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慧平教授 記者:嚴敏慧 |
小朋友寫字經常左右調轉或跳行均為讀寫障礙病徵。理工大學專家指,不少讀寫障礙患者到小三至小四,學業追不上才會求助,但此病其實越早發現治療能越早克服,建議家長可讓子女在幼稚園階段多用筆,不一定是學寫字,圈圈畫畫或胡亂塗鴉亦可有助發現書寫異常問題。 讀寫障礙是常見學習障礙之一,研究估計本港讀寫障礙發病率約為9.7%至12%,6.2%至8.7%學童屬輕度讀寫障礙,中等程度讀寫障礙約有2.2%至2.3%,嚴重則有約1.3%至1.6%。政府統計處去年數字則顯示,本港有17.7萬名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童。
患者易寫字漏筆
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教授李曾慧平表示,讀寫障礙成因至今未有定論,但與操作語音有缺陷、急速聽覺處理及視覺障礙有關。學習中文會令讀寫障礙病童更感困難,例如容易出現漏筆、字體大小不一等問題,「所以寫錯字抄10次其實冇用,因為係視覺、手眼問題」。
李曾慧平表示,大部份患者於小三、小四發現問題,通常是因為成績追不上,「父母更多時以為係偷懶、冇心機」,最後發現是有讀寫障礙,幸可透過職業治療,訓練手眼協調、視覺追蹤功能等。惟若中學才發現,能改善的空間不會太多,有需要透過評估,決定是否需在公開考試等,額外加時等特殊安排。
李曾慧平稱,近年的研究均證實,讀寫障礙若能從小介入,能改善的會更多,「幼稚園時字母倒轉,繼續大個,就會變成個字倒轉」。她指曾有個案讀幼稚園名校,但到K2已出現問題,因為小朋友「坐唔定」,加上寫功課很差,「大小字好嚴重,家長見唔靚就擦晒重做,結果做功課做到夜晚11點」。後來接受評估,才發現有讀寫障礙。
幸好問題及早發現,家長安排改讀一間有配合特殊學生需要的小學配合治療,成績雖未算優異,但組織、語言能力已大有改善,14歲時前往澳洲升學,現已大學畢業。李曾慧平建議家長可讓子女在幼園階段多用筆,「唔一定係寫字,圈圈畫畫都得」,提早鍛煉用筆,亦可盡早發現書寫異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