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 SEN 義工學院

2012年9月10日星期一

發現孩子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醫師:適時轉介、積極治療


台灣好新聞-2012年09月06日 下午14:52 記者季從茂/新竹報導

開學後,班級上脾氣不穩的問題學生,總是會讓老師和同學、父母都相當苦惱。臺大醫院竹東分院兒童精神科蘇泓洸醫師表示,部分孩子經過門診評估,可能存在有輕微到中度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這些孩子可以搭配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提升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以增加注意力的維持及對於衝動的控制。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任蘇柏文發現,在新竹地區這類孩子往往可能較晚才被發現有ADHD的問題或情緒障礙,較嚴重的學生甚至在課業表現及人際互動中遇到挫折後,進而引發後續偏差行為、低自尊以及情緒障礙等後遺症,也容易沉溺於吸毒的狀況。

蘇泓洸醫師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腦部額葉功能異常的疾病,導致維持注意力的困難,會影響孩童執行功能(如組織與規畫、反應抑制等)的表現。在國內的研究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學齡兒童的盛行率約在7%~8%,換句話說,在一個30個人的班級中,平均就有2個孩子會受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所苦。

曾有位國二男生因為在學校經常情緒起伏過大、與同學一言不合就動手毆打或是恐嚇同學、對於老師們的規勸不理不睬、出席狀況不穩定、常沒來由地早退或曠課,最後由學校老師轉介到兒童精神科門診來接受專業協助。

經由醫師進一步詢問後瞭解,病患自小學一年級就出現精力旺盛、活動量較一般小男生為高,動作大、常在無意間推倒或是揮手打到同學,個性衝動不耐等待。老師也常反映病患上課時常發呆、一問三不知,記性差、常忘了將課本或功課帶到學校或帶回家,常因周遭環境的細微刺激而分心,即使老師們不停的提醒也難以改善。孩子與同學、師長間的衝突日益增加,病患開始採用更激進的方式來處理這些衝突,暴力破壞行為因而變多。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症狀可分為注意力維持困難、活動量過高以及過於衝動等三大症狀,但並非每個患童都會有相當的症狀表現。兒童精神科醫師蘇泓洸表示,在國內外的研究都指出,透過兒童心智科醫師的評估診斷,佐以適當的藥物治療和行為改善技巧,近80%的患童有良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