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15日星期四

4Q親子錦囊家長講座系列2009

香港教育學院十五周年家庭與學校合作活動以「家校結伴」為主題。2008年11月舉辦的「家校結伴高峰會2008」,從宏觀的角度探討香港家庭與學校結為夥伴的前景與路向。2009年,香港教育學院(教院)、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及各區家長教師會聯會繼續手合作,合辦「4Q親子錦囊家長講座系列2009」,培育孩子4Q(智力商數(IQ)、情緒商數(EQ)、逆境商數(AQ)及管理商數(MQ)),為兒童的學習與發展締造更有利的條件,促進親子溝通、建構和諧家庭及發展正向思維。 「4Q親子錦囊」共有四場講座,於2009年2月至5月在香港、九龍、新界東及新界西四個地區舉行。l 第一場講座定於2月12日(星期四)晚上6時半至8時半假皇仁書院舉行,教院副校長(研究與發展)鄭燕祥教授將以「孩子未來的挑戰:在全球化中飛翔」為題,介紹及分析二十一世紀教育的趨勢,探討切合孩子教育及家庭學校結伴的方法。l 第二場講座定於3月27日(星期五)晚上6時半至8時半假東華三院冼次雲小學舉行,由教院協理副校長(課程發展)林智中教授以「學得好:給家長的小貼士」為題,講解智力商數(IQ)及與家長分享有效學習的方法。講座費用全免,兩場講座現正接受報名,凡出席講座的老師,可計算在教師培訓時數內。歡迎家長、老師、校長、家校協作者、社工及有興趣的人士參加。 詳情:宣傳海報網址:www.ied.edu.hk/15a 報名:www.ied.edu.hk/15a/parent.html查詢:馬雪兒小姐(電話:2948 6051;電郵:msyma@ied.edu.hk)

2009年1月11日星期日

2009 幼兒選校廣角鏡(港島)


「幼稚園,你好嗎?」教育局首席督學(幼稚園)楊馮慧懿幼稚園是幼兒從家庭正式踏入群體生活的開始。雖然只有短短三年時間,但已能為兒童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家長經常會問:「那一所幼稚園最好?」「是不是學費越貴越好?」「這一家的功課多,程度較深,早一點適應,升小學時是不是比較有利?」不少家長對「名牌」或收費較貴的幼稚園趨之若鶩。但學費最貴的幼稚園未必是最好的,你會如何訂定幼稚園的質素呢?如何入手研究不同幼稚園的特色與教學質素呢?本學年,學前教育學券計劃開始推行,家長可透過以下途徑,為子女選擇最適合的幼稚園。參考幼稚園概覽教育局及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今年七月在網上發布二○○六/○七學年《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概覽》的更新版,家長可以參考各幼稚園的基本資料,包括該校是否接受學券、師資、師生比例、學費與各類型開支所佔比例,以及員工培訓與專業發展等,作為初步了解各幼稚園的基礎。(概覽網上版可瀏覽以下網址) 實地參觀與家長口碑一所擁有清晰的辦學宗旨和教育理想,朝氣勃勃、氣氛和諧、愉快的幼稚園,想必很吸引吧!家長除了參考學校提供的資料,親身前往視察是評估幼稚園的好方法;還可以向其他家長打聽,從口碑了解有關幼稚園的管理與文化。學校的環境與設施幼兒入學後,最少有半天是逗留在學校的。校舍是否衞生、安全,是否有充足的活動空間等,都是重點觀察項目。幼稚園的環境、佈置與設施,皆會影響孩子認識周遭事物的興趣。要知道校舍的環境,進去看看便會清楚;還要注意其教學工具是否足夠,是否容易讓學生接觸到。教師是教學質素的關鍵孩子上學時,最常照顧與影響他們的便是教師。教師除了要有愛心、耐性,還要懂得引導兒童,啟發他們的創意,培養良好的學習及生活習慣。這樣,幼兒就能容易適應學園生活,迅速融入學校這群體。在選擇幼稚園時,家長要留意老師是否和藹可親?教學上能否刺激孩子思維,誘導他們探索,讓孩子掌握正確的觀念與知識?家長可帶同孩子參觀學校,接觸教師,看看孩子是否喜歡那裡的環境。良好的家校合作要孩子在幼稚園好好學習,學校與家長必須建立合作夥伴的關係。理想的學校透明度高,著重與家長有密切溝通,歡迎家長觀看兒童上課,輕易地與校長或教師接觸。聽聽家長對校方舉辦親子活動、家長會、講座、工作坊等的口碑,便知一二。另外,德育與公民教育對剛從家庭踏入群體社會的幼兒十分重要,家長可留意幼稚園是否注重這方面的培育。家長選校,要多花時間搜集資料,多下功夫研究。各位想親身聽聽專家的意見嗎?機會就在眼前!本局將在九月廿九日起,舉行三場「幼兒選校廣角鏡」家長講座,讓家長更明白優質幼兒教育、親職智慧及優秀幼稚園應具備的質素,從而為子女選取合適的幼稚園。有關講座詳情及報名方法,請參閱本電子專遞「提提您」一欄,及瀏覽以下網址:(http://www.edb.gov.hk/parentstalks)

英業小學「如何運用遊戲促進孩子學習興趣」家長講座

潘博士向家長講解如何運用遊戲促進孩子學習興趣
日 期:2009年1月10日(星期六)
地 點:英業小學

讀 寫 障 礙 童 不 獲 家 長 理 解

讀寫障礙的問題愈來愈受重視,但仍有不少港人對此存有誤解。香港賽馬慈善信託基金於三年前撥出一億五千三百七十萬港元,協助患有讀寫障礙的中小學生,至今已有逾一千名中小學生受惠。有學生表示,參加計畫後中文成績雖然有進步,但其父母不相信她患有讀寫障礙,更責罵她因懶散才令成績欠佳。

香港扶幼會於○六年開始,跟馬會合作於中學推行「喜閱寫意︰讀寫支援計畫」,為患有讀寫障礙的初中生提供輔助教材,並每周派員到學校為學生提供輔助課程,協助學生掌握基礎的閱讀及寫作知識。全港現有逾一百名來自七所中學的學生參與計畫。


葵涌循道中學中二生黃家慧於中一入學時被教師發現患有讀寫障礙,獲安排入讀輔助班。她指,經常在考試時因忘記中文字的筆畫,阻礙書寫速度,令每次考試均有一半問題留白,中一中文科考試僅得二十多分。


她指,輔助班老師通過遊戲,令她掌握記部首及認字的方法,中文成績大有進步,「上次測驗獲得四十七分,雖然不及格但已有進步。」不過黃家慧透露,父母至今仍不相信她患有讀寫障礙,並指她平日唱粵曲、背誦曲譜也沒問題,認定她成績欠佳只是懶散所致。


計畫總監陳秀慧呼籲,家長應盡早重視有關學習障礙問題,及早為子女尋找輔導。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

讀寫支援今年中學廣泛推

















圖:黃家慧(左)和盤偉琴於一年多前參加讀寫支援計劃,兩人成績均有明顯進步(本報攝)



本港在○七學年約有一成四,即五千四百三十四名小一學生被評估為有輕微學習困難,包括讀寫障礙和專注力弱等問題。由香港賽馬會推行的讀寫支援計劃今年踏入第三年,在過去兩年參加計劃人數已逾一千名小學生和一百名中學生。今年七月,香港扶幼會將向全港逾四百五十所中學派發教材套,以協助老師識別及輔導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本報記者 李盛芝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一億五千萬元,於○六年推出為期五年的「喜閱寫意:賽馬會讀寫支援計劃」,服務幼兒至中學生。由香港大學領導,除教統局(教育局前身)外,香港中文大學、協康會和香港扶幼會亦協助計劃發展。計劃主要研究識別讀寫障礙學生的評估工具、發展小學校本支援模式、研製中學中文學習教材等,以協助他們輔導有特殊學習困難學生。

就讀葵涌循道中學中二級的盤偉琴,在小學已發現有學習困難,可惜家人對此認知不深,誤以為她懶惰而影響學業成績,所以延誤了接受輔導的時間。「小學時作文成績僅僅及格,參加了讀寫支援計劃兩年,現時的作文成績已比及格分數線高出二十分。」

盤偉琴坦言,曾因為功課太繁多,又不懂字詞的默寫,試過「罷做」功課。但經過老師一年多的指導,偉琴得到家人的體諒的同時,成績有顯著的進步,由入學時全級排名五十以外,上升至現時全級第十九名。

同級的黃家慧亦是有學習困難,容易對部首混淆,甚至在看書時感到暈眩。「小五開始,已參與粵曲的訓練,背讀對白可以朗朗上口,但說到默寫字詞,我便一竅不通。」她表示,老師教導用圖像去記部首,如「手」部,會立即聯想到「打人」的動作,這個方法令中文測驗成績,在短短一年內跳升二十多分。

香港扶幼會教學助理繆汝霞,負責教導循道中學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她表示,學生本質不差,他們只是有先天缺憾,加上學習反應很快,一年多時間,學業上已經有驚人進步。

循道中學校長黃兆雄說,第三年參加賽馬會的讀寫支援計劃,學習困難的學生均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教導,加上教育局發放資源協助學生,令他們的成績、品行都有顯著改善。

香港扶幼會教育心理學家陳秀慧表示,讀寫支援計劃開始至今,參加人數已逾一千名小學生和一百名中學生,當中有不少學生在記字、默寫、創意空間等方面已有明顯的進步。為了讓更多學校及早識別及輔導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扶幼會將於今年七月向全港逾四百五十所中學,派發中一教材套,光碟內容包括教案、簡報、評估工具。


*來源:大公報2009-1-10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9/01/10/JX-1016590.htm

2009年1月2日星期五

常 識 豐 富 潛 能 突 出   天 才 皆 愛 尋 根 究 柢

近日本港先後爆出兩名年僅九歲及十四歲的資優生,成為各大專院校爭奪目標,更成為全城談論的話題。在全球人才爭奪白熱化,每個城市各出奇謀,吸納外地人才,但卻往往忽視本地資優兒童。特首施政報告去年提出,政府及商界共斥資二億元籌建資優育學院,但其實一直在煲「無米粥」。反觀台灣、新加坡及內地,在七十、八十年代已有一套完整天才培訓政策。據非正式統計,全港最少有二萬名天才被扼殺,育學家炮轟「本港政策太慢,難與其他地區競爭。」政府在九十年代曾推出《第四號報告書》,表明銳意培養天才兒童,但至今十七年仍未見積極推行。於○一年推出《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雷聲大雨點小,效果毫不顯著,曾蔭權去年施政報告中立即斥資二億元籌建資優育學院,專門培訓十至十八歲的資優生,但至今仍未見落實推展,香港的天才就此被眼白白地糟蹋。事實上,本港資優政策既慢且不夠深入,前育署馮漢柱資優育中心課程發展主任謝清美指出,九○年推出《第四號報告書》後,十年內受惠的資優生只有約一千名,這與原本估計全港至少有二萬名資優兒童的數字相差甚遠,其實已有大量的天才學童錯失被栽培的良機。至於○一年所推出的計劃,亦側重校本培訓。其實,在目前的育制度下,師沉重的工作量,真難以期望他們可向資優生提供高質素的訓練。 新加坡強化思維培訓反觀鄰近競爭城市,台灣早於一九七三年開展資優育,新加坡亦於八四年推行,甚至內地自七八年成立第一個超常育實驗班,資優育在內地被稱為超常育亦有二十九年的歷史。又以新加坡為例,過去資優培訓側重於學術層面,但近年亦提出深化培訓,強化學童的思維,並非像本港仍停留在蜻蜓點水式的培訓班層面。陳太(化名)的十一歲兒子是資優生,但她卻大吐苦水,她說兒子嘉輝(化名)自小比同齡的小朋友聰明,智商高達135,小一已經具有小三學生的程度。就讀幼稚園時,嘉輝能以流利英語與外國人溝通,小一便能自行閱讀多本世界名著,功課均能應付自如,凡是與創作及記憶有關的習作,都高人一等。由於嘉輝感到課程太淺,缺乏興趣,令老師感到不滿。陳太表示,曾為嘉輝測試智商的醫生指出,嘉輝的智商超出常人,屬於資優兒童,他的潛能恍如一台空白的電腦,若能配合適當訓練,定會進步神速。陳太慨嘆,「我唔識,學校又無佢課程,佢能力最強時間已經過,快將小學畢業,一切都遲啦,白白糟蹋個仔才華。」 叛逆資優童每被忽略政府的資優學院雖將於年底開辦,但資優兒童家長會會長林潤富表示,專門培訓十至十八歲的資優生,對天分高而年紀小的資優生幫助不大,政府不應以年紀劃分培訓天才。他又指,香港未有就資優兒童作出統計,但參考國際研究資料顯示,一般學校有百分之三學生屬資優生,以學童智商評估,全港至少有二萬名資優兒童。他建議政府應倣效新加坡、澳洲等地,為所有資優生進行測試,提供針對性的課程。浸大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主任許娜娜批評,育局推行《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流於片面,缺乏針對性的培訓,培訓主要以全方位學習及加速學習模式,即是跳班。她說:「本港加速學習僅限於跳班,無分科加速,未有顧及小朋友學科以外其他方面發展。」許解釋,部分數學天分資優生,語言能力或心智成長上未趕及,分科跳班則能針對性培訓。專家認為資優生可從個性上有不同分類。臨床心理學家林琳指出,如叛逆型的資優生會具備高創造力而缺乏自控力,該類天才容易惹人發怒,大家傾向不承認為資優生,在學習上可能會面對較大困難。而許娜娜亦指出,現有部分資優生患有過度活躍症或自閉症,現行的資優政策忽視該批兒童。http://www.sld2000.com/upload/gifted.pdf

應中語會課題組邀請往北京介紹本會社區推動教育工作

應中語會課題組邀請往北京介紹本會社區推動教育工作

2008年12月31日,“我愛閱讀——兒童閱讀障礙改善計劃” 贈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師範大學校區中語會會議室召開了,捐款發起人國樂壹號公司代表和北京教科院各城區代表以及中語會“閱讀障礙識別和乾預矯治”課題組主要成員、香港兒童啟迪學會總幹事黃筱錦先生、解放軍306醫院核磁共振科主任金真等30多位嘉賓參加了啟動儀式。


首先是捐款發起人國樂壹號公司代表王總發言,他表示捐款只是盡綿薄之力,還真誠希望各區教科院的領導關心閱讀障礙改善教育,誠請各位善款善用。然後課題組組長張傑老師做了關於:“DFMM矯治理論在閱讀障礙矯治方面的成果和探索”的報告,課題組副組長蘭紫老師闡述了推廣閱讀障礙教學的意義,香港兒童啟迪學會總幹事黃筱錦先生跟與會代表分享了:香港兒童啟迪協會在香港閱讀障礙和學習障礙領域

齊建社區「親職幼教」家長.義工網絡

在香港閱讀障礙教育中的作用和貢獻。 香港兒童啟迪協會(NGO)總幹事:黃筱錦

協會簡介
香港兒童啟迪協會(2003年註冊為香港認可慈善團體)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家長自務會社/志工慈善組織,為香港有特殊學習困難和正常兒童提供支援服務,以幫助他們在學校和日常生活充分實現其學習力。

背景資料:
據美國全國保健研究所估計,該國約有百分之十五人口受到各類學習障礙所影響,其中已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當中,有百分之八十至八十五的問題屬於語言及閱讀範圍。耶魯大學另有研究顯﹕約有百分之二十人口(即每五人中有一人)受到讀寫障礙或其他各類閱讀困難影響。由此可見,讀寫障礙屬於常見的語言學習障礙。

英國每年發現約十二萬名有學習障礙的學生,累計仍然在學人數高達二百四十萬之譜。此外,還有一批從未獲得適當診斷或治理、或被認為不符合服務資格而遭遺漏的人。讀寫障礙發生在各個不同的年齡組別、種族群體、性別、收入階層。許多成功人士同樣有讀寫障﹔而許多有讀寫障礙的人士也能克服障礙獲得成功。近年有研究證實,讀寫障礙與家族因素有關﹕父母、兄弟、姊妹、姑媽、姨媽、叔伯、舅父、祖父母等,可能同樣遇上類似的學習困難。
依據香港教育局的資料, 2007/2008年度經評估後識別有學習困難的小一學生比率為11.49%,相比過在數年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參考: 2006/2007年度為10.41%, 2005/2006年度為9.54%, 2004/2005年度為7.17%)

本會宗旨:
1.促進社會上專業人士,老師及家長分享、交流教育兒童的學問、經驗和心得。
2.透過社區教育,令社會人士認識幫助兒童學習的方法、工具及科技。
3.有為特殊學習需要之兒童及家長提供適當的輔導。

本會使命:
凝聚自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有志關心兒童教育及學習問題的人仕,共同組織,策劃及發展幫助兒童學習的活動,以推動社會重視兒童素質教育及啟迪兒童潛能,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培養創造力及善良的品格成為良好公民。

成立背景:
自1999年以來,我們的主要志工人員已積極參與社區教育計劃-“關懷我們的孩子學習差異和特殊學習困難” 。該項目最初由香港小童群益會與國際青年商會香港晉峰分會攜手主辦的社會發展工作計劃。 2000年創立了學習障礙香港第一個學習障礙網www.sld2000.com立即引起了各界人仕之關注及支持,為協助學障兒童成功踏出了第一步。喚起市民關注的問題,該項目已達到的目標。 2001年舉辦了“學習障礙志工培訓”的活動。集合了一群有志幫助兒童之仕,成立一了支志工隊伍,使之能進一步發展,更深入地引起各階層對兒童學習障礙問題之關注。隨工作計劃之訓利完成,志工團面臨解散。有見及此,學習障礙工作計劃之籌委會成員及志工隊在2001年12月12日籌組成立非牟利慈善組織—香港兒童啟迪協會,持續組織,策劃及發展幫助家長,兒童及教師學習的活動,在2003年註冊為香港認可慈善團體。

發展里程:
1999年香港小童群益會與晉峰青年商會攜手主辦社會發展工作計劃。
2000年創立了學習障礙香港第一個學習障礙網www.sld2000.com立即引起了各界人仕之關注及支持,為協助學障兒童成功踏出了第一步。
2001年舉辦了“學習障礙義工培訓”的活動。集合了一群有志幫助兒童之仕,成立一了支義工隊伍,使之能進一步發展,更深入地引起各階層對兒童學習障礙問題之關注。隨工作計劃之訓利完成,志工團面臨解散。有見及此,學習障礙工作計劃之籌委會成員及志工隊在
2001年12月12日籌組成立非牟利慈善組織—香港兒童啟迪協會,持續組織,策劃及發展幫助家長,兒童及教師學習的活動。
2002年的社區教育工作發展到新界及離島並首辦學前教育機構「教學資源數碼化」培訓。
2003年3月18日本會成為香港註冊認可慈善機構。
2004年與香港小童群益會合辦「愛學習家庭課程系列」
2005年推介怎樣在學校推行“品格教育-Character First”研討會。
2006年與美國特殊教育專家合辦『啟迪童心』兒童學習能力差異研討會。
2007年成立齊建社區「親職幼教」家長,義工網絡。
2008年推廣「及早識別」及舉辦「幼兒家長成長小組」
2009年啟迪童心特使義工透過義工培訓,使大學生認識學習障礙,同時加強他們對下一代成長及發展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