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有興趣的家長報名參加5月14日的線上講座。
2022年5月1日星期日
活動推介 : 【玩出學習力線上講座】
【玩出學習力線上講座】
遊戲是兒童求知的工具,透過遊戲可以幫助兒童探索及解難; 身為家長,你懂得如何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輕鬆愉快地學習嗎?
很高興邀請到Cherry老師為大家講解,家長應以什麼心態及方法去與孩子玩遊戲,內容豐富,不容錯過!!!
遊戲是兒童求知的工具,透過遊戲可以幫助兒童探索及解難; 身為家長,你懂得如何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輕鬆愉快地學習嗎?
很高興邀請到Cherry老師為大家講解,家長應以什麼心態及方法去與孩子玩遊戲,內容豐富,不容錯過!!!
2021年8月23日星期一
第10屆特殊學習需要 SEN / STEAM 義工導師專業發展證書實習計劃 2021.08.20 更新

特殊學習需要 SEN 義工 / STEAM 義工導師
專業發展證書實習計劃 (第10屆)
![]() |
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SEN / STEM 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人士參加 |
計劃目的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與香港兒童啟迪協會為回應社會熱切SEN / STEAM 社區支援需求,為熱心關愛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人士而合辦義工專業發展證書實習計劃,培訓特殊學習需要SEN / STEAM 義工。
計劃主要分為SEN / STEAM 培訓課程、義工社區服務實習、海外或內地專業交流3大部份,活動大部份在週末及星期日舉行。
內容包括:
- 10個單元課(必修理論導修課8個單元和網上評測 80%合格、自選網上自學課程 2個單元)外,另加10次義工實習,大部份時間以業界專家導師指引或工作坊形式的教授為主。
- 10 次自選實習課中,學員會到不同合作服務機構或家庭作實習,亦會於專業機構中擔任義務工作,學員從而能更快掌握有特殊學習需要幼兒行為,和生活環境所面對的困擾,為日後服事發展障礙或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建立專業基石。
- 海外及內地各一次專業交流(自費項目),更可提昇義工的國際視野!
- 完成75%課程,通過課程評估,課程修讀證書
- 完成8次或以上實習義工社區服務支援及完成課程修讀證書,協會頒發SEN專業義工服務證書 。
有關SEN專業義工服務要求:於參加計劃起計的12個月內,於香港區或澳門區內完成最少8次,每次不少於 1小時的義工社區服務。
計劃要求 :
(1) 有相關義工服務的人士;或
(2) 熱心關愛特殊學習需要幼兒的人士 ;或
(3) 有相關學術背景,但沒有服務特殊教育需要幼兒實習經驗。
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
研究推介 : 「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對自閉症譜系兒童腦電圖活動的效用」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部正進行一項「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對自閉症譜系兒童腦電圖活動的效用」的研究,希望邀請6-10歲的自閉症譜系兒童參加8節免費個人遊戲治療。是次研究可從神經科學、行為及社交發展的角度幫助自閉症譜系兒童,了解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對自閉症譜系兒童的效用。
兒童將免費參加8節、每節45分鐘的個人遊戲治療,遊戲治療將會在香港大學的活動室中進行。於開始為期8星期的遊戲治療前或完成治療後,學生需完成兩節腦電圖活動。在腦電圖活動前,家長/監護人需完成一項有關孩子行為、社交發展背景的問卷調查,問卷約需時十至二十分鐘。整個測試過程不含任何風險。研究活動及報名,請參閲附圖。
兒童將會在完成研究後獲贈港幣三百元。本研究純屬自願參與性質,家長/監護人和兒童有權隨時退出,並且不會有任何後果。所有收集到的資料將只會作研究用途。
如對是項研究有任何查詢,請電郵研究員陳劍蕾 : raise@connect.hku.hk 或 歐阳光博士 (研究導師) 電話:3917-0370; 電郵:ouyangg@hku.hk 聯絡。如貴家長/監護人想知道更多有關研究參與者的權益,請聯絡香港大學研究操守委員會 (2241-5267)聯絡。
2021年3月2日星期二
研究推介 : 「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對自閉症譜系兒童腦電圖活動的效用」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溝通、發展與資訊科學部正進行一項「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對自閉症譜系兒童腦電圖活動的效用」的研究,希望邀請6-10歲的自閉症譜系兒童參加8節免費個人遊戲治療。是次研究可從神經科學、行為及社交發展的角度幫助自閉症譜系兒童,了解兒童為本遊戲治療對自閉症譜系兒童的效用。
2020年6月3日星期三
啟迪兒童 電玩無障礙 (2) - 視覺與執行能力 - 眼耳腦手的協調
兒童成長中過程,遊戲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小朋友從遊戲中愉快地學習,邊玩邊學,來得既自然又主動。遊戲學習對智障及身體弱能及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來說,同樣合適,遊戲啟迪他們探索世界;遊戲讓他們發展潛能。
香港首個支持【 Global Accessiblity Awareness Day 全球無障礙關注日】的活動 - 「ACCESSIBLE GAMING 無障礙遊戲義工服務」招募簡介會中行為視光師施政恩先生給服務義工的意見 - 視覺與執行能力 。
視覺系統是非常重要的感官系統,包括眼球從外面所收集有關視覺或光的訊號,經傳送至大腦 視覺區域作視覺及空間分析後,配合其他感官系統,包括聽覺、觸覺 、平衡力,再由邊緣系統的杏仁核發出訊號到腦部各位置作運算、决定及安排。最後,通過運動神經元,產生平衡動作等等。
在玩電子遊戲的時候應該應用眼耳腦手協調。這個應該原本的由每個人自己控制,但是現在每一部,就由每一位參加者負責操作再加互相配合,完成遊戲。
2020年6月2日星期二
啟迪兒童 電玩無障礙 (1) - 改裝電動遊戲 ,訓練聽障學童

香港首個支持【 Global Accessiblity Awareness Day 全球無障礙關注日】的活動 - 「ACCESSIBLE GAMING 無障礙遊戲義工服務」招募簡介會中聽覺言語治療師方嘉慧示範如何藉改裝的電動遊戲,訓練聽障學童在遊戲的吸引下學習發聲!
2019年3月30日星期六
課程推介 : 正心快樂遊戲大使培訓課程

主辦單位:活知識終身學習書院及遊戲無限
日期:2019年4月4, 11,18和25日(4個星期四晚)
時間:下午7:00~9:30 (10個小時上課,另加21個小時實習,另訂時間)
地㸃:正心快樂遊戲舘(沙田大涌橋路52號富豪花園二期商場培榛幼稚園內)
目的:培養家長、教師、社工、輔導員或遊戲導師等兒童成長陪伴者成為「正心快樂遊戲大使、促進師和教練」(Heart Up Happiness Play Ambassador, Facilitator & Coach),以促使每個兒童各盡所能,愉快學習,正心修身,快樂成長!
導師:
許國輝博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哲學博士、資深師資培育者、正心快樂遊戲館館長) ;與
王詠詩博士(美國北愛爾華大學教育博士、遊戲無限及 Dr. Play 執行總監)。
級別:根據課程培訓目標和內容分為三個級別 :
- 初級班—正心快樂遊戲大使課程
- 中級班—正心快樂遊戲促進師課程
- 高級班—正心快樂遊戲教練課程
目標:
- 了解正心、快樂與遊戲之理念,及領悟相關理論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係。
- 掌握達致好心情、好心態和喜好靜心的行為法則和心法,並樂意進行修煉。
- 探索和體驗康樂活動和遊戲, 並掌握帶領遊戲的技巧和竅門。
- 認同正心快樂遊戲對兒童身心健康成長的價值,樂意擔任21小時遊戲大使應用所學進行寶習。
- 第1節 正心快樂的理念與遊戲概念和技巧
- 第2節 正向式心情與心流式喜樂
- 第3節 成長式心態與現代式靜心
- 第4節 帶領遊戲策略與成為正心快樂遊戲大使的使命
實習安排:
應用所學與兒童及其家長一同遊戲一同歡樂21個小時。
時間可以在4月份3個全天或在5月份7個半天。
學習模式:小組互動𠻝與式學習,需全情投入,反思領悟。
人數:每班不多於12位參與者。
資歷:由主辦團體頒發正心快樂遊戲大使證書,可參與正心快樂遊戲館工作,並獲繼續進修正心快樂遊戲促進師與教練課程。
費用:1200港元。(早鳥價:4月1日前報名1000元)
查詢:請電 5488 1172 或電郵 hhp@gmail.com 聯絡 Ruth 查詢。
時間可以在4月份3個全天或在5月份7個半天。
學習模式:小組互動𠻝與式學習,需全情投入,反思領悟。
人數:每班不多於12位參與者。
資歷:由主辦團體頒發正心快樂遊戲大使證書,可參與正心快樂遊戲館工作,並獲繼續進修正心快樂遊戲促進師與教練課程。
費用:1200港元。(早鳥價:4月1日前報名1000元)
查詢:請電 5488 1172 或電郵 hhp@gmail.com 聯絡 Ruth 查詢。
2019年3月1日星期五
義工培訓 : 2019 特殊學習需要 / SEN 義工專業發展證書實習計劃 (第九屆) - 只供協會登記義工申請

2019 (第九屆)
特殊學習需要 SEN / STEM 義工專業發展證書實習計劃
![]() |
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SEN / STEM 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人士參加 |
計劃目的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與香港兒童啟迪協會為回應社會熱切SEN / STEM 社區支援需求,為熱心關愛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人士而合辦義工專業發展證書實習計劃,培訓特殊學習需要SEN / STEM 義工。
計劃主要分為SEN / STEM 培訓課程、義工社區服務實習、海外或內地專業交流3大部份,活動大部份在週末及星期日舉行。
內容包括:
- 10個單元課(必修理論導修課8個單元和網上評測(80%合格)、自選網上自學課程 2個單元)外,另加10次義工實習,大部份時間以業界專家導師指引或工作坊形式的教授為主。
- 10 次自選實習課中,學員會到不同合作服務機構或家庭作實習,亦會於專業機構中擔任義務工作,學員從而能更快掌握有特殊學習需要幼兒行為,和生活環境所面對的困擾,為日後服事發展障礙或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建立專業基石。
- 海外及內地各一次專業交流(自費項目),更可提昇義工的國際視野!
- 2019年內完成75%課程,通過課程評估,課程修讀證書
- 2019年或2020年的一年內完成50小時或以上社區服務頒發社會福利署義工運動證書
- 完成課程修讀證書及於兩年內完成8次或以上實習義工社區服務支援,協會頒發專業義工證書 。
有關義工社區服務要求:於參加計劃當月計起的12個月內,於香港區或澳門區內完成最少8次,每次不少於 1小時的義工社區服務。
要求
(1) 熱心關愛特殊學習需要幼兒的人士 ;或
(2) 有相關義工服務的人士;或
(3) 有相關學術背景,但沒有服務特殊教育需要幼兒實習經驗。
下 載 計 劃 簡
2018年6月15日星期五
義工培訓 : 2018-2019 特殊學習需要 / SEN 義工專業發展證書實習計劃 (第七屆)

2018-2019
特殊學習需要 SEN 義工專業發展證書實習計劃 (第七屆)
![]() |
名額有限,歡迎有興趣SEN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人士參加 |
計劃目的
香港教育大學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與香港兒童啟迪協會為回應社會熱切SEN社區支援需求,為熱心關愛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人士而合辦義工專業發展證書實習計劃,培訓特殊學習需要SEN義工。
計劃主要分為SEN培訓課程、義工社區服務實習、海外或內地專業交流3大部份,活動大部份在週末及星期日舉行。
內容包括:
- 10個單元課(必修理論導修課8個單元和網上評測(80%合格)、自選網上自學課程 2個單元)外,另加10次義工實習,大部份時間以業界專家導師指引或工作坊形式的教授為主。
- 10 次自選實習課中,學員會到不同合作服務機構或家庭作實習,亦會於專業機構中擔任義務工作,學員從而能更快掌握有特殊學習需要幼兒行為,和生活環境所面對的困擾,為日後服事發展障礙或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建立專業基石。
- 海外及內地各一次專業交流(自費項目),更可提昇義工的國際視野!
- 2018年內完成75%課程,通過課程評估,課程修讀證書
- 2018年內完成50小時或以上社區服務頒發社會福利署義工運動證書
- 完成課程修讀證書,於兩年內完成8次或以上實習義工社區服務支援,協會頒發專業義工證書 。
有關義工社區服務要求:於2018至2019年內,於香港區或澳門區內完成最少8次,每次不少於 1小時的義工社區服務。
要求
(1) 熱心關愛特殊學習需要幼兒的人士 ;或
(2) 有相關義工服務的人士;或
(3) 有相關學術背景,但沒有服務特殊教育需要幼兒實習經驗。
下 載 計 劃 簡 介
2018年6月11日星期一
講座推介 : 如何在家中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
每個孩子都有著其獨特性,而孩子的學習更是父母極之關注的事,若能按著孩子的特質給予適切的學習支援,他們便能建立自信,盡情發揮生命的精彩!
講員: 黃文儀 女士 (英國註冊遊戲治療師、註冊幼兒教育工作員)
日期:2018年9月14日(五)
時間:晚上7:30-9:15
地點:生命培育資源中心 LifeKids (尖沙咀寶勒巷25號6樓)
對象:關心孩子不同學習需要之家長及有興趣人士(適合幼稚園及小學)
名額:50人
費用:$30(會員) / $80(非會員)
2017年10月31日星期二
顧問文章 : 何謂 《聽覺言語治療》?

聽覺言語治療師、香港教育大學 (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 客席講師、香港電台CIBS「聽清楚D」系列製作及主持人
何謂 《聽覺言語治療》?
聽覺言語治療 (Auditory-Verbal Therapy) 的特點是以『以聽能為主』,而非以讀唇或手語學習,也不需要一直看著對方或給予很多的視覺提示。它強調利用「科技」(助聽器、人工耳蝸、腦幹直入等) 協助聽損人士把聽力潛能盡量發揮出來,讓他們自然地發展出說話及溝通能力。在澳大利亞,它是政府資助的,而加拿大和美國的主流學校也有採用,以教導永久聽障學童如何聆聽及說話。
在聽障教育歷史中,可供選擇的方法不少,如:手語 (Sign)、 全交流 (Total Communication)、口手標音法 (Cued Speech)、 語調聽覺法 (Verbal Tonal Method)、 聽覺說話法 (Auditory-Oral Approach) 以及聽覺言語治療法(Auditory-Verbal Approach)。我認為並無最佳方法,因此家長應該選擇最適合兒童康復模式的方法。
另外,《聽覺言語治療》也是所有方法中最強調家長的參與,並依照正常兒童的發展順序,逐步發展聽損兒童的各種能力,透過治療師和家長的緊密合作,訓練聽障兒童充份利用剩餘的聽覺來學習語言及發音,目標是讓聽障兒童成功入讀主流學校,與健聽兒童一起在正常的學習環境中成長,繼而融入主流社會中生活。
我們 (聽覺言語治療師) 會按照各種方法的基本原則,及持續診斷式教學中去評估《聽覺言語治療》是否適合個別孩子。如果發覺此治療法對某個孩子幫助不大,我們將會適當地引導他/她轉用其他適合的方法去學習。要是孩子可以接受聽覺言語治療法,那麼我們就會全力輔導這個孩子學習聽與說,並協助他日後融入主流社會中。
因此,毋須刻意區分各種方法孰優孰劣,而是應該了解及尊重各種方法彼此主旨和原則。
2017年9月19日星期二
顧問文章 : 聽障兒童的呼吸訓練

方嘉慧小姐 - 香港兒童啟迪協會聽覺言語治療顧問
聽覺言語治療師、香港教育大學 (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 客席講師、香港電台CIBS「聽清楚D」系列製作及主持人
聽障兒童的呼吸訓練
言語是通過呼吸、發聲和構音三大系統的協調活動而產生的。如果聽障小孩呼吸功能出現呼吸功能和起音方式異常,就會導致發聲短促、費力,不能夠長時間維持所聲聲音,繼而養成擠壓喉嚨說話的不良習慣,久之就會出現發音的功能障礙。因此,呼吸功能是否正常是正確發音的關鍵,也是改善言語能力的著眼點。這方面芸芸學說中,《聽覺言語治療》的重點之一,就是輔導聽障孩童如何透過歡愉地釋放自己的情感達致最高程度的鬆弛狀態,從而掌握正確的呼吸方式。
在遊戲過程中,孩子會很自然、很興奮地大喊、大笑地發聲,令呼吸、發聲、共鳴系統協調統一。藉自由運動,孩子能夠自然舒適地發音,進而完成遊戲中的語言表達環節,為進一步改善言語能力奠定基礎。因此,在呼吸訓練方面,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採用遊戲教學法來幫助聽障兒童獲得正確的呼吸功能,和運用自如的起音方式,引導他們發出正確的聲音,以達到言語矯目的。
無論是正常兒童,還是聽障兒童,言語方面邁出的第一步都是“發音”。實際上,孩子生下來的第一聲啼哭,就是為開始言語作準備。孩子接下來的哭與笑,吸氣短,呼氣長,正好和說話時的呼吸狀況相同。所以,訓練自我發音需要配合運用得宜的呼吸。
我們常說的遊戲需要靜態和動態的情境,也是重要的教育資源,端賴我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去創設和利用。有效的激發、能促進孩童的想像力,使他們的各種能力在遊戲中獲得發揮。這一目的已不單純是“玩”了,它將孩童的精神思想、情感、動作、藝術表現力、認知發展全部啓發出來。
2017年8月28日星期一
顧問文章 :「玩」出語言學習能力 (2)
方嘉慧小姐 - 香港兒童啟迪協會聽覺言語治療顧問
聽覺言語治療師、香港教育大學 (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 客席講師、香港電台CIBS「聽清楚D」系列製作及主持人
「玩」出語言學習能力(零至三歲)
上期跟大家分享過如何透過遊戲去教導小朋友學習語言,今次就建議及介紹給大家和不同年齡小孩可以玩什麼遊戲,以及如何配合適當的兒歌去提升孩子學習語言動機。
零至六個月:
此時期的孩子,每天不停揮舞四肢、把玩自己的手腳,抓到玩具就會拿來敲打,利用感覺來認識環境,也對大人的臉部表情與聲音很感興趣。因此家長可以多和孩子玩「肢體遊戲」,搭配豐富的聲音、誇張的表情對孩子說話。在餵奶、換尿布或玩耍的過程中,進行母親語,即自問自答,例如:「你是否肚餓想喝奶?媽媽現在預備奶給你」。這樣做可以用大量語言,幫助孩子說出他的需求。
無論是廣東話或普通話,在不同的語調中,代表不同的中文字和意思。這個階段家長可多運用不同的詞彙及超連音(高、低、長、短、快、慢、上升及下降的音調),例如:「咦(上升音),你的尿布好(長音)臭呀,媽媽幫你換新的尿布吧!」。
更可加上生活上的兒歌(如:洗白白);動作上的兒歌(如: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以誘發寶寶聆聽的興趣,有助他們接收語言。
六個月至一歲:
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會翻身、爬行、走路,更有好奇心探索環境,所以,家長可以多些幫孩子連結生活周遭物品的名稱、和讓他們認識所見的事物。此時孩子也開始發展多種操弄物品的能力,不僅會敲打,還會拉扯、翻轉、丟掉、拾起,而且對於具有聲光效果、因果關係的玩具更感興趣,因此家長不妨利用聲光玩具給他們把弄和聆聽。亦可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翻翻硬紙書、布書,和教導書中簡單的語詞。或是和孩子玩躲貓貓遊戲,灌輸物體恆存概念,並且以語言作輔助,例如:「媽媽不見了!咦~在哪裡?」。
在重覆的字句中,加入相關的兒歌,或家長自行作曲,令孩子更有興趣從聆聽中掌握詞彙及更有效地去接收語言。
一歲至兩歲:
在這階段的孩子慢慢發展出「配對」的概念,開始會把湯匙和碗、筆和筆蓋等相關的東西放在一起,家長可以多些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向孩子進行教導,例如:不同物品的名稱。孩子也喜歡把物品疊高,所以,可以邊透過紙盒、積木讓他們進行堆疊遊戲,鍛鍊精確動作,過程中也可帶出「疊高高」、「積木倒了」等詞。孩子一歲半以後,開始發展「假扮遊戲」,會模仿大人做事情、假裝幫助玩具嬰兒洗澡等,因此,可以著他們邊說邊做簡單的家事,例如:擦桌子、丟垃圾,不但可以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也可以學習到許多詞彙。
兒歌將會在這階段大大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跟他們唱兒歌時,加入恰當的動作,可以增強他們活動能力之餘,更令他們享受跟家人和朋友一齊唱遊。
兩歲至三歲:
兩歲後孩子的遊戲能力更廣,假扮性遊戲更趨成熟,並開始萌發「建構型遊戲」,在手眼穩定協調能力下,更能操作複雜的物品,他們會喜歡塗鴉、玩黏土等,而家長可讓他們搓揉黏土、捏塑簡單形狀。這樣,不但能夠訓練他們的手部動作,還可以在黏土揉捏過程輸入多樣化的語言。也可以相約孩子的朋友,一同進行簡單的小吃,例如:沙拉、三文治等,講解做小吃的程序與應對的內容,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亦可分配每位小孩各自有不同的任務,如:孩子甲負責把麵包搽上牛油,孩子乙把火腿放進三文治內,而孩子丙就把整件三文治放在碟上,最後就一起分享其製成品。透過分工合作,讓孩子明白需要等待及如何跟別人溝通。
孩子在這個時期的語言發展非常迅速,家長們可以教導和陪伴孩子自行唱出不同的歌曲,從而增進親子關係。
此時期的孩子,每天不停揮舞四肢、把玩自己的手腳,抓到玩具就會拿來敲打,利用感覺來認識環境,也對大人的臉部表情與聲音很感興趣。因此家長可以多和孩子玩「肢體遊戲」,搭配豐富的聲音、誇張的表情對孩子說話。在餵奶、換尿布或玩耍的過程中,進行母親語,即自問自答,例如:「你是否肚餓想喝奶?媽媽現在預備奶給你」。這樣做可以用大量語言,幫助孩子說出他的需求。
無論是廣東話或普通話,在不同的語調中,代表不同的中文字和意思。這個階段家長可多運用不同的詞彙及超連音(高、低、長、短、快、慢、上升及下降的音調),例如:「咦(上升音),你的尿布好(長音)臭呀,媽媽幫你換新的尿布吧!」。
更可加上生活上的兒歌(如:洗白白);動作上的兒歌(如: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以誘發寶寶聆聽的興趣,有助他們接收語言。
六個月至一歲:
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會翻身、爬行、走路,更有好奇心探索環境,所以,家長可以多些幫孩子連結生活周遭物品的名稱、和讓他們認識所見的事物。此時孩子也開始發展多種操弄物品的能力,不僅會敲打,還會拉扯、翻轉、丟掉、拾起,而且對於具有聲光效果、因果關係的玩具更感興趣,因此家長不妨利用聲光玩具給他們把弄和聆聽。亦可開始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翻翻硬紙書、布書,和教導書中簡單的語詞。或是和孩子玩躲貓貓遊戲,灌輸物體恆存概念,並且以語言作輔助,例如:「媽媽不見了!咦~在哪裡?」。
在重覆的字句中,加入相關的兒歌,或家長自行作曲,令孩子更有興趣從聆聽中掌握詞彙及更有效地去接收語言。
一歲至兩歲:
在這階段的孩子慢慢發展出「配對」的概念,開始會把湯匙和碗、筆和筆蓋等相關的東西放在一起,家長可以多些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向孩子進行教導,例如:不同物品的名稱。孩子也喜歡把物品疊高,所以,可以邊透過紙盒、積木讓他們進行堆疊遊戲,鍛鍊精確動作,過程中也可帶出「疊高高」、「積木倒了」等詞。孩子一歲半以後,開始發展「假扮遊戲」,會模仿大人做事情、假裝幫助玩具嬰兒洗澡等,因此,可以著他們邊說邊做簡單的家事,例如:擦桌子、丟垃圾,不但可以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也可以學習到許多詞彙。
兒歌將會在這階段大大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跟他們唱兒歌時,加入恰當的動作,可以增強他們活動能力之餘,更令他們享受跟家人和朋友一齊唱遊。
兩歲至三歲:
兩歲後孩子的遊戲能力更廣,假扮性遊戲更趨成熟,並開始萌發「建構型遊戲」,在手眼穩定協調能力下,更能操作複雜的物品,他們會喜歡塗鴉、玩黏土等,而家長可讓他們搓揉黏土、捏塑簡單形狀。這樣,不但能夠訓練他們的手部動作,還可以在黏土揉捏過程輸入多樣化的語言。也可以相約孩子的朋友,一同進行簡單的小吃,例如:沙拉、三文治等,講解做小吃的程序與應對的內容,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亦可分配每位小孩各自有不同的任務,如:孩子甲負責把麵包搽上牛油,孩子乙把火腿放進三文治內,而孩子丙就把整件三文治放在碟上,最後就一起分享其製成品。透過分工合作,讓孩子明白需要等待及如何跟別人溝通。
孩子在這個時期的語言發展非常迅速,家長們可以教導和陪伴孩子自行唱出不同的歌曲,從而增進親子關係。
2017年7月1日星期六
顧問文章 :「玩」出語言學習能力 (1)
大家有沒有想過每天張開眼睛已開始跟我們身邊的人互動和溝通呢?這情況下我們需要語言來作媒介。所以小朋友在生活裡面要學習如何跟身邊親人、朋友、同學和老師透過語言去溝通一旦他們的語言發展出現困難其人際關係亦都會出現問題甚至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表現。
對零至三歲的小朋友來說「玩具」是他們的語言而「遊戲」就是他們與其他人溝通的方式。小孩子最關心和嚮往的事情就是「遊戲」。它有助小孩子整體的發展可以培養他們不同方面的能力。當中包括動作、情緒、語言、社會行為、認知等等。家長可以透過他們與子女「玩」的過程中拉近親子關係之餘亦可以提升小朋友的語言能力。
零至三歲為小孩的語言發展黃金期,他們大腦發展速度較快家長需要把握這短短的三年時間為其子女奠定良好語言基礎。
在與小孩「玩」的過程中我們要運用林林總總遊戲方式和技巧去配合和顧及各種年齡幼童不同程度的發展。這樣做才能夠使孩童在學習上見成效。
除了遊戲兒歌教導小孩子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習語言方式。藉著輕快的旋律曲調多變的兒歌可引起小孩子的興趣從而用心聆聽加速掌握語言。
隨著小孩日漸長大家長們必須彈性調整對話的難度不斷改進他們的語言能力。即從最初的簡易詞彙到後來的敍述故事。就以「小狗」作例子:
詞語 – 小狗
可愛的小狗 。(片語)
我看見一頭可愛的小狗。(短句)
我看見一頭可愛的小狗在草地上蹦蹦跳跳。(長句子)
昨天在公園裡我看見一頭小狗在草地上蹦蹦跳跳。(故事)
小孩學習語言愈早愈好只要依照他們的發展情況和興趣去教導就行。透過不同遊戲、兒歌和伴讀都能提高小孩子的語言能力。在遊戲中能否獲得成效取決於大人們陪伴小孩子的表現及所花多少時間。尤其是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孩子們要消磨比一般人更長的時間去學習身邊的事情呢。
家長們立刻行動陪伴您們的孩子「玩」出語言能力吧!下次再跟大家分享不同年齡可以「玩」什麼遊戲。
資料來源:香港兒童啟迪協會
2017年2月26日星期日
課程推介 : 遊戲治療課程2017
遊戲是與兒童溝通最好的方法。遊戲治療就是以遊戲為媒介作心理治療,讓兒童透過多元而有趣的媒介,用最自然及最安全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想法和內在渴望;而受過認可訓練的遊戲治療師,會按每宗個案性質設計不同的遊戲治療計劃。具治療性的遊戲,能強化兒童的身心發展;化解內心的矛盾及混亂;學習新而正面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並能治療心理創傷,達致自信與和諧,正面健康地邁向成長。
香港小童群益會一直致力推廣遊戲治療作為輔導兒童的方法,並成為香港第一間受美國遊戲治療協會認可的訓練機構(#06-181)。是次課程由香港小童群益會的美國遊戲治療協會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 主講,參加者修畢課程可獲取認可遊戲治療訓練時數,受訓的時數可用作申請成為美國遊戲治療協會註冊遊戲治療師的其中一項條件。
2016年5月1日星期日
計劃推介 : 第五屆 VPCC -05 “打開特殊學習需要幼兒的心扉 -正向行為支援義工專業培訓” 證書實習計劃 (0401)
![]() |
歡迎有興趣特殊學習需要幼兒的人士報讀 |
回應社會的熱切需求,香港兒童啟迪協會將聯同協作機構每年都為社區提供「親職幼教」、「及早識別」服務與「義工專業」培訓。今年 VPCC-05 是 “打開特殊學習需要幼兒的心扉 - 義工專業培訓” 證書實習計劃 。 內容包括 語言障礙 、 專注力不足 、 其他發展障礙 、 認識自閉症兒童 、 認識過度活躍症兒童 、 如何支援社交發展 、 家長輔導教師支援 、 輔助科技 、 ABA 正向行為支援、交流及實習 。 計劃主要分為義工課程、實習、海外或內地交流及社區服務三大部份,活動大部份在週末及星期日舉行。10次自選實習課中,學員會到不同服務機構或家庭作實習,亦會於專業機構中擔任義務工作,學員從而能更快掌握有特殊學習需要幼兒行為和生活環境所面對的困擾,為日後服事發展障礙或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建立專業基石!
2016年4月19日星期二
專業培訓 : 美國遊戲治療協會及美國西岸完形遊戲治療學院認可四天密集課程 (160406)

從事心理學、精神科及醫護、社工、輔導等專業人士參加,完成出席者將由本會頒發認可證書,累積認可小時,可註冊成為遊戲治療師資格。(此工作坊以英語授課)
2016年11月美國遊戲治療協會及美國西岸完形遊戲治療學院認可四天密集海外課程 “完形遊戲治療:轉化負面的過去”一天基礎及三天進階課程
註冊遊戲治療師督導、家庭治療師、美國西岸完形遊戲治療學院創辦人
“用心玩有限公司(認可牌照號碼12-320)”主辦。歡迎從事心理學、精神科及醫護、社工、輔導等專業人士參加,完成出席者將由本會及美國西岸完形遊戲治療學院頒發認可證書(此工作坊以英語授課)
日期:2016年11月29日(二)11月30日、12月1-2日(三、四、五)
時間:早上10:00至下午5:00 (每天認可課程5.5小時) 共22個認可小時
地點:九龍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1樓B室 (tbc)
*即日報名及繳費需付原價 (如支票需於開課日期前一星期收到為確定)
查詢及報名:2349 8031(bonita@trans-at-play.com) www.trans-at-play.com
日期:2016年11月29日(二)11月30日、12月1-2日(三、四、五)
時間:早上10:00至下午5:00 (每天認可課程5.5小時) 共22個認可小時
地點:九龍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1樓B室 (tbc)
*即日報名及繳費需付原價 (如支票需於開課日期前一星期收到為確定)
查詢及報名:2349 8031(bonita@trans-at-play.com) www.trans-at-play.com
Ms Fecilia will come to HK for her last trip to share her experience. Please don't miss this learning opportunity to enjoy Laugh, Love and Play!
1-day Basic and 3-days Advanced Training in Gestalt Play Therapy:
Working with Shame and Negative Images of the Self
4 Full Days training, from 29 Nov to 2 Dec 2016
4 Full Days training, from 29 Nov to 2 Dec 2016
About the Presenter - Felicia Carroll, M.Ed. MA.: Licensed Marriage, Family Therapist and Registered Play Therapist-Supervisor is in private practice in Solvang, California. She is the Founder-Director of the West Coast Institute for Gestalt Play Therapy. She has studied and been a training co-leader with Violet Oaklander, Ph.D. for more than 25 years. Now that Dr. Oaklander has retired, she is regarded as “the person who is carrying on her work in teaching and training.” Felicia Carroll is a master’s gradu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She has credentials 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sychology. She was a classroom teacher for 12 years and was nominated as “Teacher of the Year” for her work with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She is a Gestalt Therapist through the Gestalt Therapy Institute of Los Angeles and is a Certified Supervisor through the California Association of Marriage and Family Therapy. Felicia teaches at Gestalt institutes i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 Southeast Asia in addition to offering training programs in the United States. She has published several chapters and articles about Gestalt 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on topics related to Gestalt theory and practice. Her chapter “Gestalt Play Therapy” is included in the recognized second edition Play 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 eds. Kevin O’Connor and Lisa Braverman. Her most recent article, “Healing the Torment of Shame: The Pitchfork Princess” has been published by The Inter-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She served as the guest editor for a special ed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stalt Therapy on Gestalt therapy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hich was published in fall 2009.
For enquiry: www.trans-at-play.com, bonita@trans-at-play.com, 23498031
The credit hours are recogniz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Play Therapy (APT) and the West Coast Institute for Gestalt Play Therapy.
The credit hours are recogniz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Play Therapy (APT) and the West Coast Institute for Gestalt Play Therapy.
2016年4月1日星期五
業界資訊 : 親子遊戲治療訓練 2016年1月至4月 (更新)
課程統籌及導師: 郭燕玲女士 遊戲治療師督導,輔導碩士,註冊社工 (Bonita Kwok, RPT-S, (S-1405), MSSC, RSW)
詳 情 查 詢 : bonita@trans-at-play.com
- 香港城市大學輔導碩士、香港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學士及文憑
- 美國德州大學(北部)遊戲治療證書 美國遊戲治療協會持續教育學院證書 沙遊治療訓練
- 英國PLAYWALES 遊戲訓練證書、美國北荷達州大學 Camp Adventure 訓練
- 藝術治療訓練、一人一故事劇場(Playback)、行動劇場(Forum Theatre)訓練
- 「遊戲無限」及「用心玩有限公司」創辦人
- 香港社會工作者註冊局註冊社工 ο 美國遊戲治療協會會員及香港沙遊治療學會會員
- 遊戲及遊戲治療專欄作家 結合遊戲及沙遊藝術等方法,服務學習緩慢、單親家庭、繼父母、父母離異、家人離世、承受各種醫 療程序及心靈創傷、恐懼症、沉溺行為、自閉症、行為問題及選擇性失語(Selective mutism)、自殺傾 向等幼兒、兒童及其家庭成員。
- 現兼任香港創傷療癒中心兒童遊戲治療師、香港聖雅各福群會幼兒遊 戲文憑及遊戲治療課程及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學院兼教遊戲治療課。
- 著作:《好遊戲一家 FUN》、《78 個親子創意遊戲》、《遊戲無限——101 個創意遊戲》、《遊戲無 限——60 個互動互樂遊戲》、《遊戲無限——一家大小玩遊戲》
詳 情 查 詢 : bonita@trans-at-play.com
2015年11月11日星期三
業界資訊 : 小組遊戲治療執行師培訓班

日期:12月6、20日起,詳情請參閱招生簡章
課程:分為《基礎課程》、《進階課程》及《高級課程》每階段四天課,
課程:分為《基礎課程》、《進階課程》及《高級課程》每階段四天課,
每天九小時,分兩個月完成,全期需時半年
資歷:完成全期課程及實習,並通過考核後,將取得「香港理工大學 培訓證書」
資歷:完成全期課程及實習,並通過考核後,將取得「香港理工大學 培訓證書」
及「中國社工聯合會 」之「小組遊戲治療技能證書」,
並可銜接 《 專業遊戲治療師 》 培訓課程 。
詳情:下載招生簡章 https://goo.gl/5cUHsx 或 瀏覽協會網站 www.pthk.org
查詢:香港 9175 7867 (葉老師 Antony ) 或 9191 2503 (湛老師 Phoenix )
查詢:香港 9175 7867 (葉老師 Antony ) 或 9191 2503 (湛老師 Phoenix )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