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28日星期六

「絕對、絕對、絕對不要放棄」-知名盲人學者姜永祐博士

由台灣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邀請的「絕對、絕對、絕對不要放棄」作者姜永祐博士,5月22日及23日在台灣分享了兩場精彩座談會。這次座談會的內容,是針對教育的問題,讓家長知道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同時幫助身心障礙朋友走出陰霾,擁有真正健康的人生。5月23日晚上7點,在台北縣政府六樓集會堂舉辦的座談會上,姜博士分享了自己以及教育兩個孩子的經歷,從而帶出要明白「如何生活」才是人生的理想和終極目標。

姜博士簡介
姜永祐博士來自韓國,是一位享負盛名的專業教育家。他本身雖是視障人士,但憑著樂觀的精神及毅力,獲得美國特殊教育的博士學位,並成功的教育自己的兩位兒子成為博士。姜永祐是韓國第一位盲人博士,他出版了許多勵志書籍,每每成為暢銷書籍,他不斷受邀至韓國與國外的教會、學校,及社會團體演講,並名列「美國當代名人錄」及「世界當代名人錄」中;布殊總統更提名他擔任國家殘障委員會主席,並於2001年獲參議院通過。

改變態度就能改變命運
座談會上,姜博士以教育自己的孩子為例,分享了倩感教育的重要性。「我的大兒子三歲半的時候,就禱告說希望爸爸能看見,可以教他騎腳踏車、打棒球...在他心目中,他對視障者有很負面的想法,他把盲人等同為一個沒有用的人,他覺得爸爸這個不能,那個不能,總之都是不能的。」

於是姜博士決定要改變孩子的想法,因為如果他帶著這樣的想法成長的話,將來會覺得父親是視障者是一件羞恥的事。「我為了改變他的觀點,於是告訴他,爸爸雖然看不見,但有些事情,我比看得見的人做得更好。例如媽媽一關燈就沒辦法唸圖畫書給你聽,也不能唸聖經給你聽,但是爸爸就可以了。」

自姜博士這樣說明以後,他兒子的想法開始改變了,原來有些事情,爸爸比別人做得更好,自此以後,他就開始留意爸爸比其他人做得更好的事情。十年後,當他要考哈佛大學,作文題目是「一生中最難忘的事」。姜博士說:「我的兒子寫了在黑暗中爸爸唸圖畫書給他的故事,他裡面寫著,『雖然我爸爸是看不見的人,但是我爸爸有一雙眼睛,可以看得見未來和人生,一直以來,都不是看得見的我帶領著他,而是看不見的父親帶領著我的人生。我學習到用父親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所以我真的感謝有一位看不見的父親。』」

結果姜博士的兒子被哈佛大學錄取了,入學處的人打電話給姜博士,說他一定會以他的兒子為榮。事實上比他兒子分數高的人有很多,但是他們都沒有考上。因為哈佛大學的標準不是只按著IQ和成績作入學的考慮;他們喜歡有明確方向和正確價值觀的人,而姜博士的兒子就是因為這個而被錄取的。

方向改變就能看到新的未來
姜博士在唸中學的時候,有一次因為意外,使視網膜剝離而導致失明。在剛失明的頭四年中,他失去了三個親人,爸爸、媽媽及姐姐,姜博士說,他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在醫院時曾經想自殺,因為他已經沒有任何活下去的慾望,他覺得自己是人生的失敗者。

但後來信仰成為了他最大的力量,姜博士說:「信仰是我們追求人生意義中很重要的,我17歲的時候開始諗盲人國中,那時我很自卑,但通過信仰,我發現了人生的意義;那時我想,雖然現在我活得很沮喪,但過了十年、二十年,我一定會榮耀神的。」

所以他設定了三十年的人生目標,而後來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逆境,都努力向著這個目標奔跑。後來他開始了寫書,然後以不同的語言出版,又藉著那本書,感動了美國的總統,被邀請到白宮演講,後來更成為了一個很有名的演講家和作家。

姜博士勉勵大家,「我希望大家都找到人生的意義,我們的生命是寶貴的。如果大家相信,去尋找的時候,你的人生會改變的。當我們設定了人生的目標後,有沮喪的時候,也有想放棄的時候,那時我們需要一股力量,而最能提供我們力量的就是信仰。在信仰裡面,是沒有不可能的事。」

最後姜博士以三句說話為座談會作出了總結:
1.要改變大家的思想跟態度
2.有鮮明的理想跟夢想
3.絕對絕對不要放棄

座談會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