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9日星期五

組詞遊戲提升兒童閱讀能力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的研究發現,一些兒童喜愛的遊戲,如詞語接龍(今天—天氣—氣溫—溫習)不但富趣味性,而且能為兒童的中文閱讀能力奠下良好基礎。若家長在這些遊戲中強調單字在語言的組合方式,並教導小朋友分辨不同詞語中相同的單字,如籃球、足球、排球的「球」,和不同詞語中同音異義的單字,如書包的「書」與舒服的「舒」,將有助小朋友的早期詞語發展及日後的閱讀發展。
辦語文能力訓練 中大證有效
 中大心理學系博士研究生周彥玲及發展心理學教授Catherine McBride-Chang與數間幼稚園合作,推行一項為期約10星期的語文能力訓練計劃,讓幼稚園老師學習運用各種有關單字合併、同音字或語音意識的遊戲,提升兒童的中文字詞閱讀技巧。在計劃推行的最後5星期,老師把遊戲裡的詞語跟相應的文字結合,讓幼童認識口語如何轉變成書面語。
 結果顯示,相比控制組中沒有接受任何訓練或只接受了數學訓練的兒童,曾接受詞素組合訓練的兒童在詞語閱讀上的表現有顯著進步。他們的詞彙運用技巧也有相當改進。跟控制組比較,接受同音字辨別訓練的兒童在詞彙知識上的表現最佳。而接受語音技巧訓練的兒童無論在閱讀或詞彙知識上,均沒有明顯進步。
漢字音義並重 與英語學習不同
 研究人員指出,這結果跟兒童學習英語的研究完全不同。一般而言,語音意識訓練對說英語的兒童的成效最好,因為兒童學會把說話的發音連結到表音符號系統的字母上。透過這種學習模式,兒童便能更有效識別詞語。不過,對於中文而言,只著重漢字的發音,遠遠不及發音和字義兩者並重有效。
 研究人員又指,語言遊戲的成功在於著重教導兒童如何合理地組合中文詞素,從而得出有意義的詞彙,例如「大狗」、「小狗」或「黑狗」在中文裡都是有意義的。相反,「狗大」、「狗小」和「狗黑」則在中文裡說不通。
 一旦兒童透過口語明白了詞組結合的方式,閱讀詞彙時,將更容易識別出每個單字的合適位置。有關研究將於《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期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