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

學習音樂有助訓練右腦,粵曲是其中一個法門。...周雲


我的好朋友黃克先生,有一個十三歲的兒子小光,相當聰明活潑,但是,在學校就是不留心聽書,語文科目不合格。黃克認為語文不佳影響前途。事實上,現在許多專業人士,包括會計師和律師,如要業務成功,都需要從小就培養良好的記憶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若文科的基礎不好,表達能力差,將來要書寫計劃書、公司年報、訴訟文件和辯詞方面也有困難,很難在專業方面取得良好成績。去年,香港文化藝術基金組織暑假赴穗粵曲學習班,追隨廣東名伶學唱粵曲,連續五天封閉式訓練,家長可以陪同參加。黃克抱帶兒子去開開眼界的心情,報名參加了。

出發之前,黃克收到了一本小手冊,裡面羅列了許多學習班的規定:不能外出,要依時依候睡覺和吃飯,吃飯要講禮貌,端起碗要叫「老師吃飯」,早晨要叫「老師早晨」。黃克特別請主辦單位把兒子與另一導師同住一房,以培養兒子的自理能力。結果五天的學習班,使小光在待人接物方面進步很大,不再害羞,有自信心,願意和陌生人打招呼,喜歡群體生活。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唱粵曲,他懂得了中國文字和音韻之間的關係,對於一些較長文章的掌握和背誦能力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他回來之後,喜歡唱粵曲卡拉OK,認識了不少新字和深字,也開始對中文科目產生興趣,作文的分數大大提高。原來,中文是方塊字,筆劃很多,很多文字的發音和字的形象沒有連繫,不少小孩子對於中文的形象記不牢,對發音也記不清楚,要把兩者聯繫起來更加困難了。由於畏難情緒,從小學起對於語文就有抗拒的情緒,結果上課不用心,程度一路追不上,差距愈來愈大。說得具體一點,就是每年都有欠賬,愈欠愈多,中學一年級,語文水平僅小學四年級而已。

唱粵曲的好處,就是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具體的圖像,而且用音樂的形式串連起來,每一句都押韻,唱起來跟音樂記憶,相當容易。將近一千字的曲詞,一兩天就記牢了,可以背誦出來,什麼意思也弄清楚了。唱曲使文字和讀音互相聯繫,更加是鍛煉記憶和背誦的好幫手。在眾多劇種之中,由於廣東保留了更多的古代文字和古代讀音,粵曲的曲詞更加接近古代的散文和詩詞,而且押韻,曲詞文字相當精練優雅,表達力強,如詩詞一樣高低抑揚,如圖畫般立體,色彩豐富,鏗鏘婉轉兼而有之,文采非凡。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唔識吟詩也會偷」,熟唱粵曲三十首,唔識作文也會偷。不少小學生通過學唱粵曲,開始熱愛語文科,專注能力、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因為粵曲有許多關於人物的心情、環境描寫的字句,學唱的過程,記熟了曲詞,也提高了表達自己思想感情、陳述環境事物的能力。在粵劇學校,很重視站功、亮相,你一站出來,就要給人家一個鮮明形象,你就樹立「人人都把視線盯你」的觀念,你就要善於表達自己。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知道待人接物的時候,真的像站出來唱曲一樣,絕對沒有僥倖,你得要事先準備好,計劃好,練習好了,就可以應付各種場面。所以,這樣的鍛煉啟發了他們,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想一想,認真一些,注意一些,準備好一些,你就能把未曾做過的事情做好。

唱曲也是左腦、右腦記憶細胞的鍛煉,習慣了,你的記憶基因也調動起來,像鏽了的金屬被打磨一樣,熠熠生輝,過去記憶力差,現在靈光一閃,很易就記住新東西。人類的左腦和右腦的功能是完全不同的。外國的科學家認為,人的左腦掌管記憶、體驗、感知、歸納,其中的語言區負責學習和記憶語言。右腦負責圖形辨識、空間知覺、容貌識別、身體左側及視覺空間的合一、路徑探索能力、視覺結果、音樂的感覺、心像的記憶和組合等等。右腦是將收到的訊息以圖像處理,瞬間即可處理完畢,因此能夠把大量的資訊一併處理(心算、速讀等即為右腦處理資訊的表現方式)。一般人右腦的五感都受到左腦理性的控制與壓抑,因此未有開發和調動潛在的本能。然而懂得活用右腦的人,聽音就可以辨色,或者浮現圖像、聞到味道等。唱粵曲聽音,可以辨出字型、筆劃,更可以出現一幕幕故事場景,很輕易把大段文字記憶下來。心理學家稱這種情形為「共感」,這就是右腦的潛能。如果讓右腦大量記憶,右腦會對這些訊息自動加工處理,並衍生出創造性的訊息。也就是說,右腦具有自主性,能夠發揮獨特的想像力,把創意圖像化,同時具有做為一個故事述說者的卓越功能。右腦細胞的記憶庫空間比左腦大幾萬倍,唱粵曲,是打開右腦記憶庫的鎖匙,也是打開創新能力的鎖匙。如果是左腦的話,無論是你如何的絞盡腦汁,都有它的極限。但是右腦的記憶力只要和思考力一結合,就能夠和不靠語言的前語言性純粹思考、圖像思考連結,而獨創性的構想就會神奇地被引發出來。

外國讀寫障礙的兒童往往是左腦的語言區出了問題。但是中國小孩中文的讀寫障礙可能除了左腦外,右腦的圖像區也有障礙,糾正方法是加強右腦音樂功能與心圖區的聯繫和反覆刺激。最近內地和香港的科學家發現,中國的文字是方塊字,有不同的形狀,中國的小孩子學習中文的時候,不僅僅使用左腦語言區,而且需要右腦對方塊字進行識別和記憶,然後傳遞到左腦語言區,訊息通過胼胝體只有一或二毫秒的時間,平常左、右腦半球的訊息快速熱烈地交換,腦的成長是同步並進的,不可能只開發某個半腦。港大的醫學專家發現,長期的基因進化,中國人的語言記憶區的位置和外國人的不同,其位置在左腦的「中回」位區,這部分的細胞特別發達,能夠迅速地感應到右腦傳遞過來的訊息並且記憶起來。

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因左腦中風受傷,出現失語情況的中風康復者,雖不能說出完整的句子,但當把句子加入音樂及韻律,引導康復者唱出來,卻完全沒有問題,例如康復者無法讀出生日歌的詞句,卻可完整地將生日歌唱出,若長時間接受唱歌訓練,患者的語言能力可以逐步恢復。研究人員暫時未能確定語言與唱歌之間的關係,估計唱歌可開啟未受損右腦的語言功能。康復者在接受長達數年的訓練後,語言能力幾乎可回復至中風前。為了確定此治療方法如何發揮作用,研究人員稍後會配合腦部掃描檢查,了解治療如何影響右腦功能的理據。

所以小學生透過唱粵曲而學習中國文字,可開發出一個記憶的新領域,幫助右腦更好地運用音樂區,然後刺激左腦語言區,大大提高了記憶能力和表達能力。

古代的印度,僧人通過了梵唄韻律去背誦冗長的經文,幾十萬文字的經文很容易牢牢記住。中國古代詩人和騷人墨客,也是用吟詠的方式去記憶四書五經和唐詩宋詞。現在,在美英的大學,凡是需要記憶、綜合、分析、計算的電腦、物理、天文、數學系,中國和印度的學生成就都比白人學生出色,顯出了天賦能力。例如錢學森從小就學習音樂和戲曲,長大了從事空間科學研究,成就斐然。現在香港有不少學校不斷進行考試,篩選學生,不重視中文科,不允許學生背書,也不設中文歷史課,更不提倡朗誦和唱歌,扼殺和浪費了不少有潛質的人才。

小孩有讀寫困難、記憶障礙的,要多訓練右腦,也是一個改進讀寫能力的好方法。如果家長希望子女能夠有良好的中文寫作能力、記憶力和分析力,不妨鼓勵孩子在十歲以前學唱粵曲。

文匯網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