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 SEN 義工學院

2014年11月1日星期六

傳媒報導 : 流動車檢測需特殊學習兒童

「生命小舵手」流動車
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在港並不罕見,惟部分家長對此認識匱乏。調查發現,逾半家長對此情況不甚了解;逾六成人誤以為逼子女專心學習,便可解決問題。有團體提供相關資訊的流動車在東九龍地區停泊,為有懷疑的家長及學童進行個別輔導及初步測試,料有逾萬人受惠。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今年八至十月,訪問四百一十名東九龍幼稚園區的家長,當中僅一成人指了解、認識特殊學習學童的特徵及需要;當家長察覺子女能力較遜色時,未必會尋求協助,六成四人只會督促子女溫習,逼子女專心學習;亦各有近一成家長擔心有經濟困難及標籤效應。

尋求適切輔導治療
中心服務總監(家庭及社區)彭淑玲分析,家長不掌握需要特殊學習學童的資訊,又可能接受不到子女能力較弱,「現今不少家長真的本着『求學是為求分數』的宗旨教子女,一味催促他們讀書,但又不正視他們的能力問題,令雙方壓力大增」。

針對教育家長及辨識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問題,中心獲資助成立一輛「生命小舵手」流動車,駐車社工以識別工具,為懷疑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進行初步測試,為家長尋求適切的輔導服務及治療。流動車會在東九龍區的屋邨、社區中心停泊,開放讓市民參觀。

莊女士育有兩子,現年十歲的長子讀小一時開始情緒不穩,「他有日爬窗稱要自殺,嚇到我不知所措」。後來兒子轉介到瑪麗醫院,確診患上阿氏保加症,過程拖拉一年。莊女士為照顧兒子,停工一年,在家進行遊戲治療。有同一病徵的幼子,則排期逾一年始獲醫生接見,但經數年擾攘仍未確診,她認為,輪候確診時間過長,而治療的服務亦不足夠,冀政府增撥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