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學校建設力度空前。國家組織實施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學校建設項目,中央累計投入近72億元,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新建、改擴建1182所特教學校。一所所嶄新的特教學校在中西部拔地而起,30萬人口以上且殘疾孩子較多的縣都有了一所自己的特教學校,圓了一大批殘疾孩子的入學夢。
二是經費保障力度空前。中央特殊教育補助經費從每年1500萬元提高到4.1億元,使特殊教育辦學條件可以持續得到改善,不斷為殘疾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從平均200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相當於普通學校的6倍多,有效保障了學校教育教學的特殊需要。
三是融合教育支持力度空前。為讓更多的殘疾孩子與普通孩子在一起學習,更好地培養他們將來融入社會的能力。重點採取三項措施強力支持融合教育。一是在普通學校建立資源教室,專門為殘疾學生提供特殊的教學和康復設備。二是根據普通學校招收殘疾學生的人數,參照特教學校的標準撥付公用經費,使普通學校有更多的財力為殘疾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三是在特教學校創新推出“雙學籍”,使殘疾學生同時具有特教學校和一所普通學校的學籍,可以定期與普通學校的學生一起學習、生活。
但是,特殊教育仍然是各級各類教育中的短板,總體水平不高,發展還不平衡,困難和問題還很多。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一次提出要“辦好特殊教育”。 “十三五”期間,我們的總體考慮是:在“好”字上做文章,在“好”字上下功夫,使特殊教育體系更加完善,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殘疾學生融入社會的能力持續提高。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精準施策,提升普及程度。重中之重是普及義務教育,關鍵舉措是落實好“一人一案”。最近幾年,我們會同中國殘聯對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進行實名登記。結果顯示:近70%屬於重度殘疾,80%左右在農村,孤獨症和多重殘疾的比例也在增加。在“十三五”期間,要以縣為單位建立台賬,任務到校、責任到人,視殘疾程度選擇特教學校就讀、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為更多孩子提供合適的受教育條件,實現零拒絕、全覆蓋。
二是加大投入,增強保障能力。關鍵是確保長效機制全面落地,重點是考慮基層特教學校和殘疾學生的實際,抓好兩件事。第一,繼續增加特教學校生均公用經費,2016年將最低標準提高到6000元,達到普通學校的8倍左右。第二,全面加大對殘疾學生的資助力度。按照規劃綱要要求,“十三五”期間實現高中階段免費,使殘疾學生的免費教育達到12年。完善殘疾學生資助體系,對學前教育階段、高等教育階段的殘疾學生優先進行資助。
三是健全標準,提高教育質量。衡量特殊教育質量,主要是看是否注重了殘疾學生的潛能開發和功能補償,是否提高了殘疾學生融入社會的能力。提高教育質量,關鍵是要建立健全一套能夠反映這一特點的國家課程標準,與普通學校課程改革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制定標準時,一方面要使培養目標、課程內容、教育評價更加科學規範,另一方面要能夠符合殘疾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適應他們的特殊需要。根據課程標準,組織編寫一整套覆蓋所有學科的新教材,讓殘疾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樣,能夠同步接受新的思想和理念,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