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0日星期四

提升幼兒的能力 興趣班不是萬靈丹

消委會- 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消委會去年收到有關興趣班的投訴上升了一成八,其中一宗是家長花了五千元替兒子報讀「優化幼兒大腦課程」。開課後家長才發現課堂內容空洞、缺乏主題,學童大部時間時自由活動,嬉戲遊玩。主辦單位亦沒按照承諾,向父母提供教材,及安排專業導師分析學童的個性和潛能。

家長易受誤導

以我觀察,類似情況只是冰山一角。現時坊間充斥着一些以心理學和大腦工程作招徠的課程,令家長誤以為一個課程便能解決所有問題,包括提升智商、改善記憶力、管理情緒、提高專注力等。

若孩子有學習或發展障礙,例如讀寫障礙、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自閉症等,家長在彷惶無助之際,更容易輕信某些訓練可以藥到病除,結果是浪費金錢和時間,家人身心俱疲。選擇興趣班時,家長要留意課程標榜的成效是否有心理學依據?是否有科學實證研究作支持?負責導師是否具備相關的專業資格?課程內容是否切合自己孩子的真正需要呢?如有懷疑便要查根問柢,或尋求專業人士意見。興趣班不是萬靈丹。例如要提升孩子的領導能力,不一定要上領袖訓練班,可以讓他們參加一些制服隊伍和義工服務,由服務他人開始,學習成為僕人領袖。

若要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可在課餘時間多安排一些社交聚會,如拜訪親友,出席生日會等。這些活動毋須花費大額金錢,而且環境真實自然,更有助孩子學習。

電台主持 張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