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1日星期二

文章推介 : 學障支援不足的問題(一)


近期,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和郭榮鏗及多個民間團體積極推動特殊教育立法,行動令人鼓舞。然而,要照顧好特殊教育需要(SEN) 學生,除特殊教育立法外,教育局尚有很多工作未做好。透過本系列三篇文章,筆者將指出香港各種特殊學習障礙(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SpLDs,下簡稱「學障」)的評估工具不足以識別有中文、英文讀寫障礙和數學障礙的學生。[註1]本文旨在簡述中文學障評估工具不足的情況。
中文是香港人的母語,現時識別學生是否有中文讀寫障礙(Dyslexia )的評估工具有《香港初小學生中文讀寫能力評估(CLA-P II)》、《香港初中學生讀寫障礙測驗(HKT-JS)》及非專門評估讀寫障礙,但有參考價值的《香港中學生中文讀寫能力測驗》(行內俗稱《何萬貫九卷》) ,算是發展得成熟。

雖然現時評估工具已涵蓋九年義務教育,但當學障學生申請中學文憑試特別考試安排(考試調適,例如加時、放大試卷、使用讀屏軟件等) 的時候,問題就出現。根據考評局要求,學障學生申請考試調適必須在應考前四年內進行一次心理評估,當中須包括讀寫障礙標準化評估工具的分析和結果。如果學障學生趕不及排期在中三時再接受評估,他們中四或中五時只能用初中的評估工具HKT-JS。透過學習,患讀寫障礙的學生升上高中後語文能力會有所提升,他們在HKT-JS的能力表現會較高,其讀寫障礙的程度可能被低估。有部分教師和教育心理學家會輔以《何萬貫九卷》協助評估,但考評局只當作參考。

沒有一套適用於高中學生的標準化評估工具,高中中文讀寫障礙的分析結果便不準確,導致有讀寫障礙的學生不獲足夠的考試調適,對他們不公平。既然香港社會讓學障學生有報考公開試的權利,並願意提供考試調適維持公平競爭,那麼教育局實在應該投放資源開發一套適用於高中的中文讀寫障礙標準化評估工具。
本系列第二、三篇文章,筆者將分別討論香港支援英文讀寫障礙和數學障礙資源短缺的問題。

作者:盧日高,中學教師,進步教師同盟成員

[註1]「特殊學習障礙(SpLDs) 」是特殊教育需要(SEN)中的一種,特殊學習障礙包括「特殊語言障礙」、「讀寫障礙」、「發展性協調障礙」、「數學障礙」、 「視覺空間感知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