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星期四

香港耀能協會 - 流動應用程式「社交故事一按通」


「社交故事」廣泛應用於自閉症兒童的教育工作。香港耀能協會編寫及製作「社交故事一按通」流動應用程式,讓使用者透過不同的無線流動裝置,隨時隨地選擇及自製合適的故事,幫助自閉症兒童。


「社交故事一按通」特點︰
  • 免費軟件
  • 內置100個「社交故事」並備有中文繁簡字體及廣東話/普通話旁白選擇 
  • 可編輯故事人物面貌,文字說明及自製旁白錄音
  • 可記錄故事使用情況及效果評分
報名方法:按 此 登 記
資料來源:香港耀能協會

教養傳家寶 - 別用「舌頭」拆毀孩子

「 家立立」成長協會理事長吳方芳
記者李蕙君/攝影
【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專訪】 2013.11.03 03:22 pm

「家立立」成長協會理事長吳方芳從小立志當媽媽,曾因此被老師叫上台,嫌她志向不夠大。但對吳方芳而言,「母親」是她畢生最愛的角色。

她說:「若我在教養上有值得被稱誦之處,大概是我總能以喜樂的心面對小孩,做個『快樂的媽媽』。」她給小孩充分的安全感與自信,得更正向面對生命的種種關卡。

吳方芳有三子女,目前大女兒巧婕擔任大學講師,兒子以寬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就讀法律系,小女兒以樂是高二生。子女年齡差距大,她每生完一胎都會辭去工作,照顧子女直到上小學,才回到職場。

吳方芳說:「孩子年紀愈小,愈是教養關鍵期!」尤以學齡前階段最重要,此時期的小孩需要一個「恆定愛的對象」,父母是最重要的角色,先與孩子建立充滿愛的緊密關係,奠定其安全感與自信的根基,再談教養方法,「有愛才有權杖」,也才得養成孩子的良好品格。

親子間「愛」的連結,建立在父母的情緒管控上。吳方芳看過許多家長用「舌頭」拆毀小孩;一時的情緒失控所說的負面言語,嚴重影響孩子未來和親子關係,她建議父母「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為情緒負責」。

尤其媽媽不要把自身價值建立在丈夫身上,「雖然同床共枕,但他不是肚裡的蛔蟲」,不如坦白、熱情與另一半溝通,何況有時自己都不了解情緒從何而來。

吳方芳的兒子以寬曾告訴她:「每次想到媽媽就是笑臉,陽光普照的感覺,內心也獲得安定。」

以寬幼年患統合失調問題,不了解他的老師認為他有學習障礙,小學被分到資源班,常被罰站或受言語傷害。

吳方芳總是笑臉面對兒子低落的成績,告訴他:「現在你是小烏龜,以後會變成小白兔,就算變不成小白兔也沒關係。安心做你的小烏龜吧,媽媽是上天派來陪你的。」

而她其實每次送兒子上學、看見他受挫入校的背影,也很著急擔憂,總是騎機車環繞著校園外禱告,直到內心情緒安定為止。

以寬小三時,全家移民加拿大,在因材施教的教育環境下成長,如今是法律系高材生。

吳方芳回想,台灣教育隱藏著一些問題,父母又特別重視子女學科成績,情緒隨之而起;孩子的EQ、情緒反應會以父母為榜樣,當小孩四歲(中班)以後會陸續出現一些情緒反射問題,父母要更以身作則,尤其面對青春期的小孩,更要小心切勿「捲入」小孩的情緒中。

她說,情緒是生理正常反應,當孩子與父母發生衝突,「碰」地一聲關上房門,父母不要暴怒要求孩子開門,「那就落入和小孩同等的層級了」!容許雙方暫時迴避,父母在緩和情緒後,可以輕敲房門,請孩子「早點出來」,雙方再溝通。

孩子在父母典範中學會情緒控制,自然養成好品格。她建議父母也能帶著小孩探討「情緒的常模」,了解他人與自己是脾氣來得快、去得快的「外爆型」,或總是將負面情緒長久藏在心中的「內爆型」,對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處理上或有助益,管教時,也不必擔憂孩子質疑父母的愛。

全文網址: 教養傳家寶/別用「舌頭」拆毀孩子 | 家庭與婦女 | 生活消費 | 聯合新聞網

2013年10月25日星期五

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自閉症 (ASD) 兒童的視覺支援策略工作坊



給孩子最佳支援可帶來甚麼?
是 次工作坊將解釋視覺支援策略為何對多數自閉症兒童有幫助,以及能用來減少行為問題和增進溝通。同場也提供示例,指出視覺支援幫助他們從有助獨立完成任務的不同 活動之間順利過渡。主講嘉賓 Pat Mirenda 將介紹「視覺地圖」並利用不同的案例解釋它有助兒童明白行為的後果。當然 ,你或許會問科技從中扮演的角色。這個問題亦將在工作坊予以解答,亦會討論iPad視像日程表的應用程式實例。


關於主講嘉賓:
Pat Mirenda 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教育與諮詢心理學和特殊教育系教授、並身兼自閉症跨學科研究和協作中心主任。作為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委員會認證的行為分析師( BCBA - D ),她教授輔助溝通、自閉症、融合教育和正向行為支援。在2004年,她被美國語言聽力協會(ASHA )評為院士,及在2008年被輔助和替代通信( ISAAC )國際學會任命為院士。
她共同撰寫的著作《輔助和替代通信:支援兒童和成人及複雜的 通信需求》的第四版於2013年發表,而最新合編的一本書《自閉症譜系障礙和AAC》在2009年出版。她已發表了逾百過篇研究文章並經常出席加拿大、國 際和區域會議。目前她的研究包括全加拿大研究自閉症兒童的發展軌跡、年幼自閉症兒童雙語學習和語言發展之間的關係研究。
 


日期:2013年11月04日 (星期一) 
時間:14:00 -17:00 
地點:香港西灣河聖十字徑二號協青社賽馬會大樓 2/F 2A~2B (西灣河地鐵 B出口左轉步行3分鐘)
費用:公眾人士 HK$ 400  全日制學生$100 
名額:100人 

2013年10月22日星期二

A Picture is Worth 1,000 Words: Visual Support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工 作 坊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n ways to best support our children?
This workshop will explain why visual supports are useful for many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how they can be used to reduce behavior problems and improve communication. Examples will be provided for visual supports that help with transitions between activities that help children complete tasks independently. Pat will also talk about “visual maps” She will use various examples to explain “visual maps” that can be used to help children underst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behaviour. Last but not the least, you may have questions about how technologies play a role. This is a great question ! Examples of iPad applications that can be used to create visual schedules will be discussed as well. 


About the Presenter
Pat Mirenda is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and Counseling Psychology and Special Education,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re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Collaboration in Autism (CIRCA)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She is a doctoral-level Board Certified Behavior Analyst (BCBA-D) and teaches courses on augmentative communication (AAC), autism,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s (PBS). In 2004 she was named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Speech-Language-Hearing Association (ASHA); and in 2008, she was named a Fellow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ISAAC). The fourth edition of her co-authored book “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Supporting children and adults and complex communication needs” was published in 2013; and her latest co-edited book,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nd AAC” was published in 2009. She has published over 100 research articles and chapters and presents frequently at internatona1, national and regional conferences. Her current research includes a Canada-wide study of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lingual language exposure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with autism.

Date : 04 Nov 2013 (Monday)
Time : 14:00 - 17:00 Fee : General Public HK$ 400, Full Time Student HK$ 100 Venue :Youth Outreach Jockey Club Building / Room 2A~ 2B, 2/F, 2 Holy Cross Path, Sai Wan Ho, HK. (Sai Wan Ho MTR Exit B , Left Turn Around 3 Min)

“打開特殊學習需要幼兒的心扉 -正向行為支援義工專業培訓” 證書實習計劃

歡迎有興趣特殊學習需要幼兒的人士報讀

香港兒童啟迪協會將聯同協作機構每年都為社區提供「親職幼教」、「及早識別」服務與「義工專業」培訓。今年計劃是 “打開特殊學習需要幼兒的心扉 -正向行為支援( Postive Behaviour Support ) 義工專業培訓” 證書實習計劃  。 內容包括 語言障礙 、 專注力不足 、 其他發展障礙 、 認識自閉症兒童 、 認識過度活躍症兒童 、 如何支援社交發展 、 教學支援服務 、 家長輔導支援、 教育科技 、 正向行為支援 及實習 。。 計劃主要分為義工課程、實習及社區服務三大部份,活動大部份在週末及星期日舉行。

2013年10月17日星期四

第1屆全國傑出學生 自閉症資訊和通信技術應用設計大獎


自閉症與資訊和通信技術應用 普及計劃 (以下簡稱 IAAC-2014)

IAAC -2014全國傑出學生 - 自閉症資訊和通信技術應用程式設計大獎,旨在讓我們的下一代更瞭解自閉症,以及如何使用資訊和通信技術(下簡稱ICT)去幫助和提升自閉症人士的生活質素。

是項比賽的 3 個目標:
  (1) 提供機會給學生們跟不同地區的同輩競賽,以展示他們在 ICT方面的解難能力和創意。
  (2) 來自大中華不同地區(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的ICT參賽團隊為自閉症人士應用ICT作學習和訓練展示創意,給予參賽者嶄新的視野。
  (3) 給予參賽者一個機會以認識相關的業界人士,包括ICT業界、教育、社會工作、輔助醫療、複康界從業員和相關專業人士等。

2013年10月15日星期二

「有效學習支援多面睇」研討會


日期:2013年11月2日(星期六)
時間:10:00-12:45
地點:牛頭角樂華南邨樂善堂楊仲明學校禮堂
查詢:電話 29482948 7763 (黃慧儀女士)

2013年10月14日星期一

你並不孤單- You Are Not Alone




您的孩子是否有學習和關注的問題,如讀寫困難,多動症,聽覺處理與執行功能障礙或問題?你並不孤單,在這裡於 LD.org 代表美國社會的60萬人。分享這個視頻的朋友和親人的孩子或學生,都在為改善讀寫困難和相關的問題而努力 。

Does your child have learning and attention issues such as dyslexia, ADHD, 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 or problems with executive function? You're not alone—here on LD.org  represent a community of 60 million people in United State. Share this video with friends and loved ones whose children or students are struggling with LD or related issues.

The Dyslexia Toolkit

2013年10月13日星期日

My PACE青少年讀寫障礙支援服務經驗分享會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近年致力為有特別學習需要的兒童、青少年及其家長提供專業及多元化支援服務,於2010年起 開展青少年讀寫障礙支援服務,透過社工、職業治療師和培訓導師等,提供專業訓練和成長活動,以提升 讀寫障礙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記憶力和潛能發展。 為促進各界認識對讀寫障礙青少年成長的支援服務,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舉辦是次經驗分享會。當日除分享服務推行 的成效和實務經驗外,更邀請服務受眾、老師、讀障過來人及嘉賓作分享,期望透過豐富內容促進思考和 討論。

詳情如下:
日期: 2013年11月9日(星期六)
時間: 下午2:00至4:30
地點: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 深水埗綜合社會服務處
地址: 深水埗元州街59至63號元州街市政大廈五樓大堂
對象: 教師、社工、輔導工作者、懷疑或確診為讀寫障礙學童家長、 青少年及有興趣的社區人士 內容: 計劃經驗分享、嘉賓及服務使用者分享、台下發言與回應




讀寫困難的資訊不足


學校對讀寫困難認知不足 - 美國一位學障母親的感受

美國明尼蘇達州州長馬克頓宣布10月為「讀寫困難關注月」。但這義味甚麼?我撫育了三個孩子,其中兩個分別有讀寫困難(dyslexic) 和「書寫表達障礙(dysgraphia)」的。讀寫困難(Dyslexia)是一種基於神經系統的語言處理失調,導致大腦在處理和解釋信息時與一般人不同。類似的處理失調,影響數學計算就被稱為「處理障礙(dyscalculia)」,影響書寫就被稱為「書寫困難(dysgraphia)」。讀寫困難並不是低智力,或懶惰或聽力或視力受損所致的一個跡象。在學校裡,它通常被稱為特殊學習障礙。然而,很多具有不同種類讀寫困難的孩子卻不符合特殊教育的要求,故仍需要適當地被接納,使他們獲取信息和被評估以取得適當修改的學習模式。

自助和創建社群
本·福斯的新書《讀寫困難的賦權計劃》(The Dyslexia Empowerment Plan),讓我想起像我的孩子們那樣:源於神經系統失調,讀寫困難是不會離開他們的。福斯本身有讀寫困難,但他同時擁有士丹福大學法學博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學歷,並且是英特爾閱讀器的發明者。他的賦權計劃包括確定你孩子的個人資料,讓他自助和創建他的社群。你的孩子是否在學校爭扎?你知不知道他遇到甚麼困難?

中小學的症狀
學生通常不會出現所有的症狀,但父母和教師可留意以下幾個情況。在小學,學生可能在發音方面有困難,持續地閱讀和拼寫錯誤,學習拼寫列表出現問題,然後可能在測試後忘記得一乾二淨。他們會漏字;寫字母快速卻會將數字或字母倒轉;不記得的事實,包括數字和誤解算術符號。在中學,學生可能在不同範疇出現困難:閱讀理解、拼寫和/或書面表達、理解題目、組織、策劃、管理時間;完成或處理任務;集中專注力;使用線和空間迅速地書寫讓人易於閱讀的字母。

教學者信息不足
這些孩子並非偷懶,反之比大多數同齡者更加努力。不幸的是,在教學計劃中對於閱讀障礙、書寫困難、計算障礙的信息都很少,然而受這類問題困擾的人口卻多達20 %。跟我一起為此問題而工作的家庭經常說,他們知道作為學生的子女在功課方面有些不對勁,但當在學校的會議上提出這個問題時,父母卻往往被駁回。如果你作為父母覺得有甚麼不正確的,可找別人傾訴,並考慮參加一些聚會例如 PASSED (Parents/People Advocating Student Success in Education)(父母/崇尚學生成功教育人協會) 。有許多網上檢測可加以利用,我最喜歡的例如是來自「國際閱讀障礙協會」(the International Dyslexia Association)、「耶魯大學讀寫困難和創造力中心」(the Yale Center for Dyslexia and Creativity) 以及「國家學習障礙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Learning Disabilities)。

需要更多通融
我的一個孩子修讀數學和物理,他既有讀寫困難兼有書寫表達障礙,然而今年將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他計劃當教師;但在明尼蘇達州卻不能如願以償,因為這裡在參加考試時並不允許特別通融,而他正好有需要特別安排:因為他在閱讀時要比常人多一倍時間,而通常要閱讀東西三次,以確保了解。
(摘繹自 《Duluth News Tribune》)

2013年10月8日星期二

如何早期發現孩童自閉傾向



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醫師蔡文哲表示,出生三星期嬰兒已對父母的表情有反應,包括吐舌頭、伸出小指頭跟父母互動;一歲半嬰兒更具備非語言溝通能力。雖然自閉症最早確診年齡需等到寶寶一至兩歲,但嬰兒如果互動能力差,只對特定物品有興趣,甚至不看人,皆可能有自閉傾向。

義大利動物實驗曾發現,靈長類猴子的大腦中有一種「鏡像神經元」細胞,它可讓猴子出現模仿行為;人類大腦也有同樣細胞,嬰兒因此會模仿、學習父母動作。

部分研究指出,自閉症孩童欠缺了解他人心意能力,其可能與鏡像神經元功能受損有關;磁振造影也發現自閉症患者的鏡像神經元細胞皮質厚度較薄,恐影響訊息傳遞,造成孩童感受能力較差。

「我們每個人都有點自閉。」蔡文哲說,每個人內心都有一點固執傾向,他以自己的孩子不愛吃番茄為例,總要把番茄炒蛋的番茄與蛋分開;不過,自閉症患者最大特徵除偏好強烈外,社交能力也較差。

許多家長擔心自閉症孩子將來找不到工作,蔡文哲說,「以前只能當僧侶,現在也可以當工程師。」父母應協助自閉兒善用那份專注執著的特質,針對孩子個性做適當安排,自閉兒仍大有可為。

除了自閉症外,不少孩子沉迷網路也讓家長憂心忡忡,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兼任醫師張立人提醒,零到六歲是感官發育的重要時期,若年紀太小接觸網路3C商品,可能會影響大腦神經迴路,恐致空虛感加重,提高日後憂鬱風險。

全文網址: 自閉症別洩氣…以前當僧侶 現在能做工程師 | 醫藥新聞 | 健康醫藥 |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台北報導】2013.10.06

2013年10月7日星期一

醫管局3年增聘逾160名治療師


雖然物理治療師與職業治療師所醫治的病症類似,均涉及病人行動能力問題,但兩者實屬不同範疇,在大同中存在小異。物理治療主要著重改善病人身體的能力,而職業治療則更注重病人在心理上的問題。近年社會對兩個專業的需求激增,單是公立醫院於過去3年已增聘60名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更增加了超過100名。

理大物理治療學碩士學位課程主任彭耀宗教授指出,雖然物理治療與職業治療都是醫治病人行動問題,但兩者的集中點不同,物理治療着重處理身體上的健康,如痛症、肌肉無力、行動欠妥、手腳活動以及平衡能力出現問題等,透過運動動作、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令病人的活動能力恢復。

兩者實屬不同範疇
至於職業治療,理大職業治療碩士學位課程主任文偉光教授指,治療涉及病人精神、心理、情緒、認知、記憶及專注力等問題,如精神病患者有思覺失調症狀、腦退化症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小朋友有自閉症或過度活躍症等,職業治療需設計與其日常生活有關的治療活動,透過如遊戲等方式,提升病人能力。

近年本港對物理治療師與職業治療師的需求有增無減,醫管局發言人指,公立醫院的物理治療師人數,已由前年811名增加至今年871名,同期職業治療師亦由593名增加至697名,兩者流失率分別維持在6%及4%。
醫管局已透過推行各項措施,包括加強招聘人手、增加培訓機會、改善工作環境,吸引及挽留他們,以及增聘病人服務助理,減輕前線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的工作量。
衛生署則表示,目前共有13位物理治療師及14位職業治療師,在該署轄下長者健康及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提供專業服務,該署將開設一個新的一級職業治療師職位,正進行招聘。

新報記者

美發現自閉症遺傳缺陷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美國研究從八百一十位民眾中發現,四百三十一位有泛自閉症障礙(ASD),都有消失的基因,原本必須要有兩個基因才能正常運行,但這些民眾裡只有一個,約有百分之一個民眾,罹患了自閉症的風險,病因至今不明,這項發現有助於探究與治療。

研究學者約瑟夫教授說,這是第一次發現基因的小缺失,可能導致自病症發生,大腦細胞為了溝通需要,每天都會有新的突觸點,大腦會適時去除不必要的突觸點,自病症患者的大腦突觸點的自噬與重建功能較差,可能導致他們無法像常人一樣,可以與外界正常溝通。

英國自閉症中心主任卡羅爾說,自閉症的原因還在找尋,許多專家都認為,不是由單一原因導致,有許多強而有力的證據表明,各式各樣的因素都可能影響大腦發展,不論是遺傳、藥物、有害物質,各項影響的交互作用下,最終產生自閉症結果,目前沒有藥物能完全治癒,只能輔助改善病徵。

卡羅爾接著說,這項實驗給了一個新證據,缺乏的基因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未來可依此發展檢驗方法,或後續療癒措施,增加自閉症的相關知識,將來或許有一天,醫療人員能用更進步的方法,大幅減少病患與家屬的負擔,也有助於減少外界對自閉症患者的誤解。
全文網址: 美發現自閉症遺傳缺陷 - 關懷自閉症

2013年10月5日星期六

自閉症人士的診斷與發展



日期:2013年10月5日(星期六)
時間:14:00-16:30
地點:香港北角百福道21號香港青年協會大廈9樓
查詢:電話 2428 6261


仿人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工作坊


工作坊時間:
日 期 : 2013年11月23日 星期六
時 間 : 9:15am – 12:30am 
地 點 : 獅子會中學 / 新界葵芳興盛路90號 http://goo.gl/maps/RUsN8 
對 象 : 中小學生、老師及家長 
名 額 : 300 名 

語 言 : 粵語 
截 止 : 2013年11月8日 額滿即止 
費 用 : 免費 
查 詢 : 香港教育學院 特殊學習需要與融合教育中心 / 行政主任 黃慧儀女士
               香港新界大埔露屏路10號 D1-G/F-05 室 
電 話 :(852) 2948-7763 / 傳真:(852) 2948-7993 csenie@ied.edu.hk
網 站 : www.hketa.org / www.autism.hk 

流程: 
第1節: 
9.15am : 參加者報到 
9.30am : 機器人的發展歷史 
9:45am : 仿人機器人的理論和技術 
- 機電工程、物理、數學及心理學 仿人機器人與人工智能 
- Choreograph 軟體 (Aldebaran Robotics)

10:45am 小休

第2節: 
11:00am : 仿人機器人在教育上的應用 
- STEM 及 特殊教育 
11:15am: 觀眾與NAO 仿人機器人的互動環節
- 舞蹈、運動、人機對話(以普通話進行) 
12.00am : 公眾發言及提問 

12:30pm : 結束

2013年10月2日星期三

天噴射航空公司(Jet Blue)推出自閉兒搭機體驗



(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1日專電)為了讓有自閉症兒童的家庭輕鬆體驗飛航旅程,藍天噴射航空公司(Jet Blue)與「自閉症之聲」組織合作,提供美國國內航線,讓自閉症兒童與青少年實際感受坐飛機的經驗。

自閉症關懷組織「自閉症之聲」(Autism Speaks)宣導部主任納德爾(Lindsay Naeder)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機場安檢需要脫鞋、取下皮帶與外套等,這些看似可在5分鐘內完成,簡單的脫鞋與穿鞋動作,對於家中有自閉症兒童的家庭來說,卻可能是個頗大挑戰。

為了提供自閉症兒童與青少年感受如何在機場通過安檢、登機與飛航的機會,「自閉症之聲」與藍天噴射航空合作,推出名稱為「給自閉症的藍色地平線」(Blue Horizons for Autism)專案,將提供橫跨美國國內的不同航班,讓自閉症兒童與家屬一起練習搭機旅行的經驗。

「自閉症之聲」負責針對藍天噴射航空空服人員設計的訓練講習,說明如何協助有特殊需求的孩童與家屬。

「給自閉症的藍色地平線」首次航班9月21日已從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起飛。藍天噴射航空表示,未來計劃逐步擴大這項專案,直到航線服務的所有79個城市都包括在內。

藍天噴射航空企業社會責任部門經理魏塞爾(KateWetzel)希望透過這項活動,讓有自閉症兒童的家庭了解到,坐飛機旅行、度假其實是可以達成的目標。

女兒有讀寫困難 醫生媽媽助建能力感

在郊外沒有太多人工設施,隨手便是學習的工具。圖為小女兒馬紫玲
【晴報專訊】在醫院當兒科臨床及研究的陳鳳英醫生,當發現大女兒有讀寫問題時,才猛然記起自己當年也有同樣的問題,她努力幫助女兒的同時,深信孩子在年少時最重要是找到能力感,找到的話,便不怕沒有求進步的動力。

若不是發現大女兒馬紫恩四歲時讀寫發展遇到困難,陳醫生也不會聯想到自己當年也有相同問題。最初,陳醫生知道紫恩在寫字方面發展較慢時,一點也不覺 得驚訝,直至發現紫恩每每花了很多時間溫習默書內容,臨場卻出現失準的情況,才令她猛然想起往事:「小學時年年都是僅僅能升班,中學時只有數理化科目成績 不錯,語文科成績一直不好,老師還擔心我會考語文科不及格,無法考上大學。」結果,她中英兩科及格,能順利考入大學醫學院。進入醫學院後,她可以用口語作 答部分考卷,有些還獲A級佳績。

口才補不足

令陳鳳英成為醫生的,不是香港家長一直深信的語文書寫能力,而是她那三寸不爛之舌,「我中學時參加辯論比賽拿過獎的。」伶牙俐齒的陳醫生,能夠快而 準地說出與兒童有關的數字,「智力是天生的,95%人的智力介乎100至150,達130的只有2.1%,而患有讀寫困難的就有10%。」因此,她一直相 信她口中Normal(智力正常)的人不能變成Super(資優),但想孩子能發揮好表現,就要讓他們找到自己的能力感。於是,她以自身的感覺去感受孩子 的需要,故從女兒四歲開始,給她看字卡,以及用想像文字形狀等方法加強語文能力。

興趣展潛能

作為醫生,陳鳳英深知急進地操練女兒成效不大,但作為家長,她也曾期望女兒多一分努力,便能有多一分成績:「女兒很喜歡游泳,現在一周習泳三次,之前我也想過不讓她去,留在家裏多些溫習。」但自習泳後,奇妙的事發生了。

一天,紫恩習泳後回到家已是晚上八時,距離九時半睡覺只有一個半小時,但她還未吃晚飯和溫習最困難的中文科默書,陳醫生正覺糟糕時,女兒卻自覺地吃飯和溫習,不消一會便讀熟內容,還能準時就寢。這次經驗,讓她更深信孩子要是找到興趣,從中找到能力感,就能發揮無窮的潛力。

六個月戒片 兩歲拿筷子

生了孩子,陳醫生申請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以便晚間能與當資訊科技的丈夫全力照顧家庭。兩名女兒六個月時,每當尿片濕了,她便拍一拍屁股,然後把膠廁所放在大廳當眼處,很快女兒便聯想到屁股濕想去廁所的感覺,很快便成功戒片。

她們有空便會帶女兒們到郊外行山露營,「孩子在郊外沒有太多人工的設施,能力就出現,一歲前多行山,接觸大自然能加強感官,減少很多感官障礙。」兩 歲時,她更鼓勵他們用筷子吃麵:「最初是吃到亂七八糟的,父母要忍耐,慢慢就好起來。」今天,她看到大女兒紫恩學業仍需努力,卻很有自信,五歲的小女兒紫 玲更對新來的外傭說:「我懂洗澡、吃飯,你不用幫我了。」

撰文:馮淑嫻 (lydia.shfung@gmail.com)

攝影:Lego、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佩娟

2013年10月1日星期二

ADHD若無接受適當治療 孩子抗壓性恐較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家的小朋友也是好動、靜不下來,或是無法專心完成同一件事情?小心這些表現都有可 能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有關。台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郭純雅醫師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研究指出,台灣約有7.5%的孩童患有ADHD,若無接 受完整治療,常合併行為問題與情緒障礙,甚至影響成年後的抗壓性,提醒家長若發現孩子有過動、衝動的症狀,應及早至兒童心智科尋求專業醫師治療,以免錯過 黃金治療期反而耽誤孩子一生。

孩童容易被發現患ADHD時期約為國小前後

醫師進一步說明,根據流行病學研究指出,全世界約有5~12%的孩童患有ADHD,台灣的本土研究就發現約有7.5%的孩子有這類的問題。臨床上顯示,孩童 最容易被發現ADHD的時期約是進入國小前後,大致因為幼稚園都是以比較寬鬆、包容式的教育,而國小則是第一個正式國民教育階段,孩子若有不專心、上課東 摸西摸、忘東忘西、製造聲響、講話或走動的情況,也就最容易被老師發現有異狀,進而告知家長。

目前針對 ADHD治療方式以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兩種治療方式為主,倘若孩子的症狀已經影響到學習、人際關係(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師生關係等)、上課的團體紀律 時,醫師則會建議家長合併使用藥物與行為治療。然而,有些家長會質疑藥物的安全性,對此,郭醫師解釋,目前使用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第一線藥物 (methylphenidate)在國際使用經驗已有50年以上,且經過大型研究、長期追蹤的安全藥物,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高達60%以上最常合併出現對立反抗行為問題

反觀若因為排斥用藥治療或延誤治療,結果耽誤孩子治療的黃金時期,造成孩子後續出現對立、反抗的行為問題與情緒障礙。郭純雅醫師說明,研究發現ADHD最常 合併出現的是對立反抗行為問題(高達60%以上),25-30%合併有焦慮與情緒障礙、20-25%有學習障礙等問題,若不加以治療,未來可能導致孩子容 易自卑、人際障礙、毒品濫用、反社會行為等,而影響成年後的社會適應性。

家長可從三面向瞭解ADHD

郭 純雅醫師提醒家長,面對孩子患有ADHD的狀況,首先,應先瞭解這樣的症狀其實與神經發展有關,而非孩子故意做不好;再者家長也可檢視自己小時候是否患有 ADHD的類似經驗(因ADHD與遺傳有關),藉此分享自我的學習歷程給孩子瞭解;第三,面對孩子的行為要有耐心跟愛心;最後,家長應學習如何鼓勵並協助 孩子做出好的行為,切忌以打罵的方式教養孩子,以免出現家庭負向情緒的惡性循環,此外,也可及早至兒童心智科治療,以免延誤孩子治療而加重病症情況。

資料來源: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