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廣州」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廣州」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6月15日星期三

講座推介 : 廣州自閉症星療法講座

講座推介 : 廣州自閉症星療法講座

背景信息
星療法在國際兒童自閉症療愈領域享有極高的聲譽和領軍地位,在全美進行的服務超過 2,500 個學區,有超過 25,000 位教育學者與其進行深度合作與探討。其創始人Arick博士 6 月 26 日首次來到中國,將與東方啓音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共同爲自閉症兒童提供更加專業的指導。

星療法項目
星療法項目旨在爲教師、家長提供兒童自閉症指導性方案,專業的個性化家庭服務計劃的實施。

講者
Joel Arick, Ph.D.
Dr. Joel Arick 博士是自閉症星療法的領導創始人、波特蘭大學榮譽教授,擁有超過30年的兒童自閉症臨床與研究經驗。

地址
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大道西 243 號廣天大廈 6樓 會議室

時間
2016年 7月2日 上午 09 : 30 - 12 : 00

報名
該講座對在港就讀同學免費,參加的同學請務必攜帶學生證

2016年3月13日星期日

業界資訊 : 第九屆自閉症康復與發展研討會 (2016)

第九屆自閉症康復與發展研討會 (2016)
第九屆自閉症康復與發展研討會 (2016)


日 期: 2016 年,3 月 26 日,27 日
地 點: 廣州保利世貿展覽館三樓國際會議廳 E2 區,
          海珠區琶洲新港東路 1000 號。地鐵 8 號

主辦:廣東國際義工服務團體, 廣東省殘疾人康復協會,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

業界資訊 : 影子戲遊戲治療執行師培訓班


遊戲治療是一種以「遊戲」為溝通媒介和心理動力的心理治療方法,並依兒童各階段發展作為架構 ,在安全、自在和尊重的環境遊戲 ,讓他們在過程中 :可以更自發、直接和完整地表達他們的所見所聞;提供宣洩的管道,以抒發和釋放一些不舒服或是累積下來的情緒;幫助他們將潛意識的經驗與感受形象化、口語化,並將之隔離在自己現實經驗之外;協助他們制訂另一個適應現實環境的規則,讓他們在自我指導中學習如何面對生活;透過遊戲與創作出來的作品,讓他們再次擁有對自己和對環境的『掌控感』、『能力感』和『成就感』。

遊戲治療所涵蓋的的不只是與兒童玩玩,更重要的是透過遊戲治療的過程,兒童可以經由與治療師的互動當中體驗到:情緒的抒發、煩惱困擾的降減、創傷事件的重現、衝動的轉移以及正向的情緒經驗。

課程簡介:
一個適合瞭解及掌握遊戲治療之入門課程,一個綜合 心理劇及遊戲治療元素而發展出來的技術,具原創性及實踐論證,藉音樂、戲劇、立體創作、道具製作來開發孩子多方潛能,並提升參與者的心理質素。

學員可從中掌握觀察、評估、回應和遊戲設計的方法及技巧。具有高實用性,理論與實務並重,可作為小組輔導方面的理想工具。

對象:香港及國內社工、兒童工作、心理輔導或教育工作者及愛好者
日期:2015年10月23日至 25日
時間:9:00-12:30, 13:30-17:00 三天上課共21小時
地點:國內廣州市(詳情另行通知)

課程編號:SP51023
課程策劃: 沈麗敏(Julia)香港遊戲治療協會 執行總監
遊戲治療學部主任委員、英國註冊遊戲治療師、遊戲及創意藝術治療師、英語傳意導師。現任香港遊戲治療協會執行總監、國際遊戲治療協會及英國遊戲治療協會會員。從事個別遊戲治療及小組遊戲治療十幾年,研究包括兒童成長與心理、情緒管理、行為改善、親子互動教育、遊戲治療、家庭治療、生命教育、以遊戲開發潛能等。

課程內容:
1. 遊戲治療、小組遊戲治療的歷史、核心價值、重要概念與應用
2. 遊戲治療與遊戲設計
3. 影子戲在輔導工作的發展、核心價值、基本概念、應用
4. 影子戲的實務工作:行政安排、場地設置、道具製作
5. 實操演練
6. 評估和檢討

授課語言:廣東話 / 普通話,輔以英語
電郵查詢:admin@cswpt.org
下載簡章: https://goo.gl/bPlSCD
主辦單位:中國社工聯合會 心理健康工作委員會
承辦單位:遊戲治療學部 www.cswpt.org
                     香港遊戲治療協會有限公司 www.pthk.org

2015年6月24日星期三

傳媒報導 : 廣州校長赴台學特教


2015年第十一屆穗台校長論壇——特殊教育專題論壇五月中在台灣師範大學舉行。廣州市副市長王東率領廣州116名中小學校長和教育界代表出席,與60多名台方代表共同探討特殊教育發展之路。記者獲悉,廣州目前已有三個特殊兒童隨班就讀指導中心。未來,三個中心將在承擔特殊兒童隨班就讀技術支持和專業培訓等指導性工作的同時,發揮其專業性和中立的優勢,有望為特殊兒童“評鑑、安置”破題。王東表示,希望廣州與台灣不斷加強特殊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廣州的校長要認真學習台灣的經驗和做法,轉化成廣州的新思路和新舉措,讓特殊孩子和家長真正受惠。

台灣:94.72%身心障礙生入讀普通學校

是選擇入讀特殊教育學校,還是選擇入讀普通學校,成為不少身心障礙學生入學時家長必鬚麵對的問題。台灣東華大學特殊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林坤璨介紹,台灣從學前到大專共有120277名身心障礙學生,有113921名身心障礙就讀普通學校,佔94.72%,有6356名身心障礙生就讀隔離的特殊教育學校,佔5.28%,全台灣2000多所普通中小學,只有2所學校沒有身障生,形成了多元安置下整體走向融合的特殊教育體系。 

記者從廣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廣州目前已經建立起了特殊教育的“四級網絡”,包括特殊教育學校教育、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教育、普通學校附設特教班教育和送教上門教育。那麼,家有特殊兒童,家長該如何確定讓孩子接受哪一級網絡的特殊教育呢?據廣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副處長黃大谷介紹,廣州採取的主要鑑定方式為“醫療機構鑑定+學校行為觀察”。

廣州康納學校校長樊越波告訴記者,廣州現有的“醫教結合”的評鑑模式總體來說是比較完備的。 “醫療機構只負責診斷,判斷這個孩子是否存在身心障礙,至於教育安置的形式,應該由教育系統給出建議。”但在她看來,這種模式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例如,很多普通學校因為專業性不足,在評鑑方面不夠權威。近年來,廣州相繼成立了聽障、智障兒童隨班就讀指導中心和自閉症兒童三個隨班就讀指導中心。一方面承擔起特殊兒童隨班就讀技術支持和專業培訓等指導性工作,同時因其中立性,有望為“特殊兒童評鑑、安置”破題。

2014年6月21日星期六

業界資訊 :自閉症康復教育方法技術研討會


广州市活动予告- (CSEPT – GD-2014-1)

广东国际义工服务团体 赞助及主办

香港自闭症联盟 -- 协办

自闭症康复教育方法技术研讨会

21-22/6/2014 广州市 免费

下载:>> | 单张 | 报名表 |

2014年5月12日星期一

孩子患讀寫障礙引發關注:“錢包”讀成“線包”


華師和廣圖舉辦讀寫障礙研修班,週末不妨帶著孩子來諮詢專家

孩子閱讀吃力、讀錯字?閱讀後不理解內容?朗讀不流暢,跳​​字、跳行?當心患了讀寫障礙症。在中國內地,這種病鮮為人知,其實全世界有8%的人群患此症,就連愛迪生、李光耀、喬布斯等名人也患過此症,通過矯正和教育,症狀可以改善。 5月16日至18日,華南師範大學和廣州圖書館等機構舉辦“圖書館讀寫障礙服務高級研修班”,有興趣的家長,不妨來參加。

全世界8%的人群患此症
此次活動是華南師範大學“公共圖書館為閱讀障礙人群服務的理論、方法與對策研究”課題組和廣州圖書館、東莞圖書館合辦的,活動地點在廣州圖書館,公眾可旁聽。

“讀寫障礙症人群在識字、閱讀和行為方面有一些比較明顯的表現。”課題組負責人、華南師範大學圖書館學碩士生導師束教授向新快報記者列舉了讀寫障礙症者的一些表現:比如寫字很慢,字體難看;作業錯別字多;學習東西很慢,剛讀過學過的詞語很快就會忘記等等。

歐洲閱讀障礙症協會調查顯示,全世界約有8%的人群患有閱讀障礙症。 《時代周刊》的專題文章則推測,大約有1%至2%使用漢語的人群有讀寫障礙。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學系黎程正家博士認為,10%的香港學童有各類原因造成的讀寫困難。而在中國內地,閱讀障礙症的統計研究還是空白領域。
喬布斯也有讀寫障礙症

此次研修班,香港讀寫障礙問題專家武婉嫻將開展讀寫困難兒童服務的培訓,教授多感官教學法等特殊方法,輔導讀寫障礙或者學習困難兒童的閱讀、寫作、數學、英語等方面的學習。

束教授介紹,讀寫障礙並不可怕,喬布斯、愛迪生、李光耀等名人,幼年時都曾有讀寫困難,經過專業的教育和矯正,他們都發揮了潛能,為社會做出貢獻。而專家研究表明,讀寫困難問題的最佳矯正年齡是7歲至12歲。

●時間:5月16日至18日,9時至17時
●地點:珠江新城廣州圖書館負一層2號報告廳
●屆時在廣州圖書館一層大堂會有指示牌指引

■知多D
測試一下,看看是否患上讀寫障礙症
●識字、理解能力較差,如將“錢包”讀成“線包”,“左”和“右”讀反。
●概念形成和推測能力不佳,如讓他猜謎語:“有尖尖的嘴巴,兩個翅膀,在天上飛的是什麼”,他的回答是“母雞”。
●行為方面的表現不佳,如注意不集中、多動、手腳能力不協調,情緒紊亂等。
■背景

廣州數家機構
可診療讀寫障礙
美國早在1949年就成立了國際讀寫障礙協會,美國政府資助5所大學成立學習障礙研究中心,曾有近200所專門為讀寫困難孩子設立的基礎教育學校。後來發展為融合教育,每個學校的老師都需要學習針對讀寫困難學生的特殊教育方法。

在新加坡,不滿16歲的讀寫困難孩子,經專業判定後可連續4年獲得政府的補貼,政府補貼每個讀寫困難孩子49%的矯治費用,家庭承擔51%。

在中國香港,每個患有讀寫障礙的孩子可以從香港教育統籌局獲得每年兩萬港元的矯治經費。

在廣州,有幾家機構可以進行專業的診斷和治療,如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兒童青少年體質與行為研究中心、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兒童神經心理科、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發育行為中心、廣州市婦兒中心兒童醫院神經康復科、暨南大學華僑醫院心理科等。

編輯: 曾炟  

■新快報記者鄧毅富/文受訪者/供圖

2014年4月2日星期三

廣州每年投百萬幫助學習障礙學生


目前,孤獨症病例呈上升趨勢,孤獨症患者需要全社會的包容、幫助與關愛。南方日報記者丁玎 攝

南方日報訊(記者/畢嘉琪實習生/吳暢通訊員/穗教宣)今天是世界孤獨症兒童關愛日,特殊兒童的教育問題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昨日,廣州市教育局和越秀區啟智學校共同舉辦首屆特殊兒童宣導活動。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江東透露,廣州的特殊教育將“向上延伸及向下延伸”,即將從9年義務教育階段向15年延伸,增加3年學前教育和3年高中階段教育。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廣州在特殊教育發展上又有“大動作”:將從今年起連續3年試推行“學習障礙計劃”,每年投入約100萬元與台灣的特教專家合作,幫助部分在普通學校中有學習障礙的學生。

“自閉症孩子絕非無可救藥”

在廣州越秀區啟智學校高年班的家政課上,1名老師帶領著3名特殊學生討論今天午飯的菜式。

啟智學校是接收自閉症、智障等特殊兒童的學校。學校老師告訴記者,目前該校中有108名自閉症學生,佔了全校學生約1/3。 “相比起一般智力障​​礙的學生,自閉症孩子的教育更難開展。”該老師說,自閉症孩子的溝通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難以接受教學信息;不僅如此,他們時常會出現情緒不穩定,因此,安排給這些孩子的課程除了有行為輔導外,更多是根據不同孩子而設的情緒輔導。

“但自閉症並非無可救藥!”廣州市康納學校校長、廣州兒童孤獨症康復研究中心主任樊越波解釋,以康納學校(專門接收自閉症兒童的學校)為例,該校經過教育回歸普通學校學習、工作的比例為10%—20%,與國際水平吻合。
為了能讓更多包括自閉症兒童在內的特殊兒童獲得職業發展能力,廣州去年已在13所學校開設了特殊人群職業教育班,並在5所特殊教育學校和4所中職學校開設了包括“中醫康復保健”、“機械加工技術”、“西餐烹飪”等10個專業22個中職特殊班,現有在校生314人。

在啟智學校,學校還特意設置了小超市,由職高班的學生擔任收銀員、迎賓等角色。記者看到,接受職能教育後的特殊孩子不僅能大方地迎來送往,將超市收拾整潔,還能做糕點。
義務教育階段有5247名特殊教育學生
“針對各類特殊兒童,廣州實現義務教育'零拒絕',不僅是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以'融合教育'為理念的隨班就讀普通學校也有義務接收特殊兒童。”江東說。

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廣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生人數為5247人,其中在特殊學校就讀2406人,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特教班和送教上門的有2841人。廣州市現有特殊教育學校21所,開展隨班就讀的普通學校為581所,其中配備隨班就讀資源室46間。

2014年4月1日星期二

廣州塔4月1日下午將為世界自閉症孩子亮藍燈


人民網廣州4月1日電 (田偉 劉喜佳)筆者今日了解到,廣東省“世界自閉症關愛日”活動組委會將於明天下午14:30至18:00,在廣州塔西廣場舉行第七屆“世界自閉症關愛日”廣場活動。屆時,廣州塔將與世界各地知名地標遙相呼應,點亮些許憂郁又溫暖的藍燈,為自閉症孩子加油。

據介紹,自閉症兒童有一個童話般詩意的稱謂——“星星的孩子”,藍色是他們的主題色,因此,“世界自閉症關愛日”選取藍色作為主題顏色。

“世界自閉症關愛日”活動主題為“繽紛色彩,追求夢想”。廣東省常務副省長徐少華、省殘聯理事長張永安、省殘聯副理事長李敏、省殘聯康復部部長何康木、省康復協會會長等領導嘉賓將出席此次活動。

2014年3月25日星期二

廣州今年再建24間特殊教育資源室




廣州市今年要再建24間特殊教育資源室。昨天,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吳強在接訪時透露,廣州已培養100多名特殊教師,屆時將分散到各間資源室,協助學校輔導特殊孩子的教學,為每名特殊孩子製定個性化的學習方案。
昨天,家長李女士為其患有輕度自閉症的孩子前來教育局諮詢。李女士的孩子今年9月份要在天河區一所普通小學隨班就讀,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她專門請了一位“資源老師”陪讀,但她擔心學校會拒絕,因此前來教育局諮詢。對此,吳強表示,目前廣州已配備了40多間資源室,今年將再建24間。資源室裡有資源老師。 “廣州市教育局已跟揚愛俱樂部合作一個叫'融愛行'的項目,有需要的家長可聘請項目中的老師,經過資質認證,辦理手續後即可進行入校陪讀。”吳強同時表示,如果家長另外聘請陪讀老師,完善登記註冊手續、資質認證後,應該進校陪讀也是沒問題的。
據悉,資源教室一般設在學校圖書室或心理諮詢室旁邊,方便資源共享,或設於教學樓一樓。資源教室的建設面積應有60—100平方米。教室應按無障礙設施設計,滿足日照、採光、朝向、通風、防噪條件,設置有學習、遊戲活動、康復訓練的空間。資源教室的資源應在保證隨班就讀學生需要的前提下,面向其他學困生開放,並輻射到周圍其他學校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資源教室要設置1—2名專(兼)職資源教師,負責場室的使用安排與管理、指導隨班就讀教師在教學中落實個別化教學計劃、提供各種專業諮詢服務、組織教研活動及家長溝通等。資源教師每週負責的輔導課以10-13課時較為適宜,其它時間主要用於資源教室的管理、為隨班就讀教師和家長提供諮詢與指導服務。 (
中國新聞網記者梁艷燕 實習生 陳霏雯)

2013年11月2日星期六

10%小學生患有讀寫障礙 6~8歲最佳矯正時期

廣州增城樂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有讀寫障礙的孩子正在接受字形結構訓練。

6~8歲是最佳矯正時期 專家:錯過這一時機 矯正再難見效

又到課堂的最後一個環節──聽寫,孩子們都按老師要求,打開聽寫本,提起筆來。坐在最前排的聰仔卻佝僂著背,耷拉著腦袋,一動不動地呆坐著。老師走到他的課桌前,篤篤地猛敲幾下,聰仔一激動,“哇!”大哭起來。

小“達芬奇”寫字不像樣被留堂

“媽媽,我不想去上學。我想,我真的是生病了!”過去一個學期,每天早晨,聰仔都會苦苦哀求一番,原因很簡單,由于“寫字不像樣”,他總是被同學們取笑,幾乎每日都要留堂抄書,上午11點放學,其他同學都高高興興回家吃午飯,他卻要饑腸轆轆在課室裏將老師認為寫得不夠好的生字,重抄10遍或20遍。

在上學之前,聰仔是社區遠近聞名的小“達芬奇”,他的畫作不但常常在幼兒園展出,到少年宮參賽,還獲過大大小小二三十個獎項。然而,上學沒幾天,他就成了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特別是語文課,抄寫作業常常寫得歪歪扭扭,課堂上的聽寫、默寫,幾乎次次“吃雞蛋”──零分。

“我們在家輔導他的時間是別人的三倍,但是孩子就是寫不出,寫不好。”聰仔媽媽林女士焦慮不已。入學以來,學校一般每天教授8~10個生字,每晚林女士和丈夫一起陪伴聰仔識字、認字、寫字,“其他小朋友半小時就能完成的抄寫作業。聰仔卻要寫足三小時。”即使記住了,寫起來還是不按筆順,漏點少劃,“有時真是‘鬼畫符’一般。”

不愛聽寫 厭學情緒嚴重

這一次期末考,聰仔成績全級倒數第一,語文只考了61分,全級四個班200多名學生,語文平均分98.5分。這一次,被留堂的不僅僅是聰仔,家長會後,他的爸爸媽媽也被老師留了下來。

新學期開學,聰仔厭學情緒嚴重,動輒哭鬧不願去上學。語文老師還反復投訴,每到課堂聽寫、默寫環節,他就開始“搞小動作”。“我偷偷去學校看過,一到聽寫、默寫,他有時趴在桌上,有時拼命拿橡皮膠在桌子上亂刷。”

最近一次,班主任約聰仔媽媽到學校談話,很委婉地提醒,最好帶聰仔去做一下智力測試。

2004年社科院的調查數據顯示10%的小學生存在讀寫障礙特徵。香港教育署網站的調查數據也顯示,讀寫障礙兒童所佔比例超過10%。“近十年,國內的調研數據沒有更新,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估算,這個數字已上升到12%。”

專業義工陳瑤指出,6至8歲是矯治讀寫障礙的最佳時機。個別專家甚至認為,錯過這一時機,矯正再難見效。(記者 譚秋明)

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

第1屆全國傑出學生 自閉症資訊和通信技術應用設計大獎


自閉症與資訊和通信技術應用 普及計劃 (以下簡稱 IAAC-2014)

IAAC -2014全國傑出學生 - 自閉症資訊和通信技術應用程式設計大獎,旨在讓我們的下一代更瞭解自閉症,以及如何使用資訊和通信技術(下簡稱ICT)去幫助和提升自閉症人士的生活質素。

是項比賽的 3 個目標:
  (1) 提供機會給學生們跟不同地區的同輩競賽,以展示他們在 ICT方面的解難能力和創意。
  (2) 來自大中華不同地區(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的ICT參賽團隊為自閉症人士應用ICT作學習和訓練展示創意,給予參賽者嶄新的視野。
  (3) 給予參賽者一個機會以認識相關的業界人士,包括ICT業界、教育、社會工作、輔助醫療、複康界從業員和相關專業人士等。

2013年4月5日星期五

2013年第6屆聯合國『世界關顧自閉日』在廣州塔啟動


中新網廣州4月2日電(廖麗麗張翔)2日晚,廣東常務副省長徐少華身著藍色T卹,手腕繫著藍色絲帶,在廣州塔下與特殊兒童共度“世界自閉症關愛日”。徐少華在活動現場鼓勵自閉症兒童融入社會,並呼籲各界重視特殊兒童的教育工作,希望特殊兒童用上更加專業、更有針對性的教材。 

4月2日是第六屆“世界自閉症關愛日”。由廣東省和廣州市殘聯組織,廣東省和廣州市殘疾人康復協會主辦的“廣東遍藍”關愛自閉症公益傳播活動啟動儀式在廣州塔西廣場舉行。 19時,廣州塔在倒數聲中,一改往日絢麗的彩光,變為一色湛藍,為自閉症患者“點亮藍燈”,提醒公眾重視自閉症問題。

自閉症兒童又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目光清澈,卻不願與別人對視;他們聽覺靈敏,卻對父母的呼喚充耳不聞;他們有正常的語言表達能力,卻不和人交流,長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們就像星星,似乎觸手可及,卻遠在天邊,他們​​的父母家庭往往陷入痛苦和困惑中。

在廣州塔下,穿著藍色上衣,手系藍色絲帶的“星星”們載歌載舞,通過現場作畫、攝影作品展覽等豐富多樣的才藝形式展示著他們的夢想。徐少華認為,特殊兒童是一個亟需幫助的群體,儘管他們和正常孩子身體上有差距,但平等參與社會的權利不應該有任何差距。他表示,幫助自閉症兒童融入社會、感受溫暖,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徐少華說,希望各級政府加大對特殊兒童康復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提高專業學校和康復機構的覆蓋面,讓更多的特殊兒童得到幫助。同時希望“星星”的老師們以持之以恆的耐心和愛心,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造更好環境。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一種嚴重影響兒童精神健康的發育障礙。患兒主要特徵是社會交往障礙、語言交流障礙、行為重複刻板等。有專業研究機構數據表明,20年間內地確診的自閉症患兒數量上升百餘倍;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自閉症患兒數量超過160萬。

2013年2月6日星期三

中國第一款自閉症家庭康復訓練儀

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孩子!這是眾多有自閉症孩子的父母內心
的掙扎和渴望。目前,全世界每
166名兒童中就有1名患自閉症,而中國內地自閉症兒童人數約為164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這就衍生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他們擁有完整的家庭,卻沒有幸福感可言,甚至每天都生活在壓抑和無奈之中。
“在很多國家,自閉症的患病機率已經超過了患兒童癌症、糖尿病及艾滋病三者的總和。自閉症最理想的康復訓練模式是'專業康復+家庭訓練'。”作為廣東首個自閉症防治中心的創辦人,中山三院鄒小兵教授如是說。

面對自閉症兒童,除了依靠專業機構,家長們也可以'自力更生'幫助自己的孩子走出困境,也讓自己擺脫痛苦!廣州康欣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歷經兩年多的探索研究和專業團隊的不懈努力,並經過近100個自閉症兒童試驗,終於成功開發出全中國第一款自閉症家庭康復教育系統“星樂園”——自閉症康復訓練儀。它的問世,填補了全國自閉症家庭康復教育的空白,必將大大提高家長引導孩子和孩子自我康復的能力,這是全國160多萬個自閉症孩子家庭的福音!

2013年1月15日星期二

言語障礙 就醫被拒

南都訊 記者張釗 實習生胡蕾 由於存在言語障礙,殘障維權人士朱明建近日就醫時遭到拒絕。昨日上午,他給廣州100家醫院的院長寄去建議信,希望醫院能夠提供文字溝通方式,為有特殊溝通需求的殘障人士提供就醫便利。

  言語障礙多次遭遇“看病難”

  朱明建是河源人,二級殘疾,語言溝通存在障礙。據他介紹,去年12月29日下午,他到廣州市一家私營男科醫院就醫。在就診過程中,門診部醫生以其患有腦癱不好溝通為由,拒絕為他提供進一步的醫療服務,並退還其10元挂號費。

  朱明建遭遇“看病難”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雖然之前也有通過文字或語言交流成功就醫的經歷,但大多數時候,“由於多數醫院都沒有提供針對殘疾人的溝通交流方式,一個人去看病很費勁”。

  呼吁醫院提供文字溝通方式

  昨日上午,朱明建出現在白云區廣園東路金貴郵局門前,1.6米左右的個子,偏瘦,手裡拿著厚厚一摞信,準備分別寄給廣州市的100家醫院院長。朱明建試著講述自己求醫被拒的過程,但其常常說幾個字就要費很大的力氣,並且吐字不清楚。

  在廣州,大約有11萬存在類似語言障礙的殘疾人士,朱明建說,無障礙信息交流的缺失,會嚴重影響特殊溝通需求人群的順利就醫。於是,他決定不再沉默,希望為更多的殘疾人爭取到平等就醫的權利。

  針對自己就醫所遭遇的經歷,朱明建在信中向醫院提出兩條建議:提供並接受文字(紙筆或電腦)溝通方式﹔創造條件提供並接受手語服務。他認為,提供紙、筆等文字交流工具成本低,能大大方便特殊溝通需求人群就醫。

  廣州醫院普遍無專業手語醫護人員

  據一名醫療界業內人士介紹,醫生診療一個普通病人需5到10分鐘,而診療一個有語言障礙的人,時間會大大延長。目前廣州市僅有一兩家醫院配備了懂手語的醫護人員,其餘大多數醫院都衹是耳鼻喉科有專業人員。

  長期關注殘障人權益的公益人士楊占青表示:“殘友們並不期待被特殊照顧,衹是要求獲得平等的尊重和權利。醫院以‘聽不到’拒絕治療殘疾人,凸顯的是意識的缺陷和無障礙環境的缺失。這種狀況必須改變。”

  法律鏈接

  醫療機構應為殘疾人就醫提供幫助

  國務院發布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2012年8月1日發布開始施行):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公共服務機構和公共場所應當創造條件為殘疾人提供語音和文字提示、手語、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務,並對工作人員進行無障礙服務技能培訓。

  《廣州殘疾人權益保障條例》(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第十六條規定,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為殘疾人就醫提供幫助,給予殘疾人優先挂號、就診、取藥的照顧。

詳全文 言語障礙 就醫被拒-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