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日星期五

常 識 豐 富 潛 能 突 出   天 才 皆 愛 尋 根 究 柢

近日本港先後爆出兩名年僅九歲及十四歲的資優生,成為各大專院校爭奪目標,更成為全城談論的話題。在全球人才爭奪白熱化,每個城市各出奇謀,吸納外地人才,但卻往往忽視本地資優兒童。特首施政報告去年提出,政府及商界共斥資二億元籌建資優育學院,但其實一直在煲「無米粥」。反觀台灣、新加坡及內地,在七十、八十年代已有一套完整天才培訓政策。據非正式統計,全港最少有二萬名天才被扼殺,育學家炮轟「本港政策太慢,難與其他地區競爭。」政府在九十年代曾推出《第四號報告書》,表明銳意培養天才兒童,但至今十七年仍未見積極推行。於○一年推出《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雷聲大雨點小,效果毫不顯著,曾蔭權去年施政報告中立即斥資二億元籌建資優育學院,專門培訓十至十八歲的資優生,但至今仍未見落實推展,香港的天才就此被眼白白地糟蹋。事實上,本港資優政策既慢且不夠深入,前育署馮漢柱資優育中心課程發展主任謝清美指出,九○年推出《第四號報告書》後,十年內受惠的資優生只有約一千名,這與原本估計全港至少有二萬名資優兒童的數字相差甚遠,其實已有大量的天才學童錯失被栽培的良機。至於○一年所推出的計劃,亦側重校本培訓。其實,在目前的育制度下,師沉重的工作量,真難以期望他們可向資優生提供高質素的訓練。 新加坡強化思維培訓反觀鄰近競爭城市,台灣早於一九七三年開展資優育,新加坡亦於八四年推行,甚至內地自七八年成立第一個超常育實驗班,資優育在內地被稱為超常育亦有二十九年的歷史。又以新加坡為例,過去資優培訓側重於學術層面,但近年亦提出深化培訓,強化學童的思維,並非像本港仍停留在蜻蜓點水式的培訓班層面。陳太(化名)的十一歲兒子是資優生,但她卻大吐苦水,她說兒子嘉輝(化名)自小比同齡的小朋友聰明,智商高達135,小一已經具有小三學生的程度。就讀幼稚園時,嘉輝能以流利英語與外國人溝通,小一便能自行閱讀多本世界名著,功課均能應付自如,凡是與創作及記憶有關的習作,都高人一等。由於嘉輝感到課程太淺,缺乏興趣,令老師感到不滿。陳太表示,曾為嘉輝測試智商的醫生指出,嘉輝的智商超出常人,屬於資優兒童,他的潛能恍如一台空白的電腦,若能配合適當訓練,定會進步神速。陳太慨嘆,「我唔識,學校又無佢課程,佢能力最強時間已經過,快將小學畢業,一切都遲啦,白白糟蹋個仔才華。」 叛逆資優童每被忽略政府的資優學院雖將於年底開辦,但資優兒童家長會會長林潤富表示,專門培訓十至十八歲的資優生,對天分高而年紀小的資優生幫助不大,政府不應以年紀劃分培訓天才。他又指,香港未有就資優兒童作出統計,但參考國際研究資料顯示,一般學校有百分之三學生屬資優生,以學童智商評估,全港至少有二萬名資優兒童。他建議政府應倣效新加坡、澳洲等地,為所有資優生進行測試,提供針對性的課程。浸大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主任許娜娜批評,育局推行《特別資優學生培育支援計劃》,流於片面,缺乏針對性的培訓,培訓主要以全方位學習及加速學習模式,即是跳班。她說:「本港加速學習僅限於跳班,無分科加速,未有顧及小朋友學科以外其他方面發展。」許解釋,部分數學天分資優生,語言能力或心智成長上未趕及,分科跳班則能針對性培訓。專家認為資優生可從個性上有不同分類。臨床心理學家林琳指出,如叛逆型的資優生會具備高創造力而缺乏自控力,該類天才容易惹人發怒,大家傾向不承認為資優生,在學習上可能會面對較大困難。而許娜娜亦指出,現有部分資優生患有過度活躍症或自閉症,現行的資優政策忽視該批兒童。http://www.sld2000.com/upload/gifted.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