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3日星期三

專注力不足 多包容少責備

【明報專訊】有家長曾說﹕「我知道我的孩子專注力不足,但也不用做5、6小時功課吧?開學才兩個月,已經有3次遺失課本。無論提醒他多少次,換下的校服總是隨手一丟,從不放入污衣籃。和他在一起,每一刻都叫人生氣!每次電話響起,就擔心是老師來投訴他,很煩惱啊!」

相信不少育有專注力不足兒童的家長,都有以上的感覺。與這些孩子相處時,以下一些小技巧,可能有助家長減輕煩惱。

首先,專注力不足的孩子,通常對於規範或要求欠缺專注,即使提醒他多少次也會忘掉,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可考慮將你的要求,以「口號」的形式寫下來,並張貼在當眼處,有助提醒孩子記憶相關的要求。但要留意,不能張貼太多指示,否則孩子就會失去專注的重點,反而無效。

其次,家長要明白他們較易出亂子,被老師責駡更是家常便飯,所以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的自尊心較弱,甚至自暴自棄。因此,家長需接受他們的能力及對他們建立合理的要求準則,例如接受他字體較潦草、默寫一小段書要溫習兩三天等等,給予他們較寬鬆的時間及空間去完成目標,以重建個人信心。切忌以「蠢」、「差」或「無用」等字眼打擊他們;在欣賞他們時,多加稱讚及鼓勵,讓孩子重新振作,從而加強個人意志以對抗專注力不足的情况。

指示要簡潔有系統

另一方面,專注力不足的孩子,不擅於歸納或組織別人的要求,處事步驟及技巧混亂,因此,家長向他們作出指示時,留意要清晰簡潔及具有系統與步驟。例如要求他們「乖乖做功課」,是失效的要求。家長可以說﹕你的目標是現在開始,要在半小時內,鬧鐘響之前,抄好中文書第五課,留意1、不可抄錯字;2、 不可以在未抄完便離開座位。這樣,孩子就較容易明白家長的要求,才有能力去完成任務。

與專注力不足的孩子相處,需要無盡的耐性與愛,家長如能放輕一點要求,多一點體諒與包容,將能增加孩子改善的動機。

作者為聖基道兒童院 健苗軒服務督導主任

陳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