”劉老師問。孩子只是很吃力地說了三個字:“我……要……吃……”在一旁的爺爺悲喜交加:“花了60多萬,換來這三個字……但,值!”記者在採訪中得知,目前救治機構少、花費開銷大是眾多患兒家庭最為關心的問題。劉老太告訴記者說:“去年我到另一家機構報名,光排隊等候就等了半年才輪到我孫子,自閉症孩子最寶貴的就是時間,耽誤不起。”

記者從青島市殘聯獲知,目前殘聯的定點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有10家,獲得殘聯救助的自閉症兒童有 140多名,很多患兒來自外地。據青島市慈善總會2011年提供的數據顯示,本市有4000多名自閉症患兒。記者從一些家長和康復機構了解到,目前一些機構的訓練費用一個月大多在2000元以上,有的將近4000元,而其中一個小時的個訓課就得80塊錢。雖然一些自閉症康復機構解決了自閉症患兒早期的問題,但是孩子總要一天天長大,這些自閉症患者缺少可以接受康復和安置的出路。“自閉症兒童越早治療越好,能治療最好,萬一不行將來融入社會是一個難題,我們家庭的心理壓力更大。”這是家長們的一致心聲。

“一些自閉症患兒成年後,很多被當做精神病而送往精神病醫院。”劉老師告訴記者。“最近常常遇到已經十幾歲孩子的家長,問能不能收留孩子,但是我們融合教育中心的難處容量有限,課程只能適應8歲以下的兒童。”

記者了解到,自閉症患兒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進入提供給殘疾人一些專門學校,但一些家長認為,這樣的學校缺乏針對自閉症的特殊訓練和教育;一種是進入普通學校,而在青島自閉症患者想要找到一所願意接納並提供相應照顧的普通學校,卻是萬分艱難的。在一些經濟條件很有限的家庭來說,只能讓沒有治愈的孩子“賴”在家裏邊,前途渺茫。(記者 魏相相)

自閉症人際互動營5日入營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即時報導】

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計畫5日在台北市公國中辦理「自閉症人際互動營」,以增進自閉症者人際互動及建立適當的運動生活為主旨,設計兩天一夜活動,藉由一般社會大眾(志工)與自閉症者互動的過程中,讓自閉症者達到三大目標:社會互動技巧訓練、運動生活建立、團體生活訓練,同時給一般大眾認識自閉症者的機會。

2011年10月31日星期一

壹基金啟動華北地區自閉症兒童關愛援助項目


新華社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王若遙 梁賽玉)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於30日在北京啟動華北地區自閉症兒童關愛援助項目,計劃年內資助23家自閉症服務機構,直接幫助627名自閉症兒童,並間接使2000名自閉症兒童受益。據壹基金項目代表陳宏樂介紹,該項目是壹基金海洋天堂計劃的一部分,海洋天堂計劃的重點是為貧困自閉症兒童家庭提供直接救助,為患病兒童提供訓練補貼,並促進自閉症服務行業的規範化。未來3年,海洋天堂計劃將持續資助華北地區自閉症兒童關愛援助項目,把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作為樞紐機構,通過其發起的心盟孤獨症網絡輻射貧困自閉症兒童家庭。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成立於1993年,是中國第一家服務自閉症兒童的民辦非營利特殊教育機構。陳宏樂表示,海洋天堂計劃重點救助包括自閉症、腦癱和罕見病在內的特殊類型殘障兒童,尤其是目前政府福利所未能覆蓋到或覆蓋不足、嚴重影響家庭發展導致家庭貧困和社會問題的特殊類型殘障兒。他說,壹基金今年啟動首輪海洋天堂計劃,週期3年,計劃在全國範圍內資助200家民間特殊類型殘障兒童服務機構,並惠及2萬名特殊類型殘障兒童。自閉症又名孤獨症,是一種全球性的嚴重嬰幼兒期障礙。據估算,中國約有1200萬自閉症患者,約佔全球自閉症患者總數的18%。中國0至14歲自閉症兒童約有220萬。(完)

2011 十月 30 01:14:48 PDT 来源:新華社

助展會 專注力訓練

 

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

教育評論:以攸關之心善待“特殊教育”

2011年10月28日 07:17:22    來源: 人民日報

就像無法拒絕刮風下雨一樣,人類無論怎樣進步,也不能避免智力缺陷者的產生。我們身邊總是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由于智力發展上的缺陷,難以適應和滿足社會環境提出的要求,他們不懂得我們覺得十分簡單的事情,他們很難學習一般的知識技能……我們視他們為“特殊”,因此,將對他們的教育稱為“特殊教育”,將他們放在一個單獨的地方生活、學習,那個地方叫做“特殊教育學校”。

但是,一旦定義為“特殊”,就會讓大多數“不特殊”的人覺得這份“特殊”與自己無關。

其實,這份“特殊”與我們每個人都有關,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以攸關之心,甚至感激之心來看待這份“特殊”,或許,受益的,將不僅僅是那些“特殊”的孩子,更是我們自己。

人人善待這份“特殊”,社會將更和諧,人們將更幸福。我們常說,看一個國家的發達和文明程度,要看他們對待殘疾人的態度。“特殊”的兒童讓我們看到差異的存在、讓我們懂得幫助、培養愛心,讓我們學會換一種視角看待生活,不僅看到失去的,更加珍惜已經獲得的……而這些,正是在高速發展、充滿競爭的社會中,人們容易忽略卻又十分重要的人性基礎。“殘疾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代價”,這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尤其提醒那些如今正在長大的孩子們,在享受著科技與社會進步的成果時,要懂得禮待“弱小”,懂得珍惜與回報。

家長善待這份“特殊”,就會變得更理性。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如今很多家長的心態,他們在追求卓越,不惜付出多少努力,甚至不考慮自己的孩子本身的特點與天賦。但是,如果能懂得這份“特殊”,我們就會了解,人與人是有差異的,這是自然的規律。有的人是那一小部分的“天才”,僅僅佔據人類的3%,有的人是那一小部分的殘疾,大多數的人處于這二者之間,僅是一般的資質。如果能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家長們就會以更加理性與平和的心態來看待自己孩子的特點,在成長、成才的道路上,去追求最適合的,而不是所謂“最好的”。

教師們善待這份“特殊”,也會變得更為專業。一直以來,從事特殊教育的教師被人認為是沒有專業的教師。“教學能力不強的人才去教弱智”,這樣的消極認識使特殊教育的發展受到了制約。實際上,特殊教育的教師是最需具備專業素養的行業,特殊教育是一門集教育學、醫學、社會學、倫理學等為一體交叉性學科。教師們需要從人性的根本去看待每一個孩子,不消極、不漠視,沒有懲罰、沒有呵斥,而是想方設法地從每個孩子的不同特點出發為其設計個性化的教育方案,這與我們現在大力提倡的“個性化教育”竟不謀而合。由此看來,以平等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孩子,善待“特殊”,善待差異,個性指導,相比較于盲目地追求升學率、一視同仁地填鴨式教學,特殊教育領域的理念更為先進。

社會學的學者們認為,人類社會要想健康和諧地向前發展,自身存在著一個循環係統,就像動物界的食物鏈一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河泥。每一個社會組成對于係統的健康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這些“特殊”的兒童讓我們看到差異的存在,從這個角度,他們的存在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每個人,都應善待和感激這“特殊”的存在。(趙婀娜)

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 - 學也融融


2011年10月5日星期三

協康會「樂在地板時間」研討會暨新書發佈會


協康會將於2011年11月12日(星期六) 早上舉辦「樂在地板時間」研討會暨新書發佈會,希望與業界同工及家長分享「DIR地板時間」的理念和治療經驗,並介紹新出版書籍《樂在地板時間:社交互動訓練指南》(連DVD光碟)。


我們希望讓更多家長、老師、治療師和幼兒教育工作者認識「DIR 地板時間」,了解孩子的獨特性,更有效地幫助他們提升社交互動、溝通及思維能力。 


參加者更可以半價$60 購買最新出版《樂在地板時間﹕社交互動訓練指南》連DVD光碟一套 (原價$120) 。


截止報名日期為2011年10月31日(星期一)。有關詳情及報名程序,請參閱附件。

如欲查詢,請致電協康會 3618 6331 或 電郵與服務協調部梁小姐聯絡。

協康會
總辦事處地址: 香港九龍大坑東村東裕樓地下一號
電話         : (852) 2776 3111
圖文傳真 : (852) 2776 1837


附件:        按此下載

2011年10月4日星期二

「關顧學障週2011」


對於有讀寫障礙的學生,共融的環境及適切的支援均能夠幫助他們更有效發揮個人潛能,為他們的學習和成長帶來莫大裨益。有見及此,東華三院教育心理服務中心、香港教育學院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香港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及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現聯合主辦「關顧學障週2011」,希望透過公眾教育及專業交流,提升社會人士對讀寫障礙的認識和關注,並藉此凝聚各屆人士的力量,推動及發展有關讀寫障礙學生的教育和服務。
「關顧學障週2011」將會舉辦一連串的活動,如親子嘉年華、公眾教育工作坊、學校參觀及國際研討會等。詳情請瀏覽www.tungwahepsc.org,活動將於2011年10月3日正式接受報名。如有查詢或欲索取活動海報,歡迎電郵到epsc@tungwah.org.hk,或於辦公時間致電2859-7483或 2948-7763。



附件:        按此下載

2011年10月3日星期一

建構我國「無障礙產業」暨完善「特教學生在學助理」制度

Jakuo @ 十月 3rd, 2011 in  時事評論

根據聯合國所通過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九條強調:各國應以促進身心障礙者獨立生活及全方位的社會參與,並降低或消除身心障礙者社會參與的各種障礙因素與外部環境;而我國憲法第 10 條第七項亦要求: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發展。經檢視目前我國整體無障礙環境之發展,以及特殊教育系統之方式,距離前述公約及憲法所要求的理想狀態還相差甚遠。在此,我們大聲呼籲各候選人實踐國際人權普遍價值,承諾建構我國「無障礙產業」及完善「特教學生在學助理」,以全面打造台灣無障礙軟、硬體環境,確實保障行動不便者權益,享有社會公平與獨立生活之人權價值!

下個百年,沒有障礙
【正視我國無障礙環境發展困境】
在台灣人均所得即將突破2萬美元的同時,我國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人數也已超過107萬人,然而我國無障礙環境的改善仍受國家社會之嚴重輕忽,舉凡日常生活之「食、具、住、行、娛樂」還是處處充滿障礙,而教育單位對特殊教育服務之偏見,罔顧身心障礙者的基本權益,已成為台灣邁向已開發國家之列的最大障礙。檢視當前我國無障礙環境發展的問題,主要歸納如下:

一、政策思維問題:係指政府施政僅以消極的社會服務觀點考量,未以整體產業發展角度作思考,政府所給予的各項服務措施無法完全滿足行動不便者的實際需求,甚至造成諸多的爭議,例如:生活津貼不斷地隨著預算額度遭削減、復康巴士預約搶破頭、居家服務無法提供充裕時間等,使行動不便者常有一種「看的到,而吃不到」等無力、不適等感受,未來這種情形恐將隨著我國進一步邁入嚴重的高齡化社會,無障礙需求人數倍增而日益嚴峻,其後果不但會衝擊社會福利安全機能,甚至拖累財政,使國家發展陷入困境。

二、實務執行問題:主要係我國無障礙法令之執行效率低落,成效不彰,因涉及眾多機關的主管業務,包括:內政部營建署、交通部、教育部、經濟部、農委會、林務局、觀光局、退輔會等單位,由於各單位嚴重抱持「本位主義」思維只管轄部分業務、管好份內事,對於非屬其主管業務則愛莫能助,導致我國在執行無障礙環境之改善上,無法完整、全盤解決跨部會之問題,亦因缺乏無障礙的單一窗口統籌協調解決問題,呈現效率低落情形。

三、教育系統問題:我國國民對於身心障礙者並不了解,整體教育系統對於身心障礙者的協助相當貧乏,更凸顯出「教育是百年大計、教育是國家根本」認知的脫軌。教育是改變人民生活品質最基礎的建設,特殊教育則是一個國家教育的良心和進步的指標。我國即將邁入12年國民義務教育的現今,對於身心障礙者的特殊教育服務,卻仍然停留在舊思維的無效運作,是許多民間身心障礙團體所憂心的地方。

【我們的主張】:
一、我們呼籲應將「無障礙產業」發展列入候選人競選政見之中,並承諾當選後,將於我國未來國家建設計畫付諸實施,並願意規劃「無障礙產業」為我國重大新興產業。另建立無障礙產業發展之「單一窗口」,宜由「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擔任以統籌規劃及協調各部會執行無障礙環境相關事宜,並就「無障礙產業」之「食、具、住、行、娛樂」提出願景、方案、計畫、管考、預算及人力等作規劃。
二、請各候選人將改善「特教生在學助理員」制度納入政見,以引領我國教育系統進入新的境界,主要訴求為:
1. 全面發展「特教學生在學助理員制度」,擴及所有在家、在院教育之特教學生。
2. 提供民間身障團體研究經費,調查在學助理員制度對身障學生及其家庭,所提供協助之實際資料蒐集與研究。
3. 健全特教生在學助理員之職業訓練,並導入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之協助精神與項目,並透過民間相關團體或身障者自立生活協會,引進身障者的觀念。
4. 鼓勵:護理、復健、社會工作……科系大專學生,參與擔任專業「特教學生在學助理員」之工作,並提供學分認證與全額薪資,改善現行大專扭曲不合理之「同儕輔導員或協助同學」的制度。
5. 提供研究所以上身障學生「在學助理員」服務。

附錄一:我國無障礙產業發展之論述與主張
附錄二:「特教學生在學助理」訴求
附錄三:人權-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下個百年 沒有障礙
官網:http://100able.blogspot.com/

2011年10月1日星期六

啟 迪 童 心 義 人 同 行


  計劃主要分為義工培訓及服務兩大部分。義工培訓由業界專家負責,分別有2009年潘偉智博士、2010年丁錫全醫生。2011年義工培訓已於九月中順利完成,課程由蔡振鋒言語治療師主持,內容包括兒童語言發展,影響兒童語言發展的因素,兒童的溝通特徵,個案分享及小組討論,義工並設計了適合兒童言語溝通的遊戲。

2011年9月30日星期五

大學-學校支援計劃 特殊學校課堂研究(2010-2011) 計劃發佈會

教育局校本專業支援組、教育局特殊教育支援第二組將於本年1015日舉行大學-學校支援計劃,特殊學校課堂研究(2010-2011)計劃發佈會邀請到參與此計劃的學校代表透過發佈會,與參加者分享他們運用「適異教學」的框架,如何在數學科、中國語文科、通識科等學科實施,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成效。歡迎各位教育界同工報名,有關發佈會如下:

日期:20111015()
時間:*上午845分至下午530
地點:香港新界大埔露屏路10D1-LP-02田家炳演講廳
語言:廣東話
費用:全免
備註:1. *參加者可以選擇全日/上午時段(8:45a.m.  1:00p.m./下午時段(2:15p.m.  5:30p.m.);
2.有關發佈會詳情可參考附件;
3.歡迎將填妥的報名表傳真至2948 7993
查詢: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948 -6515或電郵:wkuenng@ied.edu.hk 與吳小姐聯絡。


2011年9月28日星期三

過動症別與調皮搗蛋混淆-家長留意4點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許多家長、老師寧願選擇忍耐或是嚴厲教導以對,但新竹林正修診所的林正修院長卻認為拖不得,最近他在輔導青少年受刑人的經驗中發現,許多青少年小時候可能就罹患過動症,卻沒有接受治療輔導。過動症不處理,未來極有可能演變成品行問題或犯罪等併發症,不可不從小預防


林正修醫師表示,許多小朋友剛上一年級因為明顯無法適應而被帶來就醫,但是仍有許多家長選擇「再看看」,而這一看就有可能拖過治療的黃金時間。等他們開始經歷叛逆期,或更複雜的併發症出現時,包括自信心、成就感低落、人際關係受損、焦慮憂鬱、品行不良、對立反抗,甚至犯罪,就更難收拾。到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怎麼跟沒耐性、調皮搗蛋分別?林醫師說明,家長可以留意以下四點:


1. 確認孩子在不同場合,如家中、學校、安親班是否一樣有狀況。  
2. 資質與學習成就是否差距很大。
3. 沒興趣的事無法專注。
4. 處罰效果不大,很快又再犯。


符合上述,家長應合理懷疑並帶來兒童精神科或兒童心智科就醫,接受專業的評估。


來到醫師診間後,家長也不用擔心醫師的判斷會不會太草率。林正修醫師表示,專業的評估包括由家長和老師填寫量表、心理師的測驗和會談、電腦測試專注力以及診間醫師的觀察和問診。林醫師表示,大多的患者需經過三次回診(包括一次測驗),約一個多月的時間來確診;但也有症狀明顯的孩子,觀察其於診間的表現及家長的描述,即可確診。


林醫師進一步說明,藥物治療已經過大型臨床試驗佐證,確能有效改善過動、衝動、注意力不足,成效可達八至九成。家長面對孩子注意力不足的問題,不應只是注重孩子目前的症狀或對於學校環境的適應問題,而是要預防這些症狀未來可能演變成更複雜而且難以處理的併發症。


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治療,應針對每一個孩子量身訂做。林醫師說明,這類孩子腦部發育明顯比其他的孩子慢約兩到三年,每一位孩子追上發育的速度不一樣,症狀影響平日表現的程度也不一樣,因此鼓勵家長應與醫師配合醫囑:有些孩子需要持續規則服藥,有些卻可以視狀況暫時或假日停藥。


治療過動症,要有預防未來併發症的正確觀念,才能讓孩子的學習、品行、自我價值更完整。

2011年9月22日星期四

東華三院教育心理服務中心 - 超級星期六之小小科學家



東華三院教育心理服務中心將於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期間的星期六舉行四節的工作坊、以小五至中一讀寫障礙學生為對象的「超級星期六之小小科學家」。透過愉快的學習體驗活動,讓讀寫障礙同學體驗科學探究精神,啟迪他們的創意。在動手製作中,提升他們學習興趣,發掘他們的潛能。

活動詳情如下:面試日期 :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工作坊日期    :2011年10月22日,12月3日,12月17日及 2012年 1月14日
對象                :小五至中一讀寫障礙學生
費用                :全免活動
地點                :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 (新界沙田馬鞍山路208號)
活動詳情        :請參閱附件。



附件:按此下載

2011年9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教育學院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公開講座


香港教育學院心理研究學系、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與香港行為及神經遺傳學會將於10月15日在D1-LP-10舉行一個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公開講座,  香港教育學院邀請到香港中文大 醫學學院的正教授-韋妙宜教授及香港兒童發展專科中心和明德國際醫院兒科專家—林蕙芬醫生。名額有限,額滿即止,歡迎各位同工及早報名。


附件:按此下載

回顧 2011.9.18 義工培訓 -自閉症與言語治療





課程資料 : 


內容 : 由講者按擬定之內容互動講授,配合投影片及示範。
  • 簡介兒童語言發展
  • 影響兒童語言發展的因素
  • 自閉症兒童的溝通特徵
  • 個案分享及小組討論
課程講者 : 蔡振鋒先生 言語治療師 


言語及聽覺科學榮譽理學士、準醫療科學碩士(老人內科)、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會員蔡振鋒,於香港出生及接受教育,持有香港大學之言語及聽覺科學榮譽理學士學位,現正於香港大學修讀醫療科學碩士學位。蔡先生曾於一所私營耳鼻喉科診所服務,提供言語治療服務,為有需要的幼兒、學生、成人及長者提供言語評估及治療服務。現時,蔡先生服務於香港歷史最悠久之私營聽覺及言語治療中心 ── 唯聽香港聽覺及言語中心,並且不定期到訪澳門提供言語治療服務。在執業的日子中,蔡先生曾為有自閉症、智能障礙、聽力障礙、發展遲緩、聲帶問題及失語症等患者提供治療,協助他們提升語言、發音、聲線及吞嚥等能力;其病人為本治療理念深得接受治療人士及家屬之認同。



2011年9月20日星期二

午間小敘 - 親 職 智 慧 家 長 講 堂


在 談 笑 間 帶 出 親 職 管 教 的 智 慧

 ( 逢 星期三 下午 1:00 ~ 2:00 舉行)

第一敘 ( 921 )             青少年 問題背後的問題

第二敘 ( 928 )             學業成績  成功人生

第三敘 ( 1012 )           成長階段  溝通方法

第四敘 ( 1026 )           孩子 是父母的影子!

* 推廣期間,免費登記參與。有茶水供應,歡迎自攜午膳 *

講者: 陳永坤 ( Summer Chan ) 
哲學博士(教育)候選人,商管碩士,
註冊學位教師,註冊企業教練,高級企業培訓師。
現鑽研 家長教育 及 對話教學

地點: 香港上環德輔道中 288 號 
             易通商業大廈 3 樓 B 座
           (港鐵上環站 A1 出口左轉,近西港城)

查詢及登記:(電話) 3590 9813, 3590 9873 (電郵) Reg@whied.hk (網頁) www.whied.hk

合辦 :
香港華夏 教育研究院 
香港華夏 國際教育有限公司

協辦 :
香港兒童啟迪協會

2011年9月3日星期六

9.18 義工培訓 -自閉症與言語治療


課程資料 : 


內容 : 由講者按擬定之內容互動講授,配合投影片及示範。
  • 簡介兒童語言發展
  • 影響兒童語言發展的因素
  • 自閉症兒童的溝通特徵
  • 個案分享及小組討論
課程講者 : 蔡振鋒先生 言語治療師 


言語及聽覺科學榮譽理學士、準醫療科學碩士(老人內科)、香港言語治療師協會會員蔡振鋒,於香港出生及接受教育,持有香港大學之言語及聽覺科學榮譽理學士學位,現正於香港大學修讀醫療科學碩士學位。蔡先生曾於一所私營耳鼻喉科診所服務,提供言語治療服務,為有需要的幼兒、學生、成人及長者提供言語評估及治療服務。現時,蔡先生服務於香港歷史最悠久之私營聽覺及言語治療中心 ── 唯聽香港聽覺及言語中心,並且不定期到訪澳門提供言語治療服務。在執業的日子中,蔡先生曾為有自閉症、智能障礙、聽力障礙、發展遲緩、聲帶問題及失語症等患者提供治療,協助他們提升語言、發音、聲線及吞嚥等能力;其病人為本治療理念深得接受治療人士及家屬之認同。


語言:廣東話
日期: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時間:下午3時至4時30分
地點:旺角社區會堂會議室

2011年8月29日星期一

話題聚焦:兒童讀寫障礙,我那聰明的“笨”女兒 ( 3 )

讀寫障礙是一種最常見的學習障礙。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不能正確處理口頭或書面的語言文字信息。他們在拼字、書寫、閱讀、聆聽或者是做算術時,會覺得非常困難。與自閉、多動等其他障礙相比,讀寫障礙兒童的基數更大、表現卻更不明顯,特別值得關注。讀寫障礙家長們面對著艱難的困境:“我們會繼續陪著我們的孩子,直到他們能以自己的形式展現自我。然而,我們能堅持多久,孩子又能堅持多久?”


   進步與挫折

三年級上學期的期中考試,欣欣是在一個單獨的屬於她的“辦公室”裡考試的。一位老師專門為她朗讀題目。讀寫障礙兒童的表現各不相同,欣欣的聽覺並沒有問題。


這次考試成績比欣欣平時成績平均提高了20分左右。


事實上,欣欣​​並不樂意接受這樣的照顧:“媽媽,為什麼我要和別人不一樣?”


在此之前,余靜佳已向學校請求,允許欣欣缺席下午兩堂課,由家教幫助她完成作業。隨著課業一年年變難,欣欣做作業的時間越來越長,余靜佳不得已請求這樣的特殊安排。學校表示支持,特意為欣欣安排了一間空房間。


欣欣還是不樂意:“媽媽,你是想讓全校人都知道我有問題嗎?”


“抱歉,媽媽還沒有考慮到這一點”,余靜佳想了想說,“要不你先試一個星期?如果你不喜歡,媽媽也不堅持了。我們再想別的辦法。”


過了幾天,欣欣開心地主動向媽媽誇耀起她的“辦公室”來。裡面有一張搖床,還有一張大沙發,就連靠枕也是卡通圖案的。她帶同學們參觀,“別人都羨慕得要死”。


余靜佳除了請家教,她還帶著欣欣參加了教育機構矯治。孩子每季度還需要直飛深圳一次接受培訓。只要有時間,臨睡前她也陪著欣欣一起閱讀。


然而,兩年多過去了,欣欣的讀寫障礙矯治效果卻不怎麼明顯。即便得到特殊安排,從下午就開始寫,她的作業還是要到晚上八九點鐘才可以完成。


讀寫障礙不是疾病,沒有藥方也不可能治愈,只能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得到緩解和克服。對欣欣來說,一切都還只是剛剛開始。


“她只是在逐漸認知,自己不是容易考100分的孩子。不管多努力,她就是經常只能考60分的孩子。”


  欣欣還不知道什麼是讀寫障礙。她有次問媽媽:“為什麼你要求姐姐考100分,卻從不要求我呢?”


余靜佳回答說:“別說你考60分,只要你付出了努力,你考零分都是很棒的。每個人的強項不一樣,你是特別的孩子。”


欣欣卻不依不饒:“媽媽,我就要考100分!”


終於有一次,欣欣的數學突然考了99分。她回家大哭一場:“媽媽,我就差一分就是100分了!”  

余靜佳一陣心疼。她總是為好勝而堅持的孩子心疼——當女兒好幾天都記不住一個簡單英文單詞的時候,當女兒問她自己為什麼不能當學習委員的時候,當女兒拿回試卷不願說分數的時候,特別是,當女兒堅持以100分為目標的時候。

“我不知道二年級是苦的,一年級是甜的……我愛的是甜,苦我不喜歡。”這是欣欣的一篇日記。這個不到10歲的孩子,將標題取為《我的苦》。


“學校和老師都已經很配合我了,但是整個教育體係並不適合這樣的特殊孩子”,余靜佳終於決定,在四年級將兩個女兒都轉入國際學校就讀。


在那裡,或許欣欣的繪畫天斌可以被更加充分地發揮。上課時做筆記,別的孩子用單詞,她用圖畫。襯衣、褲子,用符號記錄意義,“用特別準確、簡單的圖示,不像別的孩子一畫就複雜了。”


欣欣起初想做獸醫,最近想做服裝設計師,偶爾還會說繼承媽媽的事業做一名建築師。她的體操練得很好,單手倒立是班上活動時的保留節目。


她也仍然很努力。余靜佳正在籌劃,建立一個民間公益機構,幫助更多類似問題的中國孩子。與自閉、多動等其他障礙相比,讀寫障礙兒童的基數更大、表現卻更不明顯,特別值得關注。


有一次,欣欣問媽媽:“為什麼別人播種都馬上開花了?為什麼我播那麼多種子,都沒有開花啊?”


余靜佳忍住眼淚,微笑著回答:“種一粒種子,就會收一粒果實。有的人很多時候都沒有收,但是突然有一天,哇,她收了很多很多的果實。欣欣,你的那一天還沒有到來呢。”

話題聚焦:兒童讀寫障礙,我那聰明的“笨”女兒 ( 2 )

讀寫障礙是一種最常見的學習障礙。有讀寫障礙的孩子,不能正確處理口頭或書面的語言文字信息。他們在拼字、書寫、閱讀、聆聽或者是做算術時,會覺得非常困難。與自閉、多動等其他障礙相比,讀寫障礙兒童的基數更大、表現卻更不明顯,特別值得關注。讀寫障礙家長們面對著艱難的困境:“我們會繼續陪著我們的孩子,直到他們能以自己的形式展現自我。然而,我們能堅持多久,孩子又能堅持多久?”


    聰明或愚笨


2011年的這個暑假,欣欣和姐姐一起,去了台灣的外公外婆家。每天晚上,余靜佳都能從父母口裡聽到姐妹倆每天發生的故事。

有一天,外婆出門買了兩碗麵給姐妹們做早飯。姐姐不喜歡吃麵,怎麼也不樂意。外公勸著姐姐,今天外婆身體不舒服,還是冒著大雨出門的……聽了這話,姐姐終於拿起筷子,不過只吃了兩口,還是放下了。


欣欣沒說話,走過去把姐姐剩下的面吃完。 “欣欣真是個貼心的孩子。”外公說。


余靜佳一直以小女兒為傲。欣欣成長於寬鬆開明的環境中,天性溫暖,易於感染旁人,從小便讓媽媽收穫很多讚美與羨慕。
“她能感受到別人的心情。”班主任鄭鑫老師如此評價。她收到過欣欣的一份手工禮物。在欣欣家人合照的背面,欣欣用彩色鉛筆劃了小小的心型圖案,旁邊寫著“因為愛,我們認識”。欣欣包裝好,鄭重地送給老師。


幾乎沒有老師和同學不喜歡欣欣。然而,她還是被從班長的位置上撤換下來——因為考試成績不好。學期末的“三好學生”評比,也沒有她。

漸漸地,欣欣變得沒有那麼聽話。她在考試前一晚蹭到媽媽的床上,吵著要和媽媽一起睡。她還埋怨作業怎麼也寫不完,煩躁起來又是哭鬧收場。


只有媽媽余靜佳明白,欣欣害怕了,正在一點點喪失自信。


她投入更多的精力親自輔導欣欣。為容易混淆的詞語編寫口訣,將兩個步驟的數學計算簡化成兩個問題。欣欣的一次數學考試只考了43分,余靜佳將捲子抄寫一遍後讀題給女兒聽,重做一次的結果竟是95分。她將兩張卷子訂在一起,讓欣欣帶給數學老師看。


她還支持欣欣學體操、學畫畫,“一切努力,都是要在其他方面加強欣欣的自信心。”


余靜佳開始向老師和學校尋求幫助。學校副校長藍瓊,直到這時才第一次知道什麼是讀寫障礙。她學的師範專業,普通心理學和教育學教材中,沒有出現過這個名詞。


在余靜佳的建議下,學校請來北京一家學習潛能開發中心,為300多位學生提供免費測評,結果顯示,竟有30名左右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讀寫困難,這大大超出藍瓊副校長的預料。


而願意參加測評的,還只是部分學生而已。有的孩子,老師感覺像,與家長商量時卻遭到拒絕。 “我的孩子沒有問題。”家長這樣說。


   幫助、互助與自助



“孩子們不是有問題,而是需要幫助。”蘭紫老師曾是廣播電台讀書節目主持人,後轉行親子閱讀出版行業,接著在2007年主導創立了一家學習潛能開發中心,致力於改善讀寫困難兒童能力和環境。在國內,比較知名的類似機構只有三四家而已。

蘭紫更樂意將讀寫障礙推廣為“讀寫困難”,正是考慮到中國家長們的接受程度。她接觸過的讀寫困難兒童的媽媽,有的一心離婚,有的甚至不想看見自己的孩子。像余靜佳這樣敢於面對並積極解決問題的家長並不算多。


從欣欣二年級起,蘭紫老師和她的團隊每周到校兩次,為孩子們提供矯治訓練。她和學校老師都不會提起“讀寫困難”這個詞,只是告訴孩子們,他們應該參加一個閱讀班。


余靜佳告訴欣欣,你也要參加這個班,做腦力操和其他練習。


欣欣不理解:“媽媽,我為什麼要做腦力操呢?”


媽媽回答:“因為你太聰明了,聰明得都有點不平衡了。”欣欣更奇怪了:“那是要把我弄笨嗎?”


腦力操有十多組動作項​​目,比如“山立”一節,是以特定的姿勢雙手拋沙包,視線跟著沙包運動,同時倒著數數。這是一種以運動刺激腦部語言區的方法。


欣欣還可以觸摸到一個漢字的立體模型,或是在老師的幫助下用手在砂紙上慢慢地寫字。手是運動覺、眼睛是視覺、再加上聽覺,當多感官之間的聯繫過程加強,欣欣才可能記住一個字最終成形的樣子。


欣欣和30多位同學組成閱讀班,余靜佳也開始為家長間的互幫互助而努力。在她成長的台灣,學校均成立家長會或家長委員會,各地區和全台灣還有家長聯盟。家長會代表可以參加教師評審委員會,甚至可以參與校長遴選。她決定,將學校裡有共同困難的家長們聯合起來。


在她的主導下,2009年國慶假期裡,30多位家長們召開了第一次家長支援會。地點就在學校,主題是關於孩子們的讀寫障礙。


起初,余靜佳是不希望將這次聚會變成媽媽們大倒苦水的“怨婦會”的,然而,似乎只有傾訴過後,媽媽們才有勇氣和力量面對。


一位媽媽說,她找回了一個兒子。在不知道讀寫障礙以前,她認為大兒子完全是一個壞孩子,於是把所有母愛都轉移給老二。直到得到大兒子的測評結論,她才在時隔很久後再次擁抱被自己忽視與責怪的孩子。


聽著的媽媽們都在抹眼淚,余靜佳也哭。然而,家長會的成效還是讓她非常開心,“因為家長通過這樣的認知和努力,重新與孩子建立了關係”。


家長支援會希望做得更多:以更好的詞彙描述讀寫障礙;對老師們進行更多培訓;邀請部分老師參與;建立育兒共享通道;對校方提出需要配合的要點或請求。


余靜佳第一個想要為孩子爭取的權益是,獨立考試的機會。


在美國、香港等特殊教育制度完備的國家和地區,學習障礙兒童是可以獨立考試的。此外,孩子們還可以享有更長的考試時間和字體更大的試卷。余靜佳首先希望從學校層面,為女兒爭取一些“補償性的公平待遇”。


“除非你有這樣一個孩子,你才會知道家長有多辛苦。不管是你要幫助她,或者是你要理解她,你要幫她抵禦各方面的壓力,或者你要幫她找到出路,都很難。”余靜佳說。


她一位朋友的女兒,在聽她講過讀寫障礙概念後,才發現自己也有這個問題。這位女孩重新規劃人生,發現自己有繪畫的天賦,於是申請進入美國最好的藝術學院,最終如願以償。


“我們將面對著艱鉅的任務,繼續陪著我們的孩子,直到他們能以自己的形式展現自我,找到自己的人生舞台。然而,在這個過程中,讀寫障礙家長們共同的擔憂是,我們能堅持多久,孩子又能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