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0日星期三

特別教學﹕導師上門 特殊訓練不再奔波


私人特殊幼兒綜合訓練服務導師Terri(左)。(林俊源攝)
【明報專訊】4歲的傑仔患有自閉症,每周要接受語言、感覺統合、特殊幼兒綜合訓練。從事文職的陳太,雖已聘請傭人照顧兒子,但每周要陪他前往不同的地方受訓,既舟車勞頓,時間分配亦感吃力。直至數月前,她認識了提供上門服務的特殊幼兒綜合訓練導師,從此傑仔便不會錯過6歲前的治療黃金期了。

以私人形式為傑仔提供上門特殊幼兒綜合訓練服務的導師孔施健(Terri),在澳洲及香港從事幼兒教育工作逾12年,是澳洲註冊幼稚園教師,並擁有學前教育學士學位,在澳洲社會服務機構負責特殊幼兒服務期間,認識到這類上門服務。她跟香港大部分特殊幼兒工作員一樣,具社會福利署註冊幼兒工作員(CCW)、教育統籌局註冊幼稚園教師(QKT)、幼兒教育高級文憑或證書(CE)及社署註冊特殊幼兒工作員(SCCW)資格。

一對一治療更彈性

回港後,Terri曾任職特殊幼兒訓練機構,其間不少家長反映需排期訓練,很容易錯過治療黃金期;當中不少孩子還有情緒問題,「有些家長不懂處理,認為帶小朋友出街麻煩。上門治療並不鼓勵孩子待在家中,反而是利用適當教具,助他們融入社會」。另有些個案屬「踩界」,即孩子未完全符合接受特殊訓練的條件,但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等問題,「這些小朋友沒有興趣班肯收,家長都很無助」。於是,Terri決定「拖着旅行箱」四處走,帶着各式各樣的訓練教具,「單對單訓練,比一般機構1位導師對6至7個學生,應該更直接幫到小朋友」。

當然,上門訓練有其限制,例如配套不及大型訓練中心齊全,Terri一切教具皆自己製作及蒐羅。此外,她提供的屬綜合訓練,如孩子需要特定和深層次的語言、感統訓練等,仍需到相關的專門機構。

注重家長溝通

採訪當日,Terri利用不同教具,為傑仔進行一系列不同範疇的訓練。短短半小時內,Terri已跟他單對單玩了四個遊戲。至中段,傑仔一度情緒不穩,她即時從後攬着傑仔,拍拍他胸口,慢慢數1至10,再拿出「小法寶」——百力滋,傑仔便乖乖回坐位繼續受訓。Terri解釋,傑仔專注力不足,因此訓練活動要安排得十分緊密。而每周一次的一小時訓練,她鼓勵媽媽從旁觀課,「訓練50分鐘,最後10分鐘我會向家長解釋當日訓練內容和目的。上門的好處,是我知道小朋友在家中有哪些行為問題,家長亦看到我如何處理。一小時的訓練並不足夠,我不會叫家長買玩具做治療,但會提供意見,教家長利用家中物件,平日勤於幫小朋友訓練,這樣才最有效」。


文﹕梁翠薇

編輯:李駿生

2013年2月13日星期三

專注力不足 多包容少責備

【明報專訊】有家長曾說﹕「我知道我的孩子專注力不足,但也不用做5、6小時功課吧?開學才兩個月,已經有3次遺失課本。無論提醒他多少次,換下的校服總是隨手一丟,從不放入污衣籃。和他在一起,每一刻都叫人生氣!每次電話響起,就擔心是老師來投訴他,很煩惱啊!」

相信不少育有專注力不足兒童的家長,都有以上的感覺。與這些孩子相處時,以下一些小技巧,可能有助家長減輕煩惱。

首先,專注力不足的孩子,通常對於規範或要求欠缺專注,即使提醒他多少次也會忘掉,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可考慮將你的要求,以「口號」的形式寫下來,並張貼在當眼處,有助提醒孩子記憶相關的要求。但要留意,不能張貼太多指示,否則孩子就會失去專注的重點,反而無效。

其次,家長要明白他們較易出亂子,被老師責駡更是家常便飯,所以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的自尊心較弱,甚至自暴自棄。因此,家長需接受他們的能力及對他們建立合理的要求準則,例如接受他字體較潦草、默寫一小段書要溫習兩三天等等,給予他們較寬鬆的時間及空間去完成目標,以重建個人信心。切忌以「蠢」、「差」或「無用」等字眼打擊他們;在欣賞他們時,多加稱讚及鼓勵,讓孩子重新振作,從而加強個人意志以對抗專注力不足的情况。

指示要簡潔有系統

另一方面,專注力不足的孩子,不擅於歸納或組織別人的要求,處事步驟及技巧混亂,因此,家長向他們作出指示時,留意要清晰簡潔及具有系統與步驟。例如要求他們「乖乖做功課」,是失效的要求。家長可以說﹕你的目標是現在開始,要在半小時內,鬧鐘響之前,抄好中文書第五課,留意1、不可抄錯字;2、 不可以在未抄完便離開座位。這樣,孩子就較容易明白家長的要求,才有能力去完成任務。

與專注力不足的孩子相處,需要無盡的耐性與愛,家長如能放輕一點要求,多一點體諒與包容,將能增加孩子改善的動機。

作者為聖基道兒童院 健苗軒服務督導主任

陳香君

2013年2月7日星期四

「教兒喜『閱』,寫意成長」小學學生家長培訓課程

喜閱寫意:賽馬會讀寫支援計劃
「教兒喜『閱』,寫意成長」小學學生家長培訓課程
日期:2013年 2 至 3月期間的星期六
時間:上午9時至正午12時 或 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
地點:新界 沙田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利黃瑤璧樓地下(G樓)1號演講廳(ELB LT1)
對象:全港小學學生的家長
費用:全免
查詢:3943-3754
備註:本年度課程只接受網上報名,場地座位有限,額滿即止。

2013年2月6日星期三

中國第一款自閉症家庭康復訓練儀

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孩子!這是眾多有自閉症孩子的父母內心
的掙扎和渴望。目前,全世界每
166名兒童中就有1名患自閉症,而中國內地自閉症兒童人數約為164萬人,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這就衍生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他們擁有完整的家庭,卻沒有幸福感可言,甚至每天都生活在壓抑和無奈之中。
“在很多國家,自閉症的患病機率已經超過了患兒童癌症、糖尿病及艾滋病三者的總和。自閉症最理想的康復訓練模式是'專業康復+家庭訓練'。”作為廣東首個自閉症防治中心的創辦人,中山三院鄒小兵教授如是說。

面對自閉症兒童,除了依靠專業機構,家長們也可以'自力更生'幫助自己的孩子走出困境,也讓自己擺脫痛苦!廣州康欣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歷經兩年多的探索研究和專業團隊的不懈努力,並經過近100個自閉症兒童試驗,終於成功開發出全中國第一款自閉症家庭康復教育系統“星樂園”——自閉症康復訓練儀。它的問世,填補了全國自閉症家庭康復教育的空白,必將大大提高家長引導孩子和孩子自我康復的能力,這是全國160多萬個自閉症孩子家庭的福音!

中國﹕北京讀寫困難助學計劃招募義工


蒲公英種子講師計劃是一項培訓義務講師團隊,並由義務講師團隊影響小區和學校家長的親子閱讀公益活動。

計劃培訓小學在校生家長和在校大學生,使他們成為合格的簽約義務講師,他們會免費獲得數次系統培訓,同時合格者開始在學校和小區,為家長們開展4個課時的“提倡親子閱讀,防止讀寫困難”的公益培訓。

義務講師團中,這部分人群已經是家長和即將成為家長的人,有效的親子閱讀法幫助他們成為優秀的家長和未來優秀的家長,通過影響家長影響孩子的一生。

 通過計劃的公益培訓項目和路展宣傳,讓公眾掌握有效實用的親子閱讀方法,重視兒童閱讀教育,改善親子關係,了解讀寫困難,理解和尊重讀寫困難兒童。

活動在北京城八區進行,主要場所在這些區的小學、小區、高等學校。

有意成為是項計劃的義務講師的義工,可以將報名資料發送至郵箱:Pugongyinglanglang@126.Com,不接受電話諮詢。

2013年2月5日星期二

中國﹕幼兒園公益課程

千千樹幼兒園公益課程是社會企業穀雨千千樹為基層幼兒園研發的一套公益性課程。課程具有經濟、實用、有效的特點,對師資和教學資源要求不高,老師容易教,孩子容易學。課程包括閱讀(聽閱讀、繪本閱讀、兒歌、動畫片)、音樂、數學、知識思維和科學、美術美勞、識字、拼音等。整套課程以閱讀為重點,把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兒童社會發展五大領域整合其中。

千千樹是誰

千千樹成立於2011年10月,是一家凝聚社會資源、以社會創新方式為中低收入家庭的兒童提供優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發展的社會企業。

千千樹產生的背景

社會背景

教育不公平是當今中國社會不公平最嚴重、最具長期影響的因素之一。優質教育資源流向高收入家庭,中低收入家庭無力支付。其中,早期教育和學前教育因為在義務教育之外,不公平的情況尤為嚴重和明顯。而目前,市場上也幾乎沒有適合中低收入家庭幼兒教育的課程和教材。

專業背景

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成立於2010年11月,是一家經民政部門批准成立的非公募基金會。樂平基金會提倡以社會企業家創新的精神和方法,推動社會投資和社會企業發展,讓服務惠及窮人,為低收入群體創造公平發展機會。

小橡樹幼兒園是北京市一所創辦十幾年的幼兒園,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實踐經驗和專業團隊,也有為低收入人群服務的意願和社會理想。

樂平基金會、小橡樹幼兒園都有共同追求和各自優勢,在二者和幾位關注早教教育公平的專家的一致推動下建立了社會企業穀雨千千樹教育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