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5日星期一

缺乏資優政策 不利人才培養

9歲的資優男童沈詩鈞昨獲浸大數學系取錄,修讀一個五年制學士及碩士課程,成為全港最年輕大學生。在其他三所大學認為難以確保沈詩鈞能全面應付大學課程而拒絕正式取錄的情況下,浸會大學「敢為天下先」,雖然創下香港紀錄,卻在社會上引起不少議論。

近年來多位資優學童相繼獲得大學破格取錄,顯示資優教育受到重視,固然是一件好事。不過,香港缺乏資優教育的經驗和配套政策,應該重視參考和吸收先進國家和地區培養資優學童的經驗,制訂完善的資優教育政策,令學校有所遵循,避免重複其他地區在資優教育方面所走過的彎路。如果資優教育缺乏科學化的規範和管理,而由各個學校自行其是,互相攀比,甚至將收取資優學童作為提升學校名氣的一種手段,則不僅浪費社會資源,而且扭曲資優教育的意義,不利資優學童的健康成長。

這次除浸大外,沈詩鈞的家長亦分別向港大、中大、科大提交了入學申請。不過,其他大學在綜合考慮沈詩鈞的情況後,只同意錄取詩鈞作「附讀生」。唯有浸大獨排眾議,不僅錄取入讀學位課程,更安排修讀碩士課程。這涉及常規中文、英文課程的編排,也涉及艱深的大學數學專業的傳授,更涉及對兒童心理輔導、情商培養的師資統籌,所投入的教育成本與資源非輕。浸大還須用自己的行動來回應社會的期盼。

應該看到,資優學童雖然在學習上有突出的資質,但在心理生理方面依然是一個小童,心智仍未成熟。沈詩鈞昨日在記者會上的表現,就充分顯示其童稚的一面。升讀大學後,既要應付沉重的功課壓力,又要面對比小學複雜得多的人際關係,這對於一個9歲的小童來說,確實不易。錄取資優學童的大學,除了重視學業成績之外,更應關注資優學童的心理健康情況,不時提供輔導。

這次各大學對於沈詩鈞申請入學的不同態度和做法,說明現時大學招收資優學童,缺乏一套科學規範的政策指引。其實,海外很多地方早已訂出一套完整資優教育政策,內地亦在1978年開始推行超常教育。相較之下,本港現時仍處於探索階段,教育局在上年才開始著手草擬指引,提示學校如何培育及識別資優學生。政府應多借鑑外地的成熟經驗,透過完善本港的資優政策,讓各院校能夠在清晰的政策指引下,對資優學生進行判別和培養的工作。(文匯社評)

*來源:文匯報 24/8/2008
http://paper.wenweipo.com/2007/08/24/WW0708240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