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及編號 | : | 支援學習困難學童生命導師証書訓練課程 (P10/O/024/SYP) ) |
日期 | : | 12/7,13/7,15/7,16/7 (共4節) 1/8至27/8上午期間安排最少10小時實習(實際時間與導師面議) *4/9下午為頒發証書日,所有參加者務必出席 |
時間 | : | 上午10:30 – 12:30 |
地點 | : | 沙田新翠村新月樓206-208室 |
內容 | : | 1. 培訓導師識別及協助學習困難學童的專業技巧 2. 讓導師了解兒童心理、成長特性及需要 3. 培訓導師掌握引發學童學習動機的技巧 4. 培訓導師帶領情意活動,活動設計以及帶領小組技巧。 5. 培訓導師為學童制定有系統的獎勵計劃 |
對象 | : | 有志成為支援學習困難學童生命導師之人士 |
名額 | : | 15人 |
費用 | : | 會員 $ 100 / 非會員 $130 |
備註 | : | 參加者出席率達80%,亦通過最少10小時實習,可獲証書乙張 查詢電話:2601 3017戴姑娘 |
2010年5月31日星期一
基督教協基會 - 支援學習困難學童生命導師証書訓練課程
基督教協基會 - 專為專注力不足及讀寫障礙學童而設密集式訓練服務
課程及編號 | : | One Two Three Set Goal: Go Goal Summer School 專為專注力不足及讀寫障礙學童而設密集式訓練服務 P10/0/055/SYP |
日期 | : | 2/8/2010 至 27/8/2010 (逢星期一至星期五) |
時間 | : | 上午9:30-下午1:30 |
地點 | : | 沙田新翠村新偉樓228-230室及戶外 |
內容 | : | 1.感覺統合訓練 2.情緒社交技巧訓練 3.學習技巧訓練 4.擴闊視野及服務社區活動 |
對象 | : | 升小二至升小六學生 (有專注不足及讀寫障礙之學童) |
名額 | : | |
費用 | : | $2580(會員) / $3000(非會員) |
備註 | : | 師資:由資深職業治療及曾接受感覺統合師訓課程,現就讀教育碩士(主修特殊教育)之資深註冊社工及資深藝術遊戲導師負責訓練項目; 特色:由經驗註冊社工與家長、學童一同定立成長目標,跟進學習之學習進展,撰寫個人的成長報告,讓學童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展,挑戰自我。 報名手續:家長請先致戴姑娘預約面見。 查詢電話:2601 3017戴姑娘 |
新報訊 - 5%幼兒患學習差異 家長斥評估時間長
余錦明的兒子在1歲多時,被證實患有自閉症、過度活躍症和讀寫障礙。余批評,由於政府對學習差異兒童的支援不足,以致家長、幼兒在等候評估報告、早期訓練中心上,白花了逾一年的時間,「3至4個月先安排到評估,之後又等1年先入到中心,心情好焦急,覺得浪費返學時間。」
學者籲政府增撥資源
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幼兒及基礎教育部高級講師巢立仁(圓圖)表示,基於衛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中心無法應付大量評估工作,幼兒輪候評估需時半年至1年,促請政府增撥資源,盡量縮短評估時間,避免因評估期過長耽擱幼童教育進程。
他又建議,加強學習差異兒童的學前教育,釐清整體規劃,將特殊教育年限向下延伸至3歲,保障幼兒受教育權利,避免被學校拒收,並加強幼師對學習差異兒童的教學和輔導技巧。
浸會大學與民建聯早前訪問90間本地幼稚園,約500名受訪老師中,約七成受訪者表示校內至少有6名學習差異的幼童。
有約五成教師指,這類學生可能多達10名或以上,問題包括自閉症、讀寫障礙和資優等。該項調查推斷,全港約有5%幼兒有學習差異情況。 採訪:蕭瑩盈
2010年5月29日星期六
融合教育害學障童
中學生校內輕生事件反映學校照顧嚴重精神病患的能力薄弱,沒有常設的救命求助途徑,及至悲劇發生,為時已晚。
流血悲劇惹人注意,但不流血的長篇悲劇卻同時在香港學校系統中上演。年前開始實施的融合教育,把學障童安排到主流學校受教育,良好意願是讓這些兒童跟其他孩子在同一環境學習,以便他們日後更易融入社會,且讓孩子不分彼此交往,藉此消除歧視。
然而,教育當局縱有良好意願,卻不等同學障童必然受惠,蓋因他們之中不少根本不宜接受融合教育。有前線教師跟我說:「有女孩入學時只知望着他人不停笑,六年後離校時亦是如此,半點東西也沒學到。」曾游說家長把囡囡轉到特殊學校,卻遭家長拒絕,更向校長投訴老師歧視。老師自此不欲多言,任由學生笑下去!
學障子女勉強在主流學校上課,往往是家長不願面對現實。學校遵照政府教育政策收錄這些學生,因而獲額外資源,但亦未必全數用於這些學生身上;縱或全數用於學生身上,亦未必能提供與特殊學校等同的專門及密集訓練。結果,兒童錯失最佳受訓機會,及至家長發現子女並未在融合教育下受惠,已平白浪費大部分免費教育的時間。
是故,政府必須科學地分析融合教育的成效:究竟學障童是否比在特殊學校受教育成效更佳?究竟照顧學障童的主流學校,其他學生的成績及表現是否比沒有照顧這些學童的主流學校更差?老師在照顧學障童的主流學校任教,工作滿意程度、流失率、健康狀況等,是否比其他學校差?
勞永樂(東方日報 龍門陣–滴滴金)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00529/00184_009.html
2010年5月28日星期五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 老師如何有效支援讀寫障礙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學生老師如何有效支援讀寫障礙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學生
患過度活躍症女兒操行降級 單親母激動企跳
【太陽報訊】單親家庭一對相依為命母女,昨日婦人到女兒在秀茂坪就讀學校,因不滿校方對女兒的操行評級過低,恐影響升中成績,求見校長不遂,憤而跑上天台揚言跳樓,幸被老師制止報警送院檢查。
求見校長不遂衝上天台
姓陸婦人(四十二歲)數年前與丈夫離異,獨力照顧十歲女兒,其女兒在寶達邨秀茂坪天主教小學讀五年級。陸婦發覺女兒的操行評級由乙級跌至丙級,恐影響升中評核結果,昨午三時到學校求見校長但被拒,與班主任理論後,陸婦氣憤跑上七樓天台。
期間,她致電姓鄧女友人(五十歲)哭訴,表示要跳樓自殺,對方無法勸阻,連忙報警。老師發現陸婦情緒激動衝上天台,即時追至制止,及後由趕至的女友人陪同送院。據女友人稱,陸婦有情緒問題,女兒患過度活躍症,但學業成績不俗。
校長拒絕透露事件詳情,只稱有家長與女兒班主任會見時揚言尋死,已及時被老師阻止
生命教育落後與挫傷/何漢權
這個星期,茶餐廳裡的閒話並不家常,先有兩位初中學生,一男一女,黎明前夕,在公共屋邨雙雙從高處躍下,結束寶貴生命;再來是據報道正患有思覺失調的中四學生,竟在校內採取跳樓方法,加速了結短暫人生,時值學校早會進行;台灣富士康集團深圳廠房在半年內,跳樓自殺的年輕工人,竟然累積至十二人的雙位數字。死者不已矣,家人傷心欲絕,聞者心驚、惋惜、難過!
生命教育,大家有份有責。
當生活充滿焦慮不安、徬徨無助而又出路無望的時候,自尋短見、自我解脫的念頭就會出現。因此,從教育角度看,情緒智商、逆境智商等等的價值教育推動,時時都需要。事實上,近年的校園內外,此類企圖提升抗逆能力的工作坊,規模有大有小、時間有長有短,對象包括大、中、小學生乃至社會人士,為數不少。不過,理性知識的啟導,總得要有感性的、人本的關懷的承托。否則,生命教育仍然是蒼白無力。
校園外面,由美國領導的太空登陸月球計劃,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經已成功登月,直至今天,各國相繼窺伺太空,十萬八千里的遠距離,依賴科學科技拉到咫尺之近。但幾十年下來,人類心靈的溝通,相互的信任,卻又是越來越遠。咱們的國家,七○年代末期,改革開放,發展是硬道理,百廢待興,硬的是土木鋼鐵、公路大橋的建設,心靈的軟著陸卻未能顧及;大國已崛起,國民全面心理建設卻仍然虛弱得很;集體成功、成就,容不下個人的落後與失敗;人道人本主義還是一知半解。不可忽略的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價值,探取的就是個人身心靈健康發展,珍惜別人與自己生存的寶貴價值。
校園裡面,東方式的考試依然強力主導學習,陸港台三地,大同小異,有應付考試課程的餘款餘力,才軟弱地支援學生人格成長系統,生命教育說說就可以。最後要一提的是,只要市場的嗜血並販賣公信傳媒,明知資訊感染力與爆炸力,能產生有樣學樣的威力,但總要極高調報道自殺「新聞」,更為生命教育帶來極大的挫傷!
加強鄰舍教育 援自閉症家庭
【大公報訊】早前香港仔一名患有自閉症的三歲小童墮樓慘劇,引起社會對此症的關注。有家庭醫生說,本港社區的家庭教育不足,普遍對自閉症誤解極深,令家長害怕別人標籤,而延誤帶子女接受治療,他促請政府加強鄰舍互助教育,以及支援有需要家庭。
根據衛生署○四年的數字顯示,本港每一萬名兩至五歲的兒童中,就有二十三人患有自閉症。自閉症的成因是大腦生理障礙,主要影響語言、感覺統合及社交技巧發展,患者最早在十八個月大已可確診。他們的外貌跟普通人沒有分別,不過每名患者的徵狀不一,三分之二人的智力較低,只有極少數有音樂、藝術、數學等的天分。
家庭醫生伍于健說,過去曾接觸多個自閉症兒童的家庭,大部分家長因承受社會歧視壓力,而延誤帶子女接受治療,若患者盡早得到治療,能有效改善病情,使病者融入正常社交。他希望,政府加強鄰舍教育,增加支援有需要家庭。
專為自閉症兒童家長提供訓練課程的「努力試課程訓練中心」總幹事黃兆祺,其二十二歲的兒子患有自閉症,他形容「家有自閉兒,全家要自閉」,因兒子未能自我控制行為,經常在街上大叫、行為暴躁,甚至走失,曾令整個家庭受盡壓力而足不出戶。
育有一名九歲患有自閉症孫兒的陳女士(圖),媳婦在孫兒三歲半時評估確認後,因受不起打擊而離家出走,因此陳女士多年來照顧孫兒。「帶他到酒樓,因他毫無意識分辨對錯,竟然搶他人的食物,孫兒被罵沒有教養。」她表示,他人的歧視眼光,讓她備受壓力,甚至不敢帶孫兒外出見人。
自閉童家長轟支援不足
「 鄰 舍 互 相 」 支 援 自 閉 童 家 庭
五十多歲的陳女士全職照顧現年九歲、患自閉症的男孫,她坦言,撫養患自閉症孩子成長並非一件易事,「日常生活中會遇到不同突發情況,例如突然會在街上大叫,或會在茶樓搶吃別人的食物」。
不過,最令她心傷的是外人的冷言冷語:「由於他的外表與一般小朋友無異,外人會責怪他無家教,自己亦有口難言」。她又坦言,同情日前被指涉嫌疏忽育有自閉症兒子的林太表示,自己雖然在特殊學校任教,對自閉症有所認識,但得悉兒子患有自閉症的一刻,打擊甚大。她指,曾接觸不少不懂得面對自閉症子女的家長,有的家長甚至過年,亦不願帶子女到親人家中拜年,她批評政府對有關家庭的支援不足,「政府有九成半的支援服務都集中在兒童身上,但家長的需要卻完全被忽略;坊間提供的諮詢服務收費亦不便宜,相信一般草根家庭難以負擔」。
為自閉症兒童家庭提供學習課程的努力試課程訓練中心行政總監黃兆祺指,除了支援兒童外,照顧他們的家長亦須裝備,否則會衍生很多家庭問題,「例如我接觸過不少面對這些問題的家庭,單是由父母哪一方全職照顧子女,已足以令夫婦鬧離婚」。家長組織家長匯習會長陳敏兒促請當局推行「鄰舍互相計畫」,發展家長互助支援網絡,推行家長同儕輔導培訓,加強對有關家庭的支援。
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
新報社論: 融合教育配套不足 全校師生均是受害者
今次事件尤其令人感到傷痛,墮樓身亡的學生及其家人,固然是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但親眼目擊事件的近千名師生,同樣難免受到事件的極大困擾,何嘗又不是事件的受害者之一?須知這名患有思覺失調的男學生,患病已經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不但有需要定時服藥,並且需要雙管齊下,接受心理輔導治療。但在資源極為緊絀的情況下,目前香港對這類患者的輔導支援卻極為不足,藥物無疑有助治療幻覺及妄想,短期內達致的成功率較高,但若心理輔導支援不足,患者因生活上的不如意加重心理壓力,便會大大增加復發的機會。
患者欠缺足夠支援
鑑於早前葵盛東有居民被精神病人斬死,當局已成立精神健康服務跨部門工作小組,由醫管局、社署和房署共同訂定指引,設立互相通報平台和工作框架,加快處理精神病人出現異常或擾民個案。須知協助精神病康復者融入社區,要倚靠家人、社區以及服務機構,實在不是單一部門可以處理,新指引會提醒前線房署及社署員工,判斷精神病患者的風險,以便及早轉介相關部門跟進,從而避免慘劇發生。然而,畢竟由於香港精神科醫生和護士人手極為不足,醫生平均只能用五分鐘為一名患者診症,護士和社工亦不能花長時間進跟有關個案,患者往往難以獲得足夠的支援。
男生自殺的事件便充份反映出,精神病康復者融入社區的困難,以及涉及社區不同層面和不同機構的繁複性。從事發學校要求該名學生更改服藥時間所見,校方的原意是減少患者出現幻覺及妄想的機會,但顯然卻沒有做好充份的準備,以照顧及處理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對此我們實不應該過於苛責校方,反而應該繼續追問,到底學校在接收存在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時,是否已得到足夠的支援,以及懂得應付突發情況的技巧。假如相關的配套措施不足、甚或根本不存在的話,則勉強讓精神病患者融入社區,只會為個人和社區均帶來更多嚴重問題。
融合教育資源不足
根據香港過往十多年推行的融合教育政策,原意是讓有特殊學習需要、包括存在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亦能融入主流學校的正常生活中,其出發點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當升讀主流中學的特殊學生人數與日俱增,教育當局卻漠視學校及學生的需要,使學校在欠缺資助的情況下,難於有效支援一群特殊學生。這些學生往往因為溝通及理解能力不足,不擅於表達個人感受及需要,而出現一些行為問題,這亦是老師們遇到最大的困難。正是因為政府不投放資源在主流中學,導致該等學生往往因行為問題未能得到妥善處理,而引申更多行為問題,甚至演變成嚴重的社會悲劇。
2010年5月25日星期二
讓愛‧觸動人心《海洋天堂》
電影《海洋天堂》的王大福正正是需要適切照顧的大男生,飾演爸爸的李連杰今次放下武打英雄的形象,飾演獨力照顧患有自閉症兒子的單親爸爸。故事感人肺腑,亦展現出天下間最偉大的愛。電影將於六月二十四日父親節期間上映,希望戲中「愛」的訊息能觸動每一位觀眾的心靈。
2010年5月24日星期一
《海洋天堂》-- 一部關注中國自閉症患者的電影
讀寫奇兵親子營 共創家庭正能量
「讀寫奇兵親子營」是東華轄下「支援讀寫障礙學生計劃」的其中一項活動,特別為同學設計多項遊戲活動,讓他們學習以「勇氣」、「溝通」、「樂觀」、「堅毅」 和「關愛」等正能量來面對生活上的挑戰。親子營亦舉行親子劇場及分享講座,希望增進正面的親子互動經驗,從而建立更融洽的家庭關係,和增加家長對讀寫障礙的認識。本年度的親子營得到交通銀行贊助,並獲安排約三十名銀行義工,聯同東華的輔導人員為百多名同學及家長主持活動,與參加者一同度過一個難忘及有意義的周末。
屯門醫院顧問醫生關子凱醫生以「共創家庭正能量」為題主講。 |
2010年5月23日星期日
2010年5月22日星期六
2010年5月19日星期三
2010年5月18日星期二
Artist Mission 兒童戲劇教育—活現演藝者的使命 陳麗斯 / 基督日報記者
初認識張卓琪 (Kady)是在去年Artist Mission上演舞台劇《參孫》時。當她將劇團的理念娓娓說出時,心靈不禁有震撼的感覺,她說:“If you claim yourself an artist, you should take up the mission to make the world better.” (真正的藝術作品,應該把真善美展現出來;真正的藝術家,有責任令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今天很多人濫用了藝術,淪為發揮個人才能的工具。但無論是戲劇還是舞蹈,神所賜給世人的藝術一定是讓世界更美好的。」原來在基督徒的手中,藝術可以透過這樣的理念將神、人與世界連結為一體的。
兒童戲劇教育
Artist Mission的一班演藝學院出身的演藝者除了自己玩舞台劇外,亦開班進行兒童戲劇教育,特別幫助那些有讀寫障礙的孩子建立自信。例如他們開設的「讀寫孩子英語戲劇天地」的課程就是通過富節拍感和韻律感的詩讀歌、以及色彩鮮明的圖畫等等,幫助對英語學習上遇上困難的讀寫障礙的孩童提高學習動機。
為什麼會有這個理念呢﹖話說Kady以前是小學教師,在教學期間,她發現一批SEN(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的孩子與一般孩子有所不同,有的是過度活躍,以致無法安坐著學習,而另一種則是因視覺或其他生理問題而導致的讀寫障礙。「而這些孩子成績多比別人落後,即使他們加倍努力用都無法補救——這無論對孩子還是家長來說都是很大的挫敗。這些表現不大理想的小朋友每當有比賽還是表演機會都未必會被老師選上。」
「原來這些孩子亦可以很出色」
後來她發現可用戲劇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自信。「我們發現他們都會有自己的特質,例如他們的創意很好,往往可在戲劇中發掘出他們的才能和興趣。」前年他們更與「香港過度活躍症協會」合作開辦了一個為期一年的課程,與孩子們一起作了一齣表演,孩子們很盡力練習和演出,發現原來這些常被忽略的孩子亦可以很出色。
到底是怎樣做到的呢﹖Kady表示最重要的是與他們溝通。每個小朋友都不同,所以同工們與他們頗親密。他們甚至會讓小朋友一起設計角色,並幫助他們用演技呈現出來,令孩子們得到更大的滿足感。她更發現通過戲劇更能消除孩子的過度活躍或讀寫障礙。「戲劇對於孩子來說並不陌生,他們對『表演』、『角色』、『故事』等概念亦相當熟悉。我們鼓勵他們作出貢獻,因為孩子對幫忙及一起做事情多感興趣。這些孩子若在學校裡受忽略,戲劇則能讓他們感受平等的關係,因此他們會很享受貢獻出創意以及一起創作的過程。」
她說,當孩子們知道有表演時都會感到很興奮,在分工的過程中,他們會學習到責任感。所以雖然排練過程相當辛苦,但他們都樂意盡力負責自己的部份。對讀寫障礙的孩子而言,要他們拿著劇本來讀可能會很困難,但在群體協作的氣氛下,他們都會努力練習。在排練中,那些在學校裡表現頑皮的孩子也能乖乖安靜,認真準備劇本,甚至未出場時,他們亦願意安靜,認真地等待出場。輕鬆的氣氛令他們更能作到平日未能做到的事情,如角色的分配、要拿什麼道具、什麼時候出場、「大聲點」、「強調某某字眼」等指示他們都完全能掌握和作到。「別人往往認為他們是disconnect的,但當把他們drive回來時,他們是可以作到的。」
有別於戲劇治療
不過她強調她們進行的是「戲劇教育」,不能將之與「戲劇治療」混為一談。對於二者的分別,Kady說出了三方面,第一是治療的方法:「每一種治療方法或工作坊一定會對某些人有效或無效,程度各有差異;坊間的音樂治療、戲劇治療的工作坊等多著眼於與導師溝通,導師從上而下領導,如透過一起打鼓從而達到效果。而我們的戲劇則重視團隊合作和溝通,讓他們知道世界不是圍著他們轉的。」
第二個差別是評估的方法。坊間的語言治療課程會為孩童進行專業評估,其好處是讓家長有量化的數字作參考,可以知道孩子的情況,但另一面看卻令家長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Artist Mission亦有自己一套評估方法,與坊間的評估方式不同。「老實說我們未必會有數字化的報告可以量化地評估孩子進步的程度,家長只有在看到表演的那天才會看到進步的成果。一般語言治療有數據在手,但我們不想量化地評估孩子的進步,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與家長的溝通。我們與家長的溝通很密切。」
兩者的花費亦有很大的差別。Kady表示一般語言治療收費不菲,非一般家長所能長期負擔;而Artist Mission深深明白大部份家長及低收入家庭的財政負擔,因此收費非常便宜。原來因為Artist Mission自己教授課程,省下公司與治療師等中介費用,成本大大減低,收費也更能體貼一般收入家庭的需要。「我們願意見到家庭收入平平的孩子有機會接觸這些課程——因為這正符合我們服侍的理念。」
那麼「戲劇教育」又有什麼限制呢﹖Kady說:「這個很視乎家長想要什麼。有的家長希望很快能看到成效,然而我們從排練開始到完成需要時間,不是十堂八堂可以讓他們掌握到。大部份人未認識戲劇的能。家長會能性地看;當孩子未能做到喜歡的角色而不能很高興,我們亦會想通過這個教導他們這世界有其他人。因此家長的配合很重要。」
她又表示另一方面即使他們有戲劇或教學的專業知識,亦仍有很多空間探索如何做得到。現時香港亦很難有空間資源,如採排的地方亦很難找到。
聖經是最好的劇本
Kady多次強調《聖經》是最好的劇本,不斷將聖經故事如「挪亞方舟」等帶進學校。
去年的舞台劇《參孫》,他們透過簡約主義的表現手法將《聖經》舊約《士師記》中的力神參孫的歷史故事活現了出來,對基督徒來說,可以是對如何容讓神使用自己完成祂的旨意的課題作深刻的反思。然而Kady強調他們並非刻意地採用《聖經》故事作為劇本,事實上他們過去一直使用《聖經》以外的各種生活的題材作藍本。不過Kady亦表示,《聖經》很多歷史故事本身具備豐富的戲劇性,所以亦會選用作為他們劇的題材。
重視基督教信仰元素
Kady認為針對小朋友的教育一定要有信仰的元素,因為信仰裡頭有正確的價值觀:「例如我們上年做的畫劇的內容是要接納他們,因為「接納」也是耶穌基督很重要的教導。這對現今的孩子、特別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很陌生。我們寫的計劃書都會強調是基督教的背景,對他們作的是生命教育,希望讓他們看到我們有愛心。」
Artist Mission的讀寫孩子英語戲劇工作坊最近再有招生,如有興趣可致電34826781/ 90301657 (葉小姐)查詢,或登入網址http://www.artistmission.com了解課程內容。
《海洋天堂》關注自閉兒童
(Getty Images) 李連杰坦言,發起「一生,壹起走」就是為了讓這些孩子永遠都有人給他們愛和幫助。 |
【大紀元訊】由李連杰、文章、桂綸鎂等主演的溫情電影《海洋天堂》日前(52月5日)下午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李連杰為影片親自講述了片中的另類父子情。 |
2010年5月14日星期五
《小手愛地球——保衛綠地球》- 城市女青年商會
過去數十年間,氣候變化已成為全球的熱門話題。
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
2009年起,城市女青年商會社會發展組別每年以《
透過《小手愛地球——保衛綠地球》
日期: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1時至2時
地點:九龍塘達之路創新中心大樓(
2010年5月8日星期六
東華舉辦讀寫奇兵親子營 加強對讀寫障礙學生的支援
東華三院主席兼名譽校監梁定宇表示,東華為配合知識型社會的需要,屬下學校均重視培養同學的創意,發揮個人天份。有讀寫困難的同學和一般同學均有獨特的天份和個性,只要學校和家庭緊密協作,因應同學的需要,採用有效的教導方法,因材施教,便能發揮同學的潛能。
「讀寫奇兵親子營」是東華推行的「支援讀寫障礙學生計劃」其中一項活動。東華期望透過是次親子營以遊戲形式的輔導活動,提高學生的解難能力,從而提升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親子營以分享講座及輔導活動,增進正面的親子互動經驗,從而建立更融洽的家庭關係以及增加家長對讀寫障礙的認識。本年度的親子營得到交通銀行資助,並安排約三十名義工協助主持遊戲和活動,與家長、老師、教育心理學家和學生一同認識讀寫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