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星期二

傳媒報導 : 同一天空 - 蔡海偉 照顧有學習障礙的學童


遇到孩子抄手冊亂七八糟、默書、認字、串字,怎學也學不會,家長和老師很多時會暴跳如雷,以為孩子是懶是蠢。其實,這可能是讀寫障礙的表徵。

香港學童中,約有10%有不同程度的學習障礙,當中以讀寫障礙最為普遍,佔所有學習障礙的八成以上。讀寫障礙屬先天腦神經障礙,學童智力沒有問題, 寫字可能經常左右調轉、顛倒、跳行跳字,在認字、默字、串字,甚至閱讀理解上有困難。由於他們的徵狀不如其他特殊學習障礙情況般明顯,又很少能表達出來, 故很多時不被人所理解。

讀寫障礙孩子在學習上面對困難,盡早為他們識別尤其重要。現時,教育局為小學提供甄別工具,老師作初步評估後,再由教育心理學家為學生跟進,惟本港 只有約130位教育心理學家,而中小學生則有近80萬名,令評估及跟進工作輪候需時。至於輪候衞生署兒童體能及智力測驗中心的評估服務,一般要花上一至兩 年不等。

為免錯失子女治療黃金期,不少家長選擇前往私人機構進行評估,然而費用高昂,一般需6,500元以上,且服務良莠不齊,部分評估報告更未能切合教育 局標準。若要為子女報讀相關的訓練課程/工作坊,每小時也至少250元,約見相關專家的費用就更昂貴,一般較有能力的家庭已難應付,更遑論基層家庭。

政府必須盡早從多方面檢視教育及社會服務,為學校提供適切支援,例如增設常額融合教育課程主任職位;確保撥出的資源,以至支援政策能到位協助不同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避免他們在成長歷程中因被誤解而充滿挫敗感,影響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