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

研究發現 大腦構成決定學科優勢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6日報道】                題:數學VS語言


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上學時要麼語言學得好,要麼數學學得好,成績通常是明證。極其聰明的學生往往語言和數學都學得好,而且能很快給出問題答案。不那麼聰明的學生可能就有些費勁了。不過,我們中有極少數的人很擅長語言,數學卻很差,反之亦然。


這種能力的極端情況說明了我們大腦的構成。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心理學榮譽退休教授布賴恩‧巴特沃思說:“數學和語言的大腦係統截然不同。所以,這兩種能力相對比較獨立也就不令人驚訝了。


”通過對我們大腦中負責語言和數學處理的區域進行更多研究,研究人員希望有一天能更好地幫助有誦讀障礙和計算障礙的患者。


語言能力(讀、寫和說)源自我們大腦的大部分區域,需要關鍵元素的協調。例如,當我們閱讀時,位于大腦後側與事物認知有關的“腹側流”變得活躍起來。正如神經影像研究顯示的那樣,頂區和額區也開始活動。這些大腦區域解析出文字的“聲音”和單詞的語義。


在誦讀障礙患者中,有5%到12%的人閱讀有困難,拼寫有時成問題,但同時有書寫障礙的患者所佔比例尚不清楚。書寫障礙患者的字跡不規范、字間距不當或者講述概念時使用錯誤的單詞,例如“女孩”或“男孩”而不是“孩子”。


腦損傷也會導致這種語言缺陷,數學方面也一樣。根據對家族中殘疾病史和產生明顯缺陷的基因疾病的研究,可以發現遺傳顯然影響重大。


在對誦讀障礙現象進行的研究中,一些參與者的基因顯示了大腦的神經細胞如何構成相互聯係。另一部分人沒有閱讀和書寫障礙卻有基礎數學學習障礙。研究顯示,計算障礙患者約佔全球人口的6%至8%。就像誦讀障礙一樣,計算障礙也存在著遺傳因素,同卵雙胞胎同患計算障礙的概率約為60%。


當參與者進行計算時,大腦的幾個區域開始活動起來,尤其是位于頭頂後方的頂內溝。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心理與腦科學學院博士後梅利莎‧利伯特斯說:“這似乎是大腦的‘數學中心’。如果大腦的這部分出現問題,那麼人們就會有數學障礙。


”利伯特斯新近發表的論文稱,學齡前兒童的“數感”(天生的估算能力)水平各不相同。他說,出生時就具有較高才能的人在整個人生中都很可能更擅長數學。相似的是,美國喬治敦大學醫療中心下屬學習研究中心主任吉尼維爾‧伊登對具有超常閱讀能力的兒童進行研究後發現,我們當中有些人有技巧。


另一方面,天生就有誦讀障礙或計算障礙的人未必長大會對語言或數學一竅不通。因此,根據先天的強項和弱項,對孩子進行培養和教育常常會改變孩子對語言或數學的偏好。


巴特沃思說:“環境和經驗無疑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家中有大量藏書的父母也許會促使子女更多地閱讀和寫作,反之數學遊戲則會鼓勵孩子多做算術。


來源: 新華國際

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

「關顧學障週2011」啟動禮


「關顧學障週2011」啟動禮暨研討會邀得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林煥光太平紳士蒞臨主禮,聯同一眾嘉賓主持啟動儀式,大會亦邀得香港理工大學梁文德副教授及張超雄博士擔任主講嘉賓,共同分享支援學習障礙工作的最新發展及社區共融理念,共同探討香港支援學習障礙的未來路向。

2011年11月8日星期二

肯‧羅賓森爵士:推動學習革命


Sir Ken Robinson: Bring on the learning revolution! 

肯‧羅賓森爵士於2006年曾發表「學校扼殺創意」這場著名演講,他如今再度以尖銳又有趣的口吻,主張教育應徹底轉型,從學校的標準化教育轉變為個人化學習,並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發揮自己的長才。

In this poignant, funny follow-up to his fabled 2006 talk, Sir Ken Robinson makes the case for a radical shift from standardized schools to personalized learning -- creating conditions where kids' natural talents can flourish.

2011年11月3日星期四

打開自閉--支持篇

PeoPo 公民新聞

日本是一個很有社會福利精神的國家,他們每五十萬人就設立一個兒童相談所,協助家有身心障礙兒童的父母尋找醫療和照護資源。今年三十多歲的雕刻家上田,是一個自閉症患者,當年也就是透過了這樣的機構重新找回彩色的人生。一登的父母看到他的作品,彷彿看到一登未來的希望。繼續跟我們一起來看這個讓人感動的故事。

2011.10.29 探訪深圳市和康兒童潛能發展中心



近日,香港啟迪兒童協會組織數名義工,前往香港和康會暨深圳市和康兒童潛能發展中心探訪。

 
香港和康會是由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中央大學兒童發育行為學系的學者發起,由社會各界慈善人士和機構資助的非盈利公益性法人團體。該中心的宗旨是為促進香港和中國內地弱能人士的康復工作,以和諧發展、全人康復之理念去維持及發展他們的教育和福利,開發他們的潛能、增加其獨立能力和自信能力、協助他們融入社會。推進社會對於此群體及其家庭的支持,廣泛宣傳康復工作的社會意義,普及相關的康復知識和技術。


 
探訪中,中心的工作人員熱情的與義工朋友們分享了他們的創辦理念和願景,回顧了中心從無到有、並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心的負責人還積極邀請協會將義工參與的模式引入大陸,探索孩子、家長、社會共同參與的有效模式。

2011年11月1日星期二

自閉症患兒家庭的悲喜:60萬元換一句"我要吃"

2011-11-01 08:45:08                來源:大眾網-城市信

他們是星星的孩子,有著星星般的眼睛,卻不與人對視,他們有著健全的聽力,卻不與人交流……這些孩子就是自閉症患兒。10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青島幸福之家融合教育中心,對自閉症患兒的家庭進行了了解,雖然每年孩子的康復費用動輒數十萬元,但家長們卻是“惜時不惜金”。

對于自閉症患兒的救助治愈是不折不扣的馬拉松式投入,有很多家庭已經對孩子進行了至少兩年的康復訓練,很多家庭投入累計數十萬元,更有甚者投入百萬元。帶著孫子來青島幸福之家融合教育中心的劉老太說:“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與其他正常孩子盡量多接觸,一塊生活一塊學習,這樣才能引導我們的孩子漸漸改變。

”劉老太告訴記者,自家的孫子有 5歲半,自從兩歲的時候發現孩子有一些症狀後,就開始治療,基本上每月的花費至少5000塊錢,這樣一年下來就得6萬多元。“現在孩子已經訓練了2年了,花了15萬多。但還是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能康復,慢慢花錢治吧。”劉老太說。

幸福之家的劉老師也告訴記者,在她接觸的一些自閉症兒童的家庭中,很多家長願意花費巨額資金來給孩子治療。“之前,有一對夫婦帶著孩子來教育中心康復,這對夫婦為了治療孩子的自閉症,幾乎找了全國各地的康復機構,但是效果不太明顯,幾年間已經花費了200多萬,什麼時候能治療好孩子,還是一個未知數,只能花費大力氣的投入,爭取時間,還孩子一個奇跡。”

還有一個家庭讓劉老師印象深刻,“我今年去北京看望了另一家有自閉症患兒的家庭,在那家醫院每月的各種治療費用等算起來有 1萬多塊錢,這個家庭已經投入了60多萬。”劉老師告訴記者。劉老師去北京看望孩子的時候,捎帶了一些梨,“這個梨你吃不吃呀?”劉老師問。孩子只是很吃力地說了三個字:“我……要……吃……”在一旁的爺爺悲喜交加:“花了60多萬,換來這三個字……但,值!”記者在採訪中得知,目前救治機構少、花費開銷大是眾多患兒家庭最為關心的問題。劉老太告訴記者說:“去年我到另一家機構報名,光排隊等候就等了半年才輪到我孫子,自閉症孩子最寶貴的就是時間,耽誤不起。”

記者從青島市殘聯獲知,目前殘聯的定點自閉症兒童康復機構有10家,獲得殘聯救助的自閉症兒童有 140多名,很多患兒來自外地。據青島市慈善總會2011年提供的數據顯示,本市有4000多名自閉症患兒。記者從一些家長和康復機構了解到,目前一些機構的訓練費用一個月大多在2000元以上,有的將近4000元,而其中一個小時的個訓課就得80塊錢。雖然一些自閉症康復機構解決了自閉症患兒早期的問題,但是孩子總要一天天長大,這些自閉症患者缺少可以接受康復和安置的出路。“自閉症兒童越早治療越好,能治療最好,萬一不行將來融入社會是一個難題,我們家庭的心理壓力更大。”這是家長們的一致心聲。

“一些自閉症患兒成年後,很多被當做精神病而送往精神病醫院。”劉老師告訴記者。“最近常常遇到已經十幾歲孩子的家長,問能不能收留孩子,但是我們融合教育中心的難處容量有限,課程只能適應8歲以下的兒童。”

記者了解到,自閉症患兒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進入提供給殘疾人一些專門學校,但一些家長認為,這樣的學校缺乏針對自閉症的特殊訓練和教育;一種是進入普通學校,而在青島自閉症患者想要找到一所願意接納並提供相應照顧的普通學校,卻是萬分艱難的。在一些經濟條件很有限的家庭來說,只能讓沒有治愈的孩子“賴”在家裏邊,前途渺茫。(記者 魏相相)

自閉症人際互動營5日入營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即時報導】

中華民國自閉症總會計畫5日在台北市公國中辦理「自閉症人際互動營」,以增進自閉症者人際互動及建立適當的運動生活為主旨,設計兩天一夜活動,藉由一般社會大眾(志工)與自閉症者互動的過程中,讓自閉症者達到三大目標:社會互動技巧訓練、運動生活建立、團體生活訓練,同時給一般大眾認識自閉症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