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關鏡生-關爸爸 (右) 2016年獲本會嘉許其出色服務 |
香港十大出家長、模範家長大獎、香港兒童啟迪協會協問、香港特殊學習障礙協會副主席- 關鏡生 (關爸爸) 2018年6月6日在都市日報撰文 ..
最近讀到一位專責復康服務的社工訪問,反思香港融合教育制度的問題,她直言自己不贊成融合教育。為甚麼呢?她指自己機構本來主要服務精神康復者、智障等對象,但近年卻開始處理SEN的轉介個案,因為這些SEN學生被老師、同學長期欺凌,都出現精神問題。
成績不佳就是「壞學生」?
我過去亦曾撰文指兒子因學業成績不理想,被同學視為壞學生,出現排斥的問題。融合教育的本意是讓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在主流學校受教育,避免有標籤成分,並訓練他們融入社會,發揮潛能。可是,不難在網上發現SEN家長呻如何跟學校爭取調適、希望老師減少孩子的家課數量等等,要如此費力與學校周旋,某程度反映學校不理解SEN學生的情況與需要,或者資源問題,未能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結果就出現某些SEN學生在主流學校受到老師、同學的長期欺凌,覺得自己能力比其他人低,自信心不足,影響日後的才能發展。
但是否代表融合教育是較差呢?我不會下如此一刀切結論。事實上,政府在推行融合教育有太多不足地方。首先是老師培訓不足,對學障生需要、各項相關行政程序缺乏認識,令學生權益受損。過去有報道訪問過支援特殊教育的老師,她也承認過去訓練,不足以讓她面對教學現場需要。如果連前線老師也自感培訓、經驗不足,如何幫助SEN學生?讓他們長期與普通學生一起上課,再長期跟不上學習進度,怎可健康、快樂的學習?
專業服務未銜接升小
再加上政府沒有一個支援SEN學生的藍圖,導致幼稚園、小學、中學的支援服務出現斷層,例如幼稚園時有言語、感統訓練,升上小學後就可能服務中斷,或者要待評估後,才有其他安排。但理論上,幼稚園短時間訓練,不會令孩子的情況迅速改善吧?專業訓練未能在升學階段銜接,讓這些孩子錯失改善的黃金時間,實在令人慨嘆政府對資源分配、監管的能力,最終令這些家長、學生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