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 SEN 義工學院

2015年8月24日星期一

傳媒報導 : 專注力不足童求診瑪麗醫院 - 排期苦等3年


【on.cc東網專訊】 「我個仔要排到3年後先有得醫,依家又係成長期,真係擔心太遲醫會影響佢將來學習同生活!」吳先生表示,兒子今年7歲,數月前獲心理學家證實有專注力不足症狀,並撰寫轉介信至瑪麗醫院接受治療,而上月底收到院方信件通知兒子首次診治期竟是2018年,令吳大感驚訝及無奈。

吳先生直指,兒子獲轉介該院並等候治療期間,該院從未安排兒子與醫生會面以評估病情,醫護人士僅要求吳到該院填寫與兒子日常表現相關的問卷,吳認爲該院評估病人病情方式及輪候制度不足,有對病人造成不公之嫌,「個仔連醫生都未見過,依家淨係靠我填嘅問卷就安排佢3年後先有得睇,如果以問卷結果去決定排幾耐期,咁係咪寫得嚴重啲就可以早啲醫?」吳要求院方盡快檢討及改善有關制度,以保障病人健康。

瑪麗醫院發言人表示,吳先生兒子於7月獲轉介至該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跟進其專注力不足情況。根據轉介信内容、該院分流的情況及社工即時評估的結果,其個案被分流為「穩定新症」,排期至2018年11月接受首次診症。發言人說,該院精神科門診有既定新症分流制度,確保有急切醫療需要的病人能在合理的時間內得到診治。如病況屬非緊急類別的「穩定新症」,因該院此類新症病人較多,輪候時間會相對較長。於輪候期間,如病人的精神狀況有變,可返回所屬的精神科專科門診再次接受評估,以判斷是否需要提前診期,或可考慮到急症室求診。

「因爲醫護人員數目不足,令患者求診或者排期要等好長時間,係多年來一直存在嘅問題,希望政府能夠增加對醫管局嘅支援同撥款!」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建議,政府應向醫管局增加支援,同時希望該院能改善分流及排期制度,避免患者因拖延醫治而遭受不必要損害。袁認爲若能再安排醫生親身對病人作評估,為較佳的處理方法。

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表示,專注力不足是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患者會出現的其中一個病徵,患者一般在6歲前出現患病先兆,而上小學後病徵會更趨明顯,病徵可分爲3點,一是缺乏組織能力,如執拾書包時會漏帶物品;二是過度活躍,如上課期間經常「周身郁、離位」;三是專注力不足,如做功課時「發吽哣」。

傅又稱,由於治療有黃金期,認爲病人若「出現專注力不足嘅情況,但如果3年之後先醫係算長」。傅補充,病人若不盡早醫治,治療效果可能未如理想,亦有機會出現併發症,如抑鬱症,嚴重的更會有品格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