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8日星期五

孩子高昇計劃(Son-Rise Program)的介紹和實踐經驗分享


兒子高昇計劃(Son-Rise Program)是由 Barry Neil Kaufman (暢銷書作家,Son-Rise: The Miracle Continues) 及 Samahria Lyte Kaufmanh 針對他們孩子的特殊需要,於 1974 年創立的訓練模式。這個訓練計劃被譽為一個強大和有效治療孤獨症,自閉症,廣泛性發育障礙(PDD),亞氏保加症及其他發展困難。這個自閉症教育模式可謂改變了全球幫助自閉症的傳統方法。透過專業人士和家長的實踐分享,讓家長掌握這些實用性的方法作家居訓練。

日期:2013年7月4日(星期四)
時間:上午 10 時至中午 12 時
地點:育智中心屯門友愛村愛曦樓 119 室
內容:兒子高昇計劃 (Son-Rise Program)的理念、訓練方法和實踐經驗分享
講者:遊戲治療師潘偉智博士及家長陶少珍女士
對象:會員/非會員(非會員必需預先報名)
名額:30 人
收費:全免

賴彩蓮姑娘 / 電話: 2440-2413

2013年6月16日星期日

特殊學生教公眾何為輔助科技


對於許多在紐約市的特教生 (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這學年是他們第一次被容納入普通教室。此舉呼籲在公立學校內設更多的混合班,以容納殘疾人和非殘障學生,是紐約市於特殊教育改革方面付出的一部份努力。

為了讓融合更湊效,像雅士勒等年長的學生呼籲令其他人更深入了解輔助科技如何協助殘障學生。在校整個過程,雅士勒使用了讀寫技術,幫助他解決誦讀困難和書寫困難。他說:「我們的想法是,它們只是工具,而不是治癒。」

雅士勒和其他六個學生跟ARISE聯盟合作,最近在佩斯大學教育學院舉行了一個會議,向一小群的父母、宣傳者和教育家,分享他們的成功故事。該會議展示了那些對於他們參與課堂起了重大改變的工具。

艾理森是八年級學生,若沒有配備可接連接到他的電動輪椅的iPad,讓他於上課時可使用如《數學紙》和《豹作家》應用等程式,他便不能跟同學在紐約市實驗中學進行協作學習。他說:「當你不能用鉛筆,學習數學是非常困難的。」他的手只具有限的活動能力,並且要倚靠他的iPad上的語音應用程序才可與跟別人溝通。

了解科技用處最重要

一如其他介紹者所言,艾理森所使用的科技已存在多年。殘障者要帶出的信息是:他們不需要尖端或昂貴的技術,才可學習。

身兼輔助科技從業者和會議組織者的舒納賓說:「目前有很多錢,有很多技術,只欠缺『甚麼科技用得著?』,以及『誰值得使用它?』等理解。」

19歲的學生薩美桃患有腦癱,最近才使用名為MyTobii的設備,卻令她的高中學習經歷完全改觀。因為她只具有限的活動能力,且不能講說話。那技術追踪她投在鍵盤上的眼球活動,並為她口頭傳達。「之前,我會感到心煩。因為同學和老師都不理解我,於是我就開始哭。」

科技與人結合

對於20歲的佩雷斯來說,只是有技術,仍是不夠的。

「只須弄懂口頭上的思維,而毋須使用我的手,那樣麼教我,就不會困難。」有腦癱的佩雷斯說:「從一至四年級,在教室裡的人包括我在內都這麼想,可惜不行。」作為一個小孩,佩雷斯稱當時已有技術,讓他在普通教室學習。但是,他的老師和同學們都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將該技術整合到他的學習。「為此,我完成了整個小學五年的學習,卻目不識丁。」

佩雷斯現於布朗克斯社區學院學就讀。他在中學才開始使用語音聽寫軟件,覺得現時更可融合於教室的學習。他認為自己是幸運的, 因為最終能讓他重拾學習的興趣。但他卻說:「我很擔心其他沒有支援的孩子。」

(文、圖 來源: wnyc)

2013年6月15日星期六

Interactive Robot ( NAO ) Helps Children with Autism

Aiden, who has been diagnosed with ASD, and NAO,
the humanoid robot who can help him. (Joe Howell / Vanderbilt)
NAO 機器人可以幫助自閉症兒童的學習?范德比爾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通過開發一個互動機器人幫助自閉症兒童。

延申阅讀 : 1. news.vanderbilt.edu 
延申阅讀 : 2. NAO.




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

『感覺統合訓練家長講座暨工作坊』- 20130629

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將在六月二十九日於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舉辦「感覺統合訓練家長講座 暨 工作坊」,

目的為增加有特別學習需要學童的家長對於感覺統合訓練的認識及了解, 並透過工作坊, 了解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訓練活動幫助孩子學習。

講座主題:感覺統合訓練全接觸
分組工作坊內容:
1. <專注力不足的孩子>~感官刺激及平衡感
2. <讀寫障礙的孩子>~大小肌肉及協調訓練
3. <親子和諧關係秘訣>~如何透過家居遊戲緩和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兒童與家長間的緊張關係

日期: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九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二時正 至 四時四十五分
地點: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新界屯門旺賢街3號,石排輕鐵站附近)
對象:幼稚園至初小學生家長(尤其有特別學習需要的家長)、教師、社工及有興趣人士
遞交報名表方法:以電郵、傳真或親臨本中心遞交報名表
截止報名日期:六月二十五日(星期二) 或 滿額即止
費用全免,須預先填妥及遞交報名表,並稍後核實登記

備註:凡出席是次講座暨工作坊的參加者,可獲本機構出版之「讀樂無窮-學習困難兒童服務彙編」以及「兒家手牽手-分享集暨教材套」乙本。
查詢電話:2463-2381 鄧姑娘/何先生
有關詳情及報名,請按此: 程序表和報名表

歡迎教師或轉介予有需要家長參與!

2012/13學年特殊學校專業分享會暨「全港特殊學校學生才藝大匯演-讓愛閃亮」紀念特刊發布儀式

為促進特殊學校教師的專業交流,香港特殊學校議會及教育局與香港教育學院將於本年6月22日上午假座香港教育學院聯合舉辦以「特殊學校專業團隊的建立與發展」為主題的特殊學校專業分享會。

期望透過是次活動,與同工、家長一起探討如何加強特殊學校教師的專業水平,並反思教導有嚴重或多重殘疾學生的使命;榮休在即的校長當日亦會就他們委身特殊教育的經驗和心得與大家共勉。同場,我們亦會進行「全港特殊學校學生才藝大匯演-讓愛閃亮」紀念特刊發布儀式。分享會的詳情請參閱附件一。

當日到場的同工將獲贈紀念特刊,有興趣者,請於6月18日或之前,將填妥的表格以電郵/傳真方式轉交本中心辦理。

若天文台在活動當日上午七時或之後懸掛八號或以上颱風訊號,或發出黑色暴雨警告,分享會將會取消。

如有查詢,請致電2948 7763或電郵kristi@ied.edu.hk與黃慧儀女士聯絡。謝!

2013年6月13日星期四

「嬰幼兒遊戲導師專業證書」課程

由香港專業教育學院舉辦的「嬰幼兒遊戲導師專業證書」課程 (2013-14年度) 現已接受報名申請。有關報名的詳情,請參閱以下資料,截止申請日期為2013年7月22日。歡迎有興趣人士到以下網址下載申請表格。http://stcc.vtc.edu.hk/childcare/pte/index.htm 

2013年6月12日星期三

讀寫困難從何而來?

治療視力缺陷並未能改善閱讀能力
讀寫困難是否由視覺功能障礙所造成? 這個問題困擾了大家幾十年。

讀寫困難是一種常見的學習差異,令高達12%的人口有閱讀困難。

在高科技成像技術的幫助下,美國喬治敦大學醫學中心的醫療團隊正在尋找一些關於視覺障礙症狀的答案。

研究人員利用磁力共振成像功能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他們對比一些有讀寫困難的孩子與正常孩子的大腦活動, 在不同年齡組別中同年齡受到閱讀干擾的情况。

結果顯示,雖然閱讀能力和大腦視覺活動中心有很強的相關性,但治療視力缺陷並未能改善閱讀能力。研究人員指出,事實上使用其他密集式的閱讀輔導方法,可以改進視覺活動能力。

結論是:視力問題不會導致讀寫困難;但相反,有讀寫困難的孩子正因為困難而減少閱讀。

研究人員認為,治療讀寫困難最大的發現是, 應著重在閱讀的技巧方面。

( 文源: HealthDay TV)

2013年6月10日星期一

社會福利處義工運動嘉許本會2012年的服務


學習障礙的反思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學習閱讀、書寫、加減計算,看來簡單直接,且甚為初級、基本。但是,作為一位身兼特殊教育的教授和研究神經發育與兒童學習的科學家,我知道要獲得這些基本學術技能,對一些人及其家庭來說,確要經多番付出和努力。

精神醫學界一直在反思學習障礙,以圖令這些年輕人從中得益。流暢的閱讀能力,如何影響他了解數學推理?在確定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方面,甚麼是最好的措施?過程當中需要更多關於智商的,特定認知能力的,學業成績的,教學的?抑或所有這些因素?

診斷學習障礙的新標準

我和一群專家一直在研究這些問題,以力求更新學習障礙的診斷標準。我們的工作成果,反映了國際專家、教育工作者和宣傳組織等意見,發表在5月出版的《精神疾病的診斷和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新版本。 DSM包含的描述、癥狀和其他斷定情況的標準,為臨床醫生們在談及病人情況時,提供了一種共通的語言。

特殊學習障礙 個別成組

20年前手冊初次出版,我們期盼將之後所獲得的豐富知識加進,因而作出兩個顯著的改動。首先,我們將所有影響學業成績的障礙,修改成單一的類別,總體診斷為特殊學習障礙(specific learning disorder)。以往的標準,限制學習障礙為三個具體的診斷,即是:閱讀障礙、數學障礙、書面表達障礙。但研究顯示,這些學習領域是高度相關的,不應以獨立的障礙來分開對待。

例如7歲的艾米麗,她在辨認讀字和發聲方面,開始落後於其他同學。根據以往標準,她很可能會被診斷為閱讀學習障礙,卻沒有考慮她於其他領域如拼寫和數學的表現。然而我們知道,例如閱讀困難,都只是癥狀。在許多情況下,一種癥狀點出更大的一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長期影響一個人發揮功能,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活動需要掌握數字、文字和書面表達。

正因為此,DSM-5標準描述一般學術技能的缺點,並在閱讀、數學和書面表達等領域提供詳細的說明。在新標準下,艾米麗的個案容許臨床醫生識別她在其他任何範圍的學習困難。例如,臨床醫生可以注意到,艾米麗有文字閱讀困難(如果臨床醫生或家人的願意,可選用讀寫困難來描述她的情況),以及存在的數學障礙。描述標準還可以幫助捕捉,隨著學童因應學術升級,其在學習障礙表現的發展性變化。例如在中學,艾米麗儘管進展緩慢,可能會讀字準確,卻無法了解她剛才讀了些甚麼。

刪除智商與學術成績之間要求的巨大差距

我們的第二個重大變化:是刪除了個人智商與學術成績之間的一個明顯差距。

當我遇到喬希,他那時19歲,正在大專班掙扎。這不是他第一次在學遇到困難。10歲時,臨床心理學家證實了他有閱讀問題。即使喬希顯然需要額外的幫助,才可達到學業成功;他卻未符合條件稱為學習障礙,因為他的智商和學習成績之間的差異不夠大。這意味著他沒有資格接受特殊教育服務。這種早期的干預有可能幫助他,避免於十年後在大專院校發生的問題。

研究已經證實圍繞智商(IQ)差異的要求帶來很多問題,包括過份識別那些智商高而有學習障礙的學生,以及未能找出那些低智商卻有學習障礙的個案。例如,一個學生的智商特別高,但成績卻平平無奇?差異是存在的,但並不一定意味著一他有學習障礙,因為其他因素無論是精神或醫學方面,都可能發揮影響。相比之下,具有非常高智商的學生,雖已付出額外努力,只換來平平的成績,就確實有學習障礙。

一個平均低智商的年幼小學生,很費勁地配對字母和聲音,以讀出生字來,又會怎樣?這個孩子也可能有特殊學習障礙,儘管其智商和學業成績之間的差距小。重要的是,那個研究顯示,這名學生可能會受益於將學生的智商和學業成績之間要有巨大差異而推出的同類型的閱讀干預計劃。

新衡量標準

移除的智商差異,迫使我和我的同事回答一個棘手的問題:應該用甚麼的衡量標準取代它?像許多同事和參與各種學習障礙協會的家長,我以為,釀成學習困難的特定認知能力缺失,可作為替補。然而,研究並不支持將特定認知障礙列入診斷標準,因為這方面的缺失和學習困難之間的關係並不強顯。因此,我們提出了新的標準包括低成績的指標和有學術問題,儘管有干預措施,但情況仍持續至少6個月。達成的妥協,為臨床醫生提供足夠的指引以診斷特異性和準確性,但它不會迫使他們因特定的考慮評分,而接納或排除某個個案。

及早識別和早期介入對於處理學習障礙,尤為重要。像艾米麗和喬希這樣的孩子被確診有學習困難,他們可得到服務和治療,有助年復年確保他們的學業進度。最終,這是大家們樂於見到的。

(文源:《Scientific American》)作者:By Rosemary Tannock

譯註:作者在多倫多大學安大略教育研究院主理加拿大特殊教育和適應技術研究。

2013年6月9日星期日

八成基層家長:特教支援不足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過度活躍症、亞氏保加症等特殊學習需要於近年愈見普遍,基層家長為特教子女疲於奔命。一項調查發現,八成基層特教家長認為支援不足,子女要輪候兩、三年才獲評估及跟進服務;逾九成家長更無受惠關愛基金為輪候學前康復服務的津貼。團體促請政府縮短評估輪候時間,並資助社福機構及學校加強支援服務。

  特殊學習需要權益會及特殊學習需要家長協會在三至六月,以電話及問卷訪問一百四十多名基層特教家長,大部分領取綜援或書簿津貼,發現八成一人指子女所獲支援不足,六成人從評估到確診的輪候時間長達一至兩年,即使獲確診有特教需要,輪候言語治療師等服務亦平均長達三至四年。

  關愛基金在去年底推出學習訓練津貼,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低收入家庭的兒童每月可獲二千五百元,但調查發現九成四受訪家長並無受惠,七成一人更對津貼不知情;四成半人每年花費五千元以上,為子女額外尋求支援服務,負擔沉重。

  單親基層家長陳女士育有兩名分別十歲及四歲的子女,長子確診亞氏保加症及過度活躍症,幼女則有學習遲緩,今年政府發放的綜援「雙糧」六千多元,她全用作支付一對子女參加暑期支援課程。生活與照顧子女壓力逼人,陳女士在記者會上數度落淚,「照顧一個已經很難熬」。她透露就讀小四的長子迄今仍無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支援相當有限。

  特殊學習需要家長協會主席戴雁容促請政府增撥資源,縮短評估輪候時間,並改善現行向學校提供的三層資助模式,讓學校提供針對性的支援服務。

    團體就基層學童特殊學習需要進行調查,發現八成受訪家長認為,資助支援服務不足,超過六成家長因為子女學習而感到非常大壓力。調查又發現,六成受訪者的子女在2至6歲時,被發現有特殊學習需要,近半受訪者指,花了一年才得到確診,一半受訪者需要一至兩年輪候政府服務,近三成兒童得不到相關支援安排,八成家長認為現時接受的支援服務不足。

   協會指,3歲或以前是及早識別需要的關鍵時間,教育局在小學階段才推行及早識別機制,可能令兒童錯失治療的黃金期。建議大幅增加評估服務、增加學校支援,增設政府對社福機構的資助,以及增加關愛基金及扶貧委員會對基層特殊需要學童的資助。

2013年6月8日星期六

「匡智溝通易」溝通輔助應用程式發布

「匡智溝通易」溝通輔助應用程式
承蒙利銘澤黃瑤璧慈善基金慷慨支持,匡智會學校言語治療師小組製作了「匡智溝通易」應用程式,有關的發佈會於5月25日(星期六)假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舉行。

「匡智溝通易」可下載至iPad、iPad mini、iPhone 4(或更新型號)、iPod touch 4(或更新型號)上使用。

應用程式亦集語音輸出裝置與圖庫於一身,訓練者可以自行為學員建立個別化的溝通檔案,從多達1500幅圖卡的圖庫內選圖或自行拍照及錄音製作圖卡,務求令溝通程式更切合每位學員的個別需要。

訓練者為學員建立檔案後,可透過檔案分享功能,把檔案分享致家長或其他訓練者使用。檔案分享亦不受設置所限。

「匡智溝通易」內設有兩個遊戲:掃視遊戲及組句遊戲。目的提升學員的掃視能力及對句子結構的認識。

「匡智溝通易」亦設有簡體中文版本,方便內地訓練者及學員使用。

主要功能:
1. 自行建立多個學員溝通檔案
2. 內設兩個圖庫,合共超過1500幅圖卡
3. 檔案分享功能 : 可透過電郵發送學員溝通檔案
4. 兩個語言介面: 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
5. 五個自製圖卡或類別卡的方法:
- 自行拍照建立圖卡- 利用程式內置的相照功能,拍照後,可放大剪裁出需要部分
- 自行從設置相簿擷取相片建立圖卡
- 自行錄製圖卡的聲音
- 自行更改或加上圖卡標題
- 建立文字卡
6. 多種圖卡排列方法
- iPad/ iPad mini 版本共有六個排列方法
- iPhone/ iPod touch 版本共有五個排列方法
7. 兩個訓練遊戲:
- 掃視遊戲
- 組句遊戲

如若需下載應用程式,請按此下載

2013年6月6日星期四

北京10%小學生存讀寫困難現象 普遍有厭學、自殺等傾向


     
       年輕媽媽陳真正為女兒的學業苦惱:每天給女兒聽寫的時候,女兒總是記不住字怎樣寫,要麼多筆少劃,要麼左右寫反,比如,寫“知”字會先寫“口”。“罰她抄5遍10遍20遍30遍還是錯。”為了找出原因,她曾帶著女兒嘉嘉檢查視力和注意力,可結果都是正常的。

  家在北京的吳靜有著同樣的苦惱,也不知道兒子小木出了什麼問題:“他注意力特別容易被分散,半天回不過神,做著做著作業就發呆。”除了注意力的問題,小木的動手能力和眼手協調能力也比較差,“系扣子、系鞋帶都成問題,而且特別慢。別的同學看一眼書寫好幾個字,他看一眼寫一個字。”吳靜很著急。

  其實,嘉嘉和小木的表現是因為他們有讀寫困難。讀寫困難兒童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在我國,最新的數據還是2004年北京教科院做的統計,對北京約1萬名小學生進行的評估發現,有10%的小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讀寫困難現象。

  不被老師和家長理解的龐大群體

  讀寫困難的成因源於神經系統,常見到在重復及表達語言、閱讀、寫作、拼字、書寫及數理上有困難。簡單地說,是指智力正常或超常、但在讀寫能力上落后於同齡人的現象。

  不過,讀寫困難的概念在我國並未普及,大部分人從未聽過這個名詞,有的聽過,卻不知道它的具體含義。這導致讀寫困難兒童很少受到關注,也不被理解。

  “一開始我不知道讀寫困難這個概念,就覺得他能力太差了。”吳靜是個急性子的人,看到小木的“差勁”表現,經常忍不住打他。

  不理解孩子的不僅僅是他們的父母,還有學校的老師。

  在北京西城區上學的東東也是一名讀寫困難兒童。二年級的他會把b寫成p,寫字左右寫反,數字也會寫倒,將6寫成9,把63寫成36﹔閱讀上東東也有困難,一年級時,“陽光洒遍田野”這6個字,他半個小時也讀不下來,即使讀下來也是錯誤的。上體育課等副科的時候,東東經常被老師留下來在教室寫作業、做題。有一次,學校要收材料費,東東爆發了,站在桌子上質問老師說,“讓我交那麼多錢,也不讓我去上課,我干嘛要交這麼多錢?”他的母親常虹曾告訴老師讀寫困難這一概念,並希望老師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老師的回應卻是“你也應該回家去多學習學習怎麼管教孩子”。

  正在上二年級的嘉嘉,曾經遭遇老師“狗血噴頭”式的謾罵。“老師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罵她,說你怎麼那麼蠢,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都記不住,或者罵她懶惰。”陳真說,老師還會在班裡公開批評嘉嘉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等。陳真曾與老師溝通,告訴老師嘉嘉存在讀寫困難,老師卻認為這是她在幫嘉嘉找借口,“說我在護小孩”。嘉嘉曾哭著對媽媽說:“我記不下字,真的好難。”老師對孩子的批評,導致了更惡劣的后果——其他同學對孩子的欺負和歧視。嘉嘉的同學一下課就會指著她說:“笨蛋!笨蛋!”

  讀寫困難兒童普遍存在厭學、自殺、犯罪傾向

  周圍人的不理解甚至歧視,會給讀寫困難兒童帶來許多心理問題。2002年,英國第四頻道曾報道,英國一名研究讀寫困難的專家嘉雲博士,在愛丁堡的一所少年監獄進行了一項關於“讀寫困難與青少年罪犯關系”的調查,在對50名少年男罪犯進行評估后,發現其中有25名是讀寫困難患者,比例高達50%。

  讀寫困難兒童普遍存在厭學、自卑、人際交往能力差等問題,不僅犯罪率高,有的甚至有自殺傾向。

  嘉嘉曾經是個很開朗的女孩。上學后,她開始變得自卑,“賭氣,不願意說話”。在學校被罵后,她從來不告訴媽媽,卻試圖自殺,去廚房拿刀時被陳真發現,問她要做什麼,她說:“媽媽,我想自殺,我記不住那些字,老師就罵我。”

  東東則表現為厭學和人際關系差。東東因為成績差很自卑,曾經對常虹說:“媽媽,像我這樣學習不好的是壞學生”。有一次,老師當著東東的面,在常虹面前歷數了20多分鐘東東的缺點。當天晚上,東東失眠了,“從夜裡12點到早上5點,就聽到他一直翻身,睡不著”。

  缺乏自信影響了東東的性格,在學校常常與同學鬧矛盾。“東東很要強,很要面子。他想要卻得不到,找不到表現自己的方式。有一次他對同學大喊大叫,把同學嚇哭了,他通過這個獲得自信。”常虹說。

  久而久之,東東開始害怕上學。今年開學第一天,他就因為過度害怕發燒了,沒能到學校報到。前幾天,東東腹瀉,到了校門口,常虹發現他實在撐不住,於是決定帶他回家,“當時就看到他好像心裡一塊大石頭落了地一樣,特別放鬆。雖然回家還是不舒服,可是他已經輕鬆了很多。”

  幫助讀寫困難兒童需要政府助力

  “普及讀寫困難的概念光靠呼吁是不行的,必須要立法,將學習讀寫障礙納入到法律的服務裡面,否則不會受到人們的重視。”全國學習障礙研究會副會長劉翔平教授說。

  而到目前為止,我國內地都還沒有關於讀寫困難的相關政策、法規和措施。

  陳真曾找到學校校長溝通讀寫困難的問題,最后校長被她說哭了,表示自己教了30多年書,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看了一些相關的書籍后,校長向上級部門申請到讀寫困難研究比較成熟的香港去了解相關情況,但是上級部門卻認為這是個體問題,不具有普遍性,這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今年3月,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王名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提交了一份名為《關於全國加強關愛讀寫困難學生,切實落實教育公平的提案》。

  在提案中,他提出5點建議,如設立專門機構負責讀寫困難兒童在校的融入教育﹔成立讀寫困難生救助性康復訓練經費制度﹔建立家長求助熱線,委托相關專業機構提供電話遠程咨詢服務﹔將每年的4月24日定為“讀寫困難日”等。

  2011年、2012年,北京市朝陽區政府連續從一家致力於改善讀寫困難兒童能力和環境的專業教育機構購買了兩期服務,包括引進專家到朝陽區各小學對老師和家長進行公益講座,普及讀寫困難知識,給予一部分接受矯治的孩子財政補貼等。

  劉凱軍是一名讀寫困難兒童的父親,孩子的老師在上了讀寫困難知識普及課后,才明白原來孩子的種種表現是因為有讀寫困難。隨后,劉凱軍帶晨晨到專業機構進行矯治,並享受了一定數額的政府補貼。不過,他表示,現在的矯治課程費用還是偏高,希望政府能夠持續購買並加大補貼力度。

  從學校教育的角度,劉翔平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學校不要隻抓應試教育,也要重視素質教育,“讀寫困難的特殊教育對學校來說短期內沒有收益,學校就看分分分。”二是老師應當多看相關的書,多學習讀寫困難方面的知識。

  “現在對殘疾人是比較重視了,讀寫困難兒童不是嚴重殘疾,也是特殊兒童,卻得不到任何重視。人又比較多。”劉翔平還認為,社會要把讀寫困難兒童的特殊教育當做一項公益事業。

  愛因斯坦、喬布斯也曾存在讀寫困難

  面對讀寫困難兒童,家長們並非無事可做。相關專家表示,家長可以為孩子做3件事:

  第一件事是家長要理解孩子,並與老師溝通,讓孩子獲得老師的理解。吳靜在知道孩子存在讀寫困難后,對小木的理解多了,打罵少了。小木的心理壓力也小了,讀寫能力有所改善,從而也更有信心。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格外重要。在得不到老師理解的情況下,陳真依然堅持與老師溝通,她給了老師一本書《克服孩子的閱讀障礙》。老師看后感慨:從業以來,一直都有這一類的小朋友,現在才知道是這個原因。

  第二件事是要挖掘孩子的特長,進行定向培養。讀寫困難與智商沒有必然關系,是由於大腦與小腦的信息傳達出現障礙,才會導致這些人的學習過程很困難。很多名人也存在讀寫困難,如達芬奇、愛因斯坦、丘吉爾、喬布斯等。讀寫困難兒童雖然在讀寫方面落后於同齡人,但是在記憶力、聽力、繪畫、音樂、計算機、數學等方面往往會有天賦。

  比如,二年級的嘉嘉記憶力就十分出眾,“10個詞給她念一遍,她能一字不漏地復述出來。一個三四十字的句子,念一遍,她也能一字不差地復述出來。”陳真說。同樣是二年級的東東,在數學、繪畫和計算機方面則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

  第三件事是帶孩子到專業機構進行矯治。讀寫困難無法自愈,但是,通過矯治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效果,2~7歲是矯治的最佳年齡,越早矯治越好。

  嘉嘉每周到香港上讀寫困難矯治課,陳真表示,嘉嘉有了20%的提高,“以前25%的字都會寫錯,現在就隻有5%吧,我覺得差不多已經接近正常的程度,已經是很好的了。”

  矯治后取得的成績,也讓孩子能夠重新建立起自信。“以前一要寫作業,東東就嘆氣,要哄著騙著他寫。”常虹說道,“現在是他願意寫,有信心獨立寫完,會對我說‘媽,你去看書吧,過一會兒我給你個驚喜。’”

  專家還建議,可以盡早開始親子閱讀,以防止和改善讀寫困難。

來源:中國青年報  (文中受訪家長及兒童為化名)

2013年6月5日星期三

精神科專科醫生估計,由於認知不足,香港兒童過度活躍症情況較美國更嚴重。

精神科專科醫生林中鍵(左)估計,由於認知不足,
香港兒童過度活躍症影響成年人的情況較美國更嚴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子女「百厭」,父母別以為長大便會「生性」。倘兒童患上過度活躍症,處理不善,病情延至成年,會引致專注力失調症,影響更大。此症患者會習慣性遲到、做事拖字訣、無組織力、情緒化、無耐性和易自卑等,嚴重影響工作表現、心理健康及人際關係。美國研究發現,該國僅10%患者成功確診,有專科醫生估計香港情況更嚴重,建議使用網上自我評估問卷,若有懷疑,應及早求醫。

30歲的陳小姐是行政人員,一天她如常起床梳洗,但因專注力不足,換了上身衣服,卻忘記換上西裙,結果穿著睡褲出街,直至在升降機內看見自己的影像始發現。經醫生詳細檢查,再翻查她兒時的學習紀錄,例如成績表評語等,發現陳小姐自幼已有過度活躍症症狀,最後確診「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

美國4.4%成人患過度活躍症

 一項美國研究發現,美國約有4.4%成人患有「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但當中僅10%患者成功確診,而獲得適切治療的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榮譽顧問兼精神科專科醫生林中鍵表示,雖然香港暫時未對此症進行大型調查,但香港對此症的認知較美國更低,估算香港的情況更嚴重。他指出,過去一般認為只有兒童才會患上此症,但事實上,若處理不善,兒童患者的病況會延至成年,估算約三分之二兒童個案延至成年,而成年後壓力和責任俱增,可令隱藏的症狀變得更明顯。

 林中鍵解釋,兒童患者主要是活動量過高及自制能力弱等,而成年患者則較多為專注力失調問題,例如時間觀念差致經常遲到、工作效率低、拖至最後一刻才趕工、無法按時完成工作、躁動不安、無法集中精神、無組織力、情緒起伏不定、無耐性和易自卑等。他稱,若問題持續,不但影響患者的工作表現及人際關係,患者經常遇到挫折,影響心理健康,更可能依賴酒精、毒品或沉迷網絡來紓緩症狀及心理壓力以逃避問題,長期或增患情緒病風險,更會增加車禍、犯罪行為及自殺的可能性。

60%遺傳 父母宜留意子女情況

 世界衛生組織已發布《成人自測計分1.1版(ASRS-V1.1)檢測表》,市民可於網上進行初步自我篩查,評估後若懷疑自己患上此症,應求醫進行全面診斷評估。現時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行為和心理治療。林中鍵補充,患此症的原因約60%是遺傳,呼籲患此症的父母應加倍注意子女的情況。

2013年6月3日星期一

發展遲緩幼童父母手冊-(幼兒篇)

發展遲緩幼童父母手冊
《孩子發展遲緩媽媽應該這樣做(幼兒篇)》
作者:杉山登志郞/辻井正次
出版社:人類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資料,在日本,具有學習障礙(LD)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病(ADHD)及自閉症候群(ASD)等等發展遲緩的孩子,太約佔6%;另外的統計資料顯示,上特殊敎育班(含智障)的學生,四年中增加了三成。發展遲緩的問題,目前在日本正處於急速加劇中。

這是否為日本獨有現象?當然不是。日本是亞洲國家中對兒童發展遲緩問題有最完備的系統性硏究的國家,其發展出的針對問題的干預及解決方法,亦是亞洲國家中最先進的。所謂的“發展遲緩”,是指未滿六歲的兒童,因生理、心理及社會環境因素,在知覺、認知、動作、溝通、社會情緖或自理力方面比同齡者顯著遲緩的,而其障礙類別又無法確定者,都被稱為發展遲緩。

除非徵狀明顯,大部分家長都對幼兒的發展遲緩問題採取不理會,及“等一下”的態度。但日本的專家指出,家長這種不願意面對現實的態度是不對的。有懷疑應該尋找幫助,治療反而不是最重要的,找出切合自己孩子的訓練方法,才最重要。

曾任愛知縣身心障礙社會福祉中央醫院精神科主任、現任浜松醫院大學兒童靑年期精神醫學講座特任敎授的杉山登志郞,及專門培養兒童發展遲緩問題專家的“亞斯伯格學習障礙協會”統籌總監兼理事長辻井正次聯合撰寫的《孩子發展遲緩媽媽應該這樣做(幼兒篇)》,給家有發展遲緩孩子的家長,提供一本父母手冊。作者是兒童發展遲緩問題的翹楚,是長期從事這方面實戰的專家。

本書主要分為三個章:“孩子有發展遲緩的狀况嗎?”、“如何引導孩子正常地成長?”、“幼兒的五大技能訓練”。作者在第一章指出,孩子發展遲緩,是因為他們天生的腦部功能和正常人有所不同,但這不表示這樣的孩子是“不行的”,家長不妨將其列為腦部訊息處理方式與記憶方式與別不同,並非“無可救藥”。家長應摒棄“人應該理所當然地大家一樣”想法,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做不到”的地方,而應該注意他們“做得到”的地方。由於傳統的育兒方式並不適合發展遲緩的孩子,家長要找出適合自己孩子的敎養方法。

杉山登志郞與辻井正次勸諭家長及老師,讓不合群、不聽他人說話的孩子“自由自在”是不對的,應該帶領他循序漸進地發展,對他全面長期支援,協助其累積能力及技能。並且要讓孩子覺得練習做事是愉快的。

家有發展遲緩孩子,家長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因為這類家長比常人更容易患上憂鬱症。作者勸諭:敎養兒女是漫長的路,父母感到疲倦時,不要勉強死撑或過度忍耐。讓自己快樂,全家才能快樂地生活;發展遲緩者的兄弟姊妹要明白自己扮演的並非照顧者角色,要自己放鬆快樂過日子,然後支援發展遲緩的手足。

兩位作者長期從事兒童發展遲緩硏究及支援工作,本書有很多具體的提出問題及解說,圖文並茂,文字簡潔,對懷疑及證實自己孩子有發展問題的家長,有極高的參考,及精神支持價値。謹向相關家長大力推薦。

西 斯

2013年6月2日星期日

輪候政府學前特殊服務須輪候一年半 !

陳錦鴻兩年前暫停拍戲在家培養兒子
特殊學習需要兒童輪候政府學前特殊服務須輪候一年半!

協康會助理總幹事歐陽偉康表示,本港學前特殊服務學額僅約六千三百個,但截至四月底,有六千九百九十一名弱能兒童排隊,包括自閉症兒童,最長輪候期達三年,平均須輪候一年半。

協康會去年服務約八百名自閉症小朋友,歐陽偉康指約兩至六成會升讀特殊教育服務,但有四至八成可入讀主流小學。

因此,他建議政府走「雙軌制」,一方面安排有需要的自閉症兒童入讀特殊教育服務,接受較密集的訓練,以及心理學家跟進;部分能力高的自閉兒童則可安排入讀主流幼兒中心,大前提是政府必須提供配套支援,例如安排受訓的老師跟進個別學生。

藝人陳錦鴻的六歲兒子駕樺,約兩年前證實患嚴重自閉和智障,但政府的學前特殊學位,至今年才輪候到,他曾參考書籍,得知六歲前是兒童掌握語言的黃金時期,若只等候政府學位,會白白錯過這個黃金時期。故他兩年前暫停拍戲,在家培養兒子,包括每日和他去郊野公園玩,見樹叫他爬,爬上有糖獎,跌倒便扶他,花數月時間建立兒子對家人的信任,其後再誘導他用語言表達,例如在紙上寫上「去超級市場買雪糕」,兒子要讀出來才去買,如是每日累積他腦中的句子,得以表達出口。

去年陳為兒子報讀一所政府資助的主流國際學校,今年九月將入讀小學。

2013年6月1日星期六

惠州自閉症兒童排隊兩年才能入學


5月31日,六一兒童節前夕,惠州市護苗培智學校186名自閉症兒童和200名家長在惠州市惠城區一家購物中心度過了愉快的兒童節。

其實,能夠來這裏歡度自閉症孩子在惠州所有的自閉症兒童中來說算是非常幸運的。據鄧老師介紹,目前惠州共有6家專門供自閉症兒童上學的機構,只能夠容納不到400名自閉症兒童。而據統計,惠州市共有3000多名自閉症兒童。

此外,老師極度緊缺,導致這些學校早就已經滿員。就護苗培智學校而言,目前該校有186名學生,117名特教老師,但網上有100多位自閉症兒童在排隊等候入學。而按照護苗培智學校每年三四十個的更新速度,這些孩子一般要等上2年才能正式入學。

詳全文 惠州自閉症兒童排隊兩年才能入學-兩岸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140退休老師留校 補救後段班

大豐國小陳錦葉老師
義務教育雖已推行多年,但各國中小校園裡卻仍有部分趕不上教學進度的孩子,需要熱心的退休教師、志工媽媽在晨光時間給予「補救教學」,教育局副局長龔雅雯卅日逐一頒贈感謝狀,表揚投入補救教學的一四○位退休教師,讓這些弱勢孩子感受到校園的愛與關懷。

由於生活學習環境不佳,校園裡有一些不會注音符號、加減乘除的孩子,如果不給予搶救教學,形同將他們提前放棄,為此不少志工家長、退休老師都會在每天上午八時至八時半的「晨光時間」或放學後,個別教導這群孩子。

教育局昨在土城國中辦理「退休菁英,風華再現」期末經驗分享暨感恩活動,頒發感謝狀表揚廿五校、一四○位國中小退休教師,感謝他們對孩子的無私付出與貢獻。

這些退休老師表示,會出現學習障礙的孩子,有些是來自新住民家庭,有的則是中低收入戶,原因不一而足,其中新埔國小共有卅二位退休教師投入補救教學,教學熱忱令人感佩。

大豐國小陳錦葉老師退休後仍每天到校按表操課,依學習狀況給予孩子不同協助。她說,目前輔導重點是位中美混血孩子的國語課程,經過輔導後,孩子的程度已有明顯提升,讓她樂在心中。

投入輔導教學六年的中和國小蔡金凉老師,目前正在輔導一對新住民子女姊妹,姊妹現在不僅國語進步不少,其他科目的學習狀態也明顯地進步。

龔雅雯表示,除了退休老師利用課餘時間為孩子補救教學外,未來市府也將積極推動補救教學計畫,讓每個孩子都能在校園中學習成長。

2013-05-31 01:18  中國時報 【陳俊雄/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