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9日星期五

研究引用: 透過學齡前反覆練習有助改善閱讀困難症

學習優異及推動研究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in Learning and Motivation Research)於本月在芬蘭科學學會(Academy of Finland’s science)提出新研究顯示,孩童在語言發展中所出現的反常特徵是讀寫能力有障礙或所謂閱讀困難症(dyslexia)的早期徵兆,若能提早透過學齡 前多做預防性練習將可以有效處理閱讀困難症孩童所遇到的學習困難。

此項研究由旗瓦斯齊拉大學(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的海基力.提南(Heikki Lyytinen)教授所主導,研究中觀察了107位其父母之一有著閱讀困難症的孩童,並將這107位受試孩童和另外一組沒有閱讀困難遺傳特質的孩童做比 較。藉由密集觀察有閱讀困難遺傳特質的孩童從出生到學齡期間的發展,研究人員深入探究如何查覺及預防孩童讀寫障礙。

這項研究讓科學家們對於 遭遇讀寫困難的孩童所歷經的語言發展有著更清楚的了解。研究人員從觀察有閱讀困難特徵的孩童中發現,閱讀困難的危機在孩童語言發展相當早期就已出現,而其 徵兆在兩種情境下特別顯著:有讀寫困難的孩童在感知及心智上處理他人細微聲音差異的能力上較為遲緩。另外他們在命名常見事物上的能力發展也較遲緩。父母有 讀寫障礙的小孩中有一半在學習閱讀上比正常小孩面臨更大的挑戰。研究顯示當他們趨近閱讀能力獲得的年紀時,在面對記憶名稱及字母相關語音方面的障礙比一般 小孩來得大。

自動閱讀對閱讀困難症的孩童們而言更具挑戰,因此他們必須比一般孩童接受更多的練習才得以獲得閱讀能力。能夠順暢閱讀是理解文 章的必備能力,由於閱讀困難的讀者們沒有辦法抓住整體文章的主要重點為何,因此無法跟隨作者的敘述來了解其中的內容或情節。因此在察覺孩童是否有讀寫障礙 時,不但要注意讀寫的正確性,更要注意孩童們遇到相當長的句子或文章時是否理解上遭遇阻礙。

閱讀困難症的孩童能夠透過訓練來減少其閱讀學習的困難,而電腦遊戲可以作為協助讀寫有障礙的孩童們反覆練習的有效輔助工具,因為電腦能讓他們即使遇到閱讀學習上的困難時還能感到有趣。

學 習優異及推動研究中心已經發展出電腦遊戲般的學習環境來協助執行閱讀困難的預防性訓練並且免費在網路上提供。而在芬蘭教育部的補助及尼洛麥其機構 (Niilo Mäki Institute)的協助下,研究人員們也正持續努力研發可以永續發展並且如同遊戲般的練習及工具來早期偵測讀寫障礙。除了運用心理學的理論之外,科學 家們也善加利用了廣泛領域的科學來創造最佳學習環境,如練習中加入了語音學、數學及資訊科技等理論,讓這些練習比以往傳統的教育遊戲更有效。所有資訊皆可 以在 http://www.lukimat.fi. 找到。

這些練習適用於可能具有讀寫障礙的孩童們或是已經在一年級就有閱讀學習困難的學 生。科學家認為學齡前的後半期是開始使用這些練習的最佳時刻,但是如果用在訓練已經上學的小孩也不遲。隨著反覆的訓練,孩童們的學習狀況會隨之改善。專家 建議每天練習超過一次,每次練習時間不用過長,最佳時間長度就是小孩子能夠享受其中的最長時間。



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

缺乏資優政策 不利人才培養

9歲的資優男童沈詩鈞昨獲浸大數學系取錄,修讀一個五年制學士及碩士課程,成為全港最年輕大學生。在其他三所大學認為難以確保沈詩鈞能全面應付大學課程而拒絕正式取錄的情況下,浸會大學「敢為天下先」,雖然創下香港紀錄,卻在社會上引起不少議論。

近年來多位資優學童相繼獲得大學破格取錄,顯示資優教育受到重視,固然是一件好事。不過,香港缺乏資優教育的經驗和配套政策,應該重視參考和吸收先進國家和地區培養資優學童的經驗,制訂完善的資優教育政策,令學校有所遵循,避免重複其他地區在資優教育方面所走過的彎路。如果資優教育缺乏科學化的規範和管理,而由各個學校自行其是,互相攀比,甚至將收取資優學童作為提升學校名氣的一種手段,則不僅浪費社會資源,而且扭曲資優教育的意義,不利資優學童的健康成長。

這次除浸大外,沈詩鈞的家長亦分別向港大、中大、科大提交了入學申請。不過,其他大學在綜合考慮沈詩鈞的情況後,只同意錄取詩鈞作「附讀生」。唯有浸大獨排眾議,不僅錄取入讀學位課程,更安排修讀碩士課程。這涉及常規中文、英文課程的編排,也涉及艱深的大學數學專業的傳授,更涉及對兒童心理輔導、情商培養的師資統籌,所投入的教育成本與資源非輕。浸大還須用自己的行動來回應社會的期盼。

應該看到,資優學童雖然在學習上有突出的資質,但在心理生理方面依然是一個小童,心智仍未成熟。沈詩鈞昨日在記者會上的表現,就充分顯示其童稚的一面。升讀大學後,既要應付沉重的功課壓力,又要面對比小學複雜得多的人際關係,這對於一個9歲的小童來說,確實不易。錄取資優學童的大學,除了重視學業成績之外,更應關注資優學童的心理健康情況,不時提供輔導。

這次各大學對於沈詩鈞申請入學的不同態度和做法,說明現時大學招收資優學童,缺乏一套科學規範的政策指引。其實,海外很多地方早已訂出一套完整資優教育政策,內地亦在1978年開始推行超常教育。相較之下,本港現時仍處於探索階段,教育局在上年才開始著手草擬指引,提示學校如何培育及識別資優學生。政府應多借鑑外地的成熟經驗,透過完善本港的資優政策,讓各院校能夠在清晰的政策指引下,對資優學生進行判別和培養的工作。(文匯社評)

*來源:文匯報 24/8/2008
http://paper.wenweipo.com/2007/08/24/WW0708240002.htm

2008年8月12日星期二

原音拼合法助港生學英語

【本報訊】針對本港學生英語串字及發音弱點,有研究顯示,小一學生接受英語原音拼合法課程的拼音部分後,無論在根據讀音識別詞彙的串法,以及按詞彙串法拼出讀音,表現均較未接受課程前理想。有學者指出,本港拼音教學鬆散,不少英文科教師偏重教授文法及句子結構,將拼音放在次等地位,拖慢學生學習拼音的速度。
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高級導師施敏文進行亞洲首個有關以原音拼合法學習英語拼音的研究,以三間本地小學共三百廿六名小一學生進行評估及研究,包括要求學生根據讀音識別詞彙的拼寫方式,以及根據詞彙的串法拼出讀音。

施敏文說,學生接受三個月原音拼合法課程的拼音部分後,再作評估。結果發現,學生於課程後較能掌握英語拼音運用。

施敏文指出,根據過去數年全港性系統評估考試報告顯示,串字及發音是學生兩大主要弱點。雖然英語拼音是小學課程一部分,惟拼音教學鬆散,英文課程較注重情景及按單元教學,單元中的生字未必能讓教師有系統地教授學生拼音。英國教育部已於○六年立法規定,學校必須在英語課程中教授原音拼合法,當地逾三千間學校採用。

料新學年12小學選用
牛津大學出版社推出原音拼合法課程,本學年已有四間小學購買使用,預料新學年將有十至十二間小學選用,學生約需花近三千元購買七套教材及故事書。


*來源:東方日報2008-08-11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090615/00176_018.html

2008年8月11日星期一

個案分析

-都市小家庭化與閱讀障礙

現在的孩子之所以越來越多的被診斷為閱讀障礙,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現代都市小家庭生活方式導致的。
閱讀障礙的孩子主要表現為寫作業粗心大意,拖拉,寫字偏旁部首顛倒,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雖然閱讀能力的落後與大腦功能的發展有一定的關係,但閱讀障礙也是與現代生活方式有一定聯繫的。據統計,近十年來兒童閱讀障礙有上升的趨勢,以美國為例,1987年—1988年度被診斷為閱讀障礙的人數為190萬,而同期被診斷為智力落後的人數為60萬,被診斷為情緒障礙的人數為37萬。它約占到所有兒童的5%左右。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兒童具有閱讀障礙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都市小家庭生活方式。生活在現代的兒童幸運但不幸福。因為生活在與過去不同的都市小家庭中,兒童的生活方式與內容與傳統家庭有了很大的不同。小家庭是近30年才出現的現象,在這種小家庭中,孩子們缺少可以模仿的對象,沒有其他孩子可以交流,在語言的發展、交往的發展及運動能力的發展上都有可能落後。 李非是一個5歲的孩子,當然是家中的獨生子,他的父母都是從外地大學畢業分配到這個城市的,所以沒有親屬。從幼兒園回到家中,李非只能與母親一起玩,但母親還要做家務,不能關照他,他只好看動畫片。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他也大多數時間只能一個人在家中自己玩耍。有時他獨自一人玩小汽車模型,有時看一看小人書,更多的時候覺得沒有什麼意思。在這種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他的某些能力得不到開發,比如,他很少外出進行球類活動,不能鍛煉大肌肉和小肌肉,手—眼協調能力也很差。另外,他只接觸自己的母親,一方面對母親過分依賴,另一方面,又對母親有所不滿,因為他覺得母親在某些方面限制他的活動,妨礙了自己的自主性。
李非的識字量測試結果顯示,他的識字量大大低於同齡兒童,看書只讀圖,聽老師講故事是把故事被下來,在根據圖畫來講,記不住字。而且沒有閱讀的慾望,為了避免可能在上學後出現的學習能力落後,家長跟我們溝通具體的改善辦法,我們根據李菲的情況指定具體的干預方案,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各種學習能力,如讓孩子做漸進閱讀練習、多做手工,多練習畫畫兒,進行各類球類的鍛煉,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等。
李菲的情況很多家庭都有,幸運的是李菲的家長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在發現初期就進行干預糾正,很多家長錯誤的認為,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好了。事實上,恰恰相反,干預的越晚,問題越嚴重,對孩子來說越不利。


-孩子寫作業拖拉、邊寫邊玩與閱讀障礙

安浩博是西城某小學三年級學生,老師反映他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經常走神,特別愛搞小動作,常常是剛學過的字,一會就忘的干乾淨淨;聽寫的成績很差,錯別字連篇,寫字經常多一畫或少一筆,經常顛倒字的偏旁部首。說作文講故事都可以,但寫作文過於簡單,內容枯燥。每次老師點名要安浩博朗讀課文,他都十分緊張,讀的特別慢,往往是著急時,朗讀時就不按字閱讀,而是隨意按照自己的想法讀。
家長一提起寫作業來更是火冒三丈。邊寫邊玩,一個簡單的抄生字,常規上10分鐘能完成的作業,都要寫上四五十分鐘,並且錯誤百出,經常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視與祝弄混。家長怎麼督促都不起作用。他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愛說不愛動手寫。
在生活上,安浩博不喜歡做運動,吃飯喜歡用勺子,不喜歡用筷子,因為用筷子夾東西不容易。特別容易煩躁不安,暴躁。不喜歡在人多的地方說話。在班級裡沒有朋友。
經讀寫障礙篩檢測試,安浩博在智力和語言方面很正常,但在閱讀和書寫方面極為落後,在做評估測試時,特別簡單的圖形都出錯,所仿繪的圖形在距離和方位上都與原圖相差甚遠。他執筆肌肉緊張,看一下才能寫一筆,好像在做一個複雜的事情。這導致他寫作業時,不能快速而準確地完成,容易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
經過特訓老師系統專業矯治三個月後,加上家長平時在家裡訓練的配合,安浩博的情況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能在沒有老師和家長督促的情況下,獨自完成作業,並且速度和質量都很好。學習成績進步十分明顯。老師反映在校進步明顯,上課積極回答問題,能跟著老師的思路認真聽課。閱讀課文清晰準確,寫作文的水平也大大提高。
家長最開心的是看見孩子的明顯變化,孩子自信了,願意友好並健談的同不十分熟悉的人交流。每天除了完成作業外,都閱讀課外書,並做讀書筆記,把課外書上的好詞、好句,和自己的讀後感記下來。主動閱讀和書寫。


-個閱讀障礙兒童的評估報告
——對王某的評估報告



王某的基本情況
姓名:王某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99年8月24日
父親:私營公司老闆
母親:會計
父母學歷:大專
所在班級:三年級二班

我們眼中的王某
王某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個高個子的孩子,較瘦,衣著一般整潔。主動與我們交談,回答我們的提問明確,性格不算內向,短時間與我們建立了較好的朋友關係,信任我們。但在聊天過程中,明顯有語句不連貫,用詞貧乏、表達緩慢的不良現象。
就我們對他上課進行觀察,發現他上課不積極,基本不舉手回答問題,似乎對老師說的話比較淡漠,對老師在課堂上使用的新奇教具也不太感興趣,完成課堂作業較慢,在做作業過程中,不斷做小動作。
進一步與王某接觸我們發現,生活中的王某是個活潑好動的孩子,可能是由於家庭環境的原因,比較有經濟意識,較同齡孩子早熟。比較關心他人,注意其它人的感受,小小年紀,很講義氣。
我們對他進行識字量測驗、邏輯圖形測驗、視動統合測驗等一系列的測驗,通過這些測驗的分析,結合我們的觀察,發現王某記憶、注意力有明顯的缺陷,同時在視覺組織方面有一定的問題,相對自身的其它能力而言,言語概括和抽象思維的水平方面較好。究其原因,可能是早期缺乏教育、閱讀量少、知識積累不夠以及父母教育方法不當。
我們深入分析了這些原因,並針對王某的問題向老師、家長提出了一些建議,並系統的給王某設計了課程,來改善王某的現存問題。


干預4個月後對王某評估
4個月的加強干預訓練後,對王某進行了再一次識字量測驗、邏輯圖形測驗、視動統合測驗等一系列的測驗,測驗結果顯示,在識字量上有了1.5倍的提高。在圖形邏輯上的進步也很顯著,對細小的差異,王某也可以很好的識別。視動的配合程度也有1.2倍的提高。在閱讀興趣方面是王某提高最為顯著的地方,他可以主動閱讀,並且在閱讀視野的開闊性上顯現了很好的接受能力。王某的家長根據我們的建議在家庭對王某所做的互動活動中,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親子關係更加親密。注意力集中的改善很明顯。

2008年8月6日星期三

克服讀寫障礙 14歲神童奪5A


李景曦(右)雖然有足夠成績報考外國大學,但仍想在本地繼續升學。

十四歲女神童何凱琳勇奪九優成為去年會考焦點後,掀起城中一股資優兒童報讀會考潮流,令今年會考再有三名年僅十三四歲的「神童」誕生。其中年僅十四歲的聖若瑟書院李景曦,智商達一百五十一,結果考獲七優三良。同樣十四歲的李權浩更戰勝讀寫障礙,取得五科優及英文科「5*」成績。本報記者

十四歲就讀聖若瑟書院的李景曦得天獨厚,小六時智商已達一百五十一,加上出身小康之家,自小受父母悉心栽培,報讀大量興趣班及學習課程,小六即小試牛刀,報考兩個大學入學試,所得成績足以報讀外國大學。

但景曦自覺未夠成熟,亦想留在香港繼續升學,故最後只在小四及中二兩次跳班,希望將來從事醫學研究。

另一「神童」李權浩,就讀拔萃男書院,雖然天資聰穎,小學時已曾兩次跳班,但不幸出現讀寫障礙,手部小肌肉亦有問題,寫字速度比一般人慢,故要申請特殊應考服務,較一般考生有更多考試時間。

另外,權浩說話有口吃,令中文科會話成績受影響,但仍憑努力考得「4」級。

   而權浩社交力亦較弱,偏愛做「獨行俠」,至今與同學相處上仍有些許問題。

6A生媽媽更盼愛兒懂交友


■李權浩以6A的成績升讀原校拔萃男書院中六。

本報教育組、本報記者 嚴敏慧、實習記者 謝皖宇

 拔萃男書院今年出現了一名另類會考尖子:智商逾130分,小學兩次跳級,較同班的會考同學年輕了約2歲,今次考出了6A優異成績;但上天卻未有給他健全的手指,寫字困難重重,而最折磨人的是,一個聰穎的腦袋,偏偏缺乏了與人正常溝通的能力。做媽媽的看到兒子的成績單,自然感到欣慰,但心底還有比優異成績更強烈的願望:看見孩子能與他人正常交往、聊天,就算過著平凡的日子,於願已足。

 李權浩從小學習能力就很強,小一時家人帶他去做智力測驗,評估結果為130分以上。極高的智商,令李權浩於小一及小四2次跳級。但成績的優異沒為他帶來快樂,中一時李權浩在區內學校就讀,由於手指小肌肉有問題,不能時常寫字,於是轉校入讀男拔,主要因為學校容許他做project而不用經常寫習作。也因為手部寫字不便,今次會考,權浩向考評局提出了中英文科加時應考的申請。

溝通障礙成最大困擾

 權浩學習生活中最大的困難還不是手部寫字不便。權浩母親指,兒子的真正問題是他有明顯的溝通障礙,很難交到朋友,「權浩從小很怕打雷,中二時最嚴重,老師曾對他有誤解並會懲罰他,同學也排斥他,曾有同學欺負他拿走他的課本,但他不會生氣亦不懂解讀別人的情緒。」溝通障礙讓他大受困擾,對很多事產生恐懼,例如每當聽到打雷,便會一個人掩住耳朵躲在角落。

 為了改善兒子與人相處的技巧,李氏夫婦刻意多生一個孩子,這位妹妹與哥哥感情要好,昨日更與媽媽到場支持哥哥放榜。現場所見,權浩對於記者的提問未見積極回應,甚至想退後逃避;面對記者提問,很多時都是母親代答,不過如果記者以普通話提問,權浩會較樂意回應,而且發音頗標準。

班主任教導與同學相處

 李權浩很喜歡上網或看天文、金融類的書,會考前李媽媽為了讓他專心讀書,把課外書全部鎖起,但還是被他「偷」出來看,讓李太大感無奈。她坦言照顧兒子很辛苦,醫生也說解決不了,「只能靠自己,曾感覺很無助。」幸好,中三的班主任努力幫忙權浩,教他如何與同學相處,情況亦漸入佳境,但每年也會看一次心理醫生。

 對於孩子會考有6A的好成績,李太表示很開心,不用為兒子升讀中六而奔走。談到未來,李太指兒子雖可能會透過拔尖升讀大學,但由於不擅與人溝通,她估計兒子最適宜入讀科學研究類的專業,畢業後埋首研究,貢獻社會,但李權浩自己卻表示,未決定未來的方向。

 教育心理學家鄧澔明表示,資優生遇到嚴重社交障礙只屬個別例子,最重要是給予機會讓孩子多與他人分享,提升其溝通能力,但不應給予太大壓力。

 另外一名資優生、聖若瑟英文書院李景曦,曾以151分的超群IQ,跳級兩次,故今年參加會考時僅14歲,報考10科,取得7A的好成績。李景曦表示,十分看重是次會考。為取得好成績,他每日放學回家都會用3至5個小時溫習,假期更用6至7個小時讀書。校長梁長興表示,景曦是該校第一個允許跳級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