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星期三

由正向行為支援( PBS) 觀點 建立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適當行為

  

廷(化名)是國小三年級的情緒行為障礙學生。教師常常一進教室,便聽見他不斷的怒吼:「我才不要來這裡,我最討厭這裡,我要炸掉這裡……」

  情障生的行為問題,常來自本身維持注意力和動機的困難,不易抑制衝動。情障生常難以表現出自己所知道的道德規範或行為,以致教師因其「言行不一」感到無奈。

  情障生在行為上的表現常是「不能」,而非「不為」。因此,儘管藥物治療是改善兒童的注意力或過動的有效方法,但最好還是兼用多元的處置方式。

  教學者在發展有系統的行為支持方案前,可以試著聚焦在「如何教導適當的行為」,而非消極的「該如何阻止問題行為」,以逐步提升情障生在校的學習適應。因應策略,建議如下:

應教導學生運用自我管理策略

  為提升情障生的班級適應能力,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自我管理策略,例如:目標語設定(如:「我的字要寫整齊」),自我監控與自我提示(如:「上課時我要坐好」),透過教師的教導或同儕的提示,可幫助學生了解在情境中需要具備的合宜行為。

應讓他人有心理準備

  教師應考量班級中的其他同學,是否了解如何協助情障生表現適當行為。因此,教師除了教導情障生替代行為問題的適當行為外(如:當想要請老師幫忙時,以舉手代替敲打桌面),也要儘早在支持過程中納入同儕協助的部分。

  透過同儕正向行為的示範、互動協助和教導同儕回應實際行為問題發生的狀況(如:當情障生敲打桌面時,同儕可以提醒他:「你要舉手」),共同協助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學習與適應班級生活。

應認知行為的訓練

  情障生由於社會認知的能力較弱,以致在人際關係表現上容易顯得較緊張,所以教學上須配合認知行為方面的訓練,如:問題解決的技巧,生氣時的情緒處理,社會技能和放鬆訓練等。

應重視因環境改變帶來的影響

  當情緒行為障礙學生面對生活中突發的壓力事件(如:父母離異)或原本學習環境的改變(如:國小畢業、進入國中階段),可能會擾亂學生原本在校生活的適應節奏。

  因此,教學者應敏銳觀察情障生所處環境的變動,提前為個案規畫心理和學習適應的轉銜課程,以協助調適。

  目前在倡導融合教育安置的趨勢下,大都將情障生納入普通班級。結合班級導師、同儕和行政支援的合作,逐步建立情障生合適的行為,將有助於他們漸入佳境。

文/林桂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