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澳門」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澳門」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4月8日星期日

講座重溫 : 澳門自閉症協會 4月6日及7日舉辦「探討科技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講座

按圖重溫講座部分精彩內容 : 澳門自閉症協會 4月6日及7日舉辦「探討科技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講座
按圖重溫講座部分精彩內容
澳門自閉症協會
澳門自閉症協會在4月6日及7日舉辦「探討科技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講座

地 點 | 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
活動詳情
澳門自閉症協會邀請港澳台三地專家赴澳探討現時科技發展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同場亦有蔡英傑教授的科技研發成果展覽。

主辦單位 / 
澳門自閉症協會  協辦單位/澳門科學館

贊助單位
澳門社會工作局、澳門基金會、澳門百路達自動車租賃有限公司、大衛集團、瑞欣慈善會


本會義務顧問陳子文一級職業治療師在 4/6 16:15—18:00 現場分享評估及協助感覺處理的輔助科技 :  [ 按上面圖重溫講座部分精彩內容 ]

觸覺- 深壓背心
前庭- 動態座椅
情緒- 汗腺活躍度測量手腕帶
視覺- 顏色眼鏡及膠片 Irlen filters and overlays
聽覺- 聽樂治療(iLs), Forbrain, 拍子機, 骨傳導枕頭
時序訓練- 互動節拍訓練 Interactive Metronome
書寫評估- 從電腦化的書寫評估了解視覺感知及本體覺: SHARP 系統

2018年3月18日星期日

講座推介 : 澳門自閉症協會 4月6日及7日舉辦「探討科技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講座


澳門自閉症協會
澳門自閉症協會在4月6日及7日舉辦「探討科技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講座,名額有限,請盡快填寫以下報名表留位!

日期時間 |

4/6 09:00-18:00
4/7 09:30-13:00

地 點 | 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

同聲傳譯
廣東語、普通語
手語、文字速錄

活動詳情
澳門自閉症協會邀請港澳台三地專家赴澳探討現時科技發展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同場亦有蔡英傑教授的科技研發成果展覽。

主辦單位
澳門自閉症協會

協辦單位
澳門科學館

贊助單位
澳門社會工作局、澳門基金會、澳門百路達自動車租賃有限公司、大衛集團、瑞欣慈善會


本會義務顧問陳子文一級職業治療師在4/6 16:15—18:00 現場分享評估及協助感覺處理的輔助科技 :

觸覺- 深壓背心
前庭- 動態座椅
情緒- 汗腺活躍度測量手腕帶
視覺- 顏色眼鏡及膠片 Irlen filters and overlays
聽覺- 聽樂治療(iLs), Forbrain, 拍子機, 骨傳導枕頭
時序訓練- 互動節拍訓練 Interactive Metronome
書寫評估- 從電腦化的書寫評估了解視覺感知及本體覺: SHARP 系統


講座推介 : 4月6日及7日舉辦「探討科技如何幫助自閉症兒童」講座

2018年3月16日星期五

澳門自閉症協會為4月2日「2018世界關愛自閉症日」系列活動開幕活動

澳門自閉症協會為4月2日「2018世界關愛自閉症日」系列活動開幕活動
內容
[1] 14:30-16:00
「情緒管理」專題講座
 —台灣特教老師曲智鑛到場分享如何在情緒方面幫助自閉症兒童家長、也教導家長如何引導、教育孩子如何 “做情緒的主人”。

"Emotion management" seminar given by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 Chu Chih-Kuang (Taiwan). Techniques to master yours and your child's emotion

[2] 16:00-18:30
「2018世界關愛自閉症日」 開幕典禮
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 2018 - Opening Ceremony
 —「點亮藍燈」亮燈儀式 | Light in up Blue Campaign Opening Ceremony
 — 親子合唱團表演 | MAA Members Choir Performance
 —「我不是外星人」原創戲劇表演 | Original Drama performance "I am not Alien"

澳門自閉症協會為4月2日「2018世界關愛自閉症日」系列活動開幕活動

2016年2月4日星期四

講座推介: 卓惠珠-與【花媽】的分享會

【與花媽的分享會】


【與花媽的分享會】
由澳門扶康會轄下的家屬資源服務主辦的【與花媽的分享會】於2月19日假康盈中心的多功能舉行的。主要是內容是花媽分享如何以愛、耐心、伴隨來培育有輕度自閉症的大兒子,而使其終能成為電腦軟體工程師的過程。現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報名參與,報名請致電2822 0758與葉先生或梁小姐聯繫。

「花媽」簡介
外號「花媽」(卓惠珠)—在台灣亞斯伯格的世界名聲響亮,她成立台灣第一個亞斯伯格與高功能自閉之家部落格,為這些家庭開啟溝通管道。她的兒子現年25歲,11歲時確診亞斯,而當時,「花媽」也被心理師確認為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於是在理解兒子困難的同時,她也回頭去理解自己求學時的各種焦慮。「花媽」還於台灣板橋經營租書店,因大兒子在成長過程受到社會各方的協助與支持,故「花媽」決心回饋社會,到處舉辦講座與人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陪伴許多家庭走出這段困頓的旅程。

分享會具體資訊:

活動名稱:卓惠珠-與【花媽】的分享會
活動日期:19/02/2016(星期五)
活動時間:3:00-4:00pm(分享時間)  , 4:00-4:30pm(問答時間)
詳細地址:澳門筷子基街,澳門筷子基社會房屋快富樓4樓B

2016年1月1日星期五

活動推介 : 2016 Study Visit on School Guidance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in Macau.

The Centre for Advancement in Inclusive and Special Education (CAISE)

Happy New Year!
University of Macau

The Centre for Advancement in Inclusive and Special Education (CAISE) is organizing a Study Visit on School Guidance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in Macau.

Date: Jan 16 2016 (Saturday).
Schedule :
08:15am Hong Kong Macau Ferry, Hong Kong Central
10:30am -12:30pm University of Macau
14:00pm -16:00pm Education and Youth Bureau
16:45pm Macau Hong Kong Ferry, Macau


Please send email to vcvc@hku.hk register by January 4 Monday, if you would like to join the tour.

Thank you!

2015年8月16日星期日

業界資訊 : 澳門宣信教育中心招聘 2015-16 導師

澳門宣信教育中心

宣信教育中心校園適應學習計劃是澳門教青局全資助項目,服務情緒、行為和學習有困難青少年。現正招聘:

初中導師3名,能帶領青少年活動或有教學經驗為合:
教授英文、視覺藝術;
數學、生活科學;
歷史、通識、生命教育、家政。

學生輔導員1名:具輔導學、社工、教育心理學或心理學相關學歷或工作經驗,負責學生輔導工作、個案跟進、帶領活動及協調學校有關工作。若有帶領青少年活動或教學經驗更佳。

請電郵申請函及履歷往 info@simpson-edu.org 或寄氹仔里斯本街387號宣信教育中心校長收。請說明期望待遇,信封註明「應徵」。

2014年11月3日星期一

論壇回顧 : 全面關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 澳門 2014特殊教育論壇 2014年11月 2 日


融合學校和適合普適性融合策略︰過去、現在、
未來 - 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 Lisa Dieker教授
香港特區政府特殊教育政策發展及教師培訓的
新趨勢 - 香港教育學院 冼權鋒副教授
臺灣的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服務 - 中國醫藥大學 孫世恆副教授
自閉症學生的 情緒行為管理 - 臺北市立大學 林迺超博士
學習障礙 - 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Lisa Dieker教授

論壇回顧 : 全面關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 澳門 2014特殊教育論壇 2014年11月 1 日


澳門特殊教育的政策與發展 -  澳門教育暨
青年局 郭小麗副局長
用融合的方法去教學 和學習︰最佳實踐 是否是
最好的?- 北京師範大學 鄧猛教授
由特殊教育法的修訂談 臺灣推動融合教育
的經驗 - 臺灣師範大學  洪儷瑜教授
早期療育理念與政策及制度
 ( 講者:中山大學 (臺灣)林美專博士生)
從ICF看早期療育
(講者:中山大學(臺灣)林美專博士生)

2014年10月8日星期三

活動推介 : 澳門 2014特殊教育論壇 — 全面關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2014特殊教育論壇 — 全面關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2014年11月1 - 2日

教育暨青年局與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多年來致力推動教師增加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認識,同時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的平台,現定於2014年11月1日及2日,在澳門大學新校園舉辦特殊教育論壇。論壇邀請來自兩岸四地及美國的特殊教育專家學者作主題演講,並舉辦24場的工作坊,為本澳和外地學者、專家、政策制定者、教師和家長建構網絡及交流平台。

是次論壇主要分為(一)主題演講(二)工作坊。在主題演講方面,專家學者將報告特殊教育在各地的發展與現況;而24場的工作坊則探討教育及治療等方面的實務工作及有效策略,讓與會者能在關顧不同特殊需要學生的工作上有進一步的認識。


2014年8月5日星期二

活動推介 : 「正視是幫助自閉症孩子的第一步」講座及分享會853-28220330


好消息!!好消息!! 「正視是幫助自閉症孩子的第一步」講座及分享會得到了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金沙中國有限公司、社會工作局及教育暨青年局贊助,感謝各企業及政府部門的支持,每位憑券入場的參與者可獲贈陳錦鴻先生及杜雯惠女士親筆簽名的著作書籍各一本,還贈送紀念品包一個。

是次活動邀請到香港影視紅星陳錦鴻先生及電台節目主持杜雯惠女士與大家一起分享他們倆夫婦教育其自閉症兒子的心路歷程,還有協康會(香港)以 「正向家庭樂融融」的課題為大家作講座,期望令大家對自閉症有更深的認識,鼓勵和感染家長正向面對逆境,也不輕言放棄。

活動報名費為澳門幣30元,優惠期間更享有「二人同行、一人免費」的優惠,活動尚餘小量名額,欲報從速,額滿即止!如有查詢,請聯絡澳門扶康會 853-2840 3988社工胡小青小姐。

時 間:2014年8月21日下午2:30-5:30
地 點:澳門旅遊塔4樓Hall 3

2013年12月3日星期二

澳門啟智中心赴台交流


【澳門日報消息】弱智人士服務協會屬下啟智中心得到由澳門基金會贊助,於十一月十二至十五日由校長高慧嫻帶領教師、治療師及社工一行卅二人到台灣交流學習。

台灣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新北市愛兒兒童發展中心。該中心主要為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的○至六歲兒童提供早期療育、特殊教育的訓練,並由專業的治療團隊提供物理、職能、語言、心理治療、諮詢評估、轉介追蹤、親子講座及依孩子各類型“個別化”的日托班訓練等。還有不定期巡迴全省的“幼兒成長篩檢專業團隊”至各地為家長、學校服務。

台灣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屬下第一兒童發展中心的服務除有早期療育、日托療育、評估、諮詢、適應輔導、親職教育,亦致力推廣社會融合,廣邀不同的團體參與他們的活動及義務工作。並附設輔具資源中心,為學生及有需要者設計或外借輔具等服務,讓他們能藉着適當的輔具以改善生活品質,提升獨立生活及參與社會的能力。

一行還參觀了一間以蒙特梭利教學法為主的桃園縣天主教德來幼兒園。該園兼收部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包括自閉症及過度活躍症之學生。

在參觀過程中,學生們或坐、或臥安靜地塗鴉、操作教具,他們專注地自發學習的情境讓人驚訝讚嘆不已。

通過是次參觀、教學觀摩及兩地人員對學前特殊教育的座談分享,大家獲益良多,收穫豐,同事間的團隊精神也得以提升。

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

第1屆全國傑出學生 自閉症資訊和通信技術應用設計大獎


自閉症與資訊和通信技術應用 普及計劃 (以下簡稱 IAAC-2014)

IAAC -2014全國傑出學生 - 自閉症資訊和通信技術應用程式設計大獎,旨在讓我們的下一代更瞭解自閉症,以及如何使用資訊和通信技術(下簡稱ICT)去幫助和提升自閉症人士的生活質素。

是項比賽的 3 個目標:
  (1) 提供機會給學生們跟不同地區的同輩競賽,以展示他們在 ICT方面的解難能力和創意。
  (2) 來自大中華不同地區(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的ICT參賽團隊為自閉症人士應用ICT作學習和訓練展示創意,給予參賽者嶄新的視野。
  (3) 給予參賽者一個機會以認識相關的業界人士,包括ICT業界、教育、社會工作、輔助醫療、複康界從業員和相關專業人士等。

2012年1月1日星期日

2011年5月15日星期日

動物能治自閉兒童



澳門動物福利會和全人教育促進會月前舉辦“自閉症援助犬訓練暨動物輔助治療計劃”,為四名患有自閉症的兒童提供一個月的治療。兒童透過與狗醫生交流和適當訓練,成功改善了心理、情緒和認知能力,有關單位昨日下午舉行講解會總結成果。

講解會昨日下午三時半在台山福建學校舉行。香港全人發展中心高級臨床心理學家劉繼璋,澳門動物福利會、自閉症援助犬教官薛開景,以及曾參與計劃的家長在解說會上分享心

劉繼璋表示,自閉症兒童與人交流的能力不高,但與動物接觸相對較容易,因動物不會令他們產生挫折感,能讓兒童踏出與人交流接觸第一步。是次參與治療計劃的自閉症兒童很少與人有眼神交流,動作接觸也不多。但完成四堂的“動物輔導治療”後,情況大大改善,成效顯著,若持續接受治療效果會更好。指出自閉症兒童透過與動物交流得到較大的成功感,故對他們來說是一大突破,並能提高自閉症兒童願意與人的交流和互動,故透過動物協助提高自閉兒童與人交流的目標。

劉繼璋表示,香港有很多動物治療機構幫助長期病患者、自閉症兒童,或有社交障礙和隱閉青年,透過與狗醫生的接觸,能幫助上述不同類型的組群,讓他們踏出第一步,最終達到與人有普通交往。

解說會上,四名參與治療計劃的自閉學童在短短四堂的動物輔助治療,一個多月,改善效果顯著。透過與動物間的交流和適當專業訓練,四名學童就減少孤獨與抑鬱感覺、有機會去關懷照顧別人、建立自我形象、產生親密和安全感、改善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都得到進步及提升,並保持其持續性,將輔助治療的效果帶回家中。

狗醫生這一橋樑,好處是不會帶給學童任何壓力,所以容易與學童建立關係,從而進一步與其他人建立關係,學習親近、聆聽與交流,亦可改善及提升學童的自理能力,掌握簡單而清晰的指示,完成所需要的工作及改善行為問題。





澳門日報記者 關詠賢 報道 2011-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