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9日星期四

本會擬推出的《我家有個學障兒》一連十三集電台節目,邀請你投 《我家有個學障兒》一票



我們協會已受邀參加「社區參與廣播服務試驗計劃」投票(簡稱「計劃」),「計劃」由香港電台撥出部分廣播時段和用以發展數碼服務的部分資源,提供平台供社 區、非政府機構及弱勢社群參與廣播

香港兒童啟迪協會一向重視個人的獨特和特殊之處。當大眾以為不尋常的事物,其實只是我們礙於現有知識所限而不了解而已。

本會擬推出的《我家有個學障兒》一連十三集電台節目,希望藉此讓公眾了解學習障礙及有特殊學習者的需要。甚麼是自閉症、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學習障礙/困難? 正向行為支持系統對他們有何幫助? 節目會從多角度介紹,包括相關症狀的特癥及學障兒的需要;亦會談及學障兒遇到的處境,並讓家長、老師、社會工作者、醫療及教育專業人士分享;也引述外國個案。

本節目以提供一個開放平台,讓大眾對相關問題的香港現況,以開懷的態度來認識和討論,增進家庭、學校和社會等三方共融,建構更和諧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今期申請的公眾投票現已開始。每位投票人只限登記一 次,。公眾投票中獲得最多「讚好」的申請團體/申請人將獲得25分。

你可於投票進行期間瀏覽以下網址

投票 《我家有個學障兒》

 

https://cibs.rthk.hk/vote

投票日期:8月23日-9月1日 23:59:59

你亦可以透過 Facebook or Google+ 分享此頁,邀請更多人投票!

2013年8月28日星期三

由正向行為支援( PBS) 觀點 建立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適當行為

  

廷(化名)是國小三年級的情緒行為障礙學生。教師常常一進教室,便聽見他不斷的怒吼:「我才不要來這裡,我最討厭這裡,我要炸掉這裡……」

  情障生的行為問題,常來自本身維持注意力和動機的困難,不易抑制衝動。情障生常難以表現出自己所知道的道德規範或行為,以致教師因其「言行不一」感到無奈。

  情障生在行為上的表現常是「不能」,而非「不為」。因此,儘管藥物治療是改善兒童的注意力或過動的有效方法,但最好還是兼用多元的處置方式。

  教學者在發展有系統的行為支持方案前,可以試著聚焦在「如何教導適當的行為」,而非消極的「該如何阻止問題行為」,以逐步提升情障生在校的學習適應。因應策略,建議如下:

應教導學生運用自我管理策略

  為提升情障生的班級適應能力,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自我管理策略,例如:目標語設定(如:「我的字要寫整齊」),自我監控與自我提示(如:「上課時我要坐好」),透過教師的教導或同儕的提示,可幫助學生了解在情境中需要具備的合宜行為。

應讓他人有心理準備

  教師應考量班級中的其他同學,是否了解如何協助情障生表現適當行為。因此,教師除了教導情障生替代行為問題的適當行為外(如:當想要請老師幫忙時,以舉手代替敲打桌面),也要儘早在支持過程中納入同儕協助的部分。

  透過同儕正向行為的示範、互動協助和教導同儕回應實際行為問題發生的狀況(如:當情障生敲打桌面時,同儕可以提醒他:「你要舉手」),共同協助情緒行為障礙學生學習與適應班級生活。

應認知行為的訓練

  情障生由於社會認知的能力較弱,以致在人際關係表現上容易顯得較緊張,所以教學上須配合認知行為方面的訓練,如:問題解決的技巧,生氣時的情緒處理,社會技能和放鬆訓練等。

應重視因環境改變帶來的影響

  當情緒行為障礙學生面對生活中突發的壓力事件(如:父母離異)或原本學習環境的改變(如:國小畢業、進入國中階段),可能會擾亂學生原本在校生活的適應節奏。

  因此,教學者應敏銳觀察情障生所處環境的變動,提前為個案規畫心理和學習適應的轉銜課程,以協助調適。

  目前在倡導融合教育安置的趨勢下,大都將情障生納入普通班級。結合班級導師、同儕和行政支援的合作,逐步建立情障生合適的行為,將有助於他們漸入佳境。

文/林桂如

專業進修課程 : 學生正向行為的建立

課程目標

本課程旨在協助學員掌握一些正向行為的主要理論觀點及實踐模式,肯定教師在發展及推行全校性的正向行為支援系統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能草擬一個促進正向學習環境的專題研習方案。同時,本課程更運用不同的課堂行為支援案例,提供同儕觀摩和互評的機會,藉此讓學員討論和應用相關的課堂理論知識,又按學員的校 本情況,進行分析及反思,再修訂其促進正向學習環境的專題研習方案,並回校試行。

註:本課程為教育局認可符合資助學校教師晉升的複修課程培訓要求。

課程特色
本課程旨在協助學員掌握一些正向行為的主要理論觀點及實踐模式,肯定教師在發展及推行全校性的正向行為支援系統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學習草擬促進正向學習環境的專題研習方案。
學習運用不同的課堂行為支援案例,提供同儕觀摩和互評的機會。
按教師的校本情況,進行分析及反思。
按教師的校本情況,修訂其促進正向學習環境的專題研習方案,並回校試行。
專業導師教學,理論與實用性兼容並蓄。

課程結構
本課程包括以下兩個科目
科目一:促進積極學習環境及行為支援 (兩學分)
科目二:促進積極學習環境之校本專題研習 (三學分)

修讀對象
在校內負責訓導或輔導的教師優先。

修讀時間
請參閱 http://www.ied.edu.hk/acadprog/pdp/bwp069.htm

教學語言
本課程主要採用中文授課,在適當情況下,將以英文輔助授課。

入學條件
申請人須:
為中學或小學在職老師,尤其是學校訓導或輔導主任/人員,也歡迎其他有興趣的教師;及
獲任教學校校長推薦。

資助性質
此乃教育局認可的政府資助課程。教師獲錄取後,有關學校可聘請代課老師。官立及資助學校請聯絡教育局;私立及直資學校的代課教師安排則由有關學校自行決定。

注意力不集中 當心孩子患病



家中小孩若有過動、發呆的症狀,小心已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此症在台灣發生機率近8%且具有遺傳性,孩子因腦部內分泌不全導致情緒障礙,注意力經常不集中,導致學習不佳,醫師建議,盡早就醫搭配藥物與行為治療,有利於改善此病症。

台中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蕭亦伶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病患因腦部內分泌系統的多巴胺分泌不穩定,情緒經常不穩定,大部分兼具注意力不足與過動兩個症狀,有時精力充沛,有時卻又發呆好幾小時,病患隨著年紀增長,注意力越來越差。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孩,大部分都很聰明也很敏感,因此感受到挫折的程度,相較一般孩子多更多」蕭亦伶建議,家長應以讚美取代打罵,而且患有此症的孩子腦部發育較慢且帶有過敏體質,家長可督促孩子多做運動來促進腦部發育,避免高糖分或非天然的食物添加物,減少他們煩躁、無法專心的機會。

自閉症「指揮官」級基因 找到了!

近來有兩項「泛自閉症障礙」ASD 的重要研究成果發表,包括科學家完成整套自閉症基因組定序;另有研究發現,有一個會影響426個自閉症相關基因的「指揮官」級基因,可能都是攸關致病機轉的關鍵。

關注自閉症病患的「自閉症發聲」 (Autism Speaks)組織結合醫界、學界,從32名患者及他們的99名家屬身上,收集完成泛自閉症障礙(ASD)相關基因資訊,並將ASD的臨床表現及半數受試者伴隨的症狀,與基因變異間的關係連接起來。

這項研究相較於目前的診斷技術,只能確認20%的ASD個案與基因變異有關,是一項很大的進步,研究結果刊登在新一期的美國人類遺傳學期刊。

另一組科學家、包括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博士Valerie Hu與Tewarit Sarachana,則是發現「指揮官」級基因RORA,它操控了426種與自閉症有關的基因,研究發表於分子自閉症期刊。

馬偕醫院精神科主任方俊凱表示,過去很多自閉症患者的家屬會認為,精神方面的疾病無法以藥物治療,常有不規律用藥狀況,這些新的研究結果代表若能研發新藥,確實對疾病控制有幫助。

他表示,發現與自閉症相關的基因,有助於未來藥物研發。過去自閉症治療藥物研發,主要著重在細胞外圍的角度,未來可考慮往細胞內用藥研發。研究對未來研發產檢、早期篩檢工具也有幫助,但若產檢結果確診恐為自閉症兒,是否應施行人工流產,仍會有倫理上的爭議,這部分還需要更長時間討論。

【2013/08/28 聯合晚報】

陪孩子培養關鍵能力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27日電)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盧蘇偉表示,愛與希望的種子可讓學生發光發亮,希望師長創造學生成功的經驗,培養關鍵能力。


新北市公私立高中職暨國中校長會議今天在淡水商工職校閉幕,盧蘇偉在兩天的會議中,演講分享「如何做一個有效能的校長?」

他以自身學習成長過程,老師對他的啟發,他自己的堅持與努力,以及本身教育孩子的經驗,認為教育就是要讓孩子找到關鍵的按鈕,擁有帶著走的能力。

盧蘇偉從智商為70發展遲緩,變成著作等身、每年演講邀約不斷,他從事青少年輔導多年,帶領學生成長「沒有變壞」。

他說,就讀某商工職業學校時,幾乎大家都放棄他、要他轉學時,教官兼導師的一句話「老師第一眼看到你,就認為你是最優秀的」,讓盧蘇偉從心情谷底重拾信心。

盧蘇偉不但永不放棄,也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領悟到孩子的成長需要等待與陪伴。他不認為醫師診斷出兒子有閱讀學習障礙、統合失調等,是世界末日,反而告訴妻子「孩子我來教」,如今,智商72的兒子也能攻讀博士。

從陪伴鐵馬環島旅行,到一路陪伴兒子攻讀建國中學、考大學,盧蘇偉看著兒子的成長,分享喜悅與淚水,並陪伴勇於實現夢想。他說,學生是否對某一科目有興趣,關鍵來自於學習過程中有無成功的經驗。

而「發掘」的工作,就落在校長、主任、老師的身上,盧蘇偉建議父母,要輕輕的把責任放在孩子身上,不要輕易替孩子做決定,一旦孩子決定事情,就堅定支持他(她)去闖。

撕掉IQ標籤 他堅毅學習勇闖耶魯

史考特.拜瑞.克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在小學3年級的智力測驗結果顯示,他有嚴重的學習障礙,最多只能念到高中畢業。除了被留級,他被送到一所專門收留學習障礙兒童的學校。「一個測驗,決定我的命運,」克夫曼說。


智商,將複雜的人腦運作簡化成數字,不但方便記憶,也簡單易懂:超過140是天才,90到110是一般人的平均智商,70以下則是資質駑頓。

智商究竟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努力?兩派學者持不同意見。一派學者認為,人的智商是動態的,聰明與否取決於後天環境的栽培以及一個人努力的程度。另一派學者則認為智商是天生的,只有那些原本聰明的人,會因為努力更顯成功。

不過史丹佛博士凱羅.杜伊克(Dr. Carol Dweck)研究發現,一旦孩子被告知自己「天生的」智商後,在學習上都顯得消極。高智商的孩子為了維持美好形象,害怕犯錯,不願意面對挑戰;至於低智商的孩子,則變得冷漠與絕望。

在孩子身上貼標籤,究竟是福?是禍?幸好克夫曼從未放棄自己,也深信自己不是一推數字的總和,他撕掉「學習障礙」的標籤,用堅毅的學習力,一路讀到了耶魯大學的博士學位。

標籤本身並沒有錯,是種工具,協助我們分類學生,給予識字困難的學生和亞斯伯格症不同的資源和協助,對症下藥。但是,如果老師忽略了數字背後的真正意義和價值,反而將智力和孩子的發展劃上等號,那麼智力測驗也將成為孩子學習的喪鐘。

【圖文提供/親子天下】 2013年8月27日

2013年8月25日星期日

「自閉症兒童的評估及訓練」證書課程 (HC1314-14)



任何有效的訓練計劃都建基於一個準確及全面的評估,兼具實證的訓練策略。協康會自1990年代中期,率先引入在國際上享負盛名的美國北卡羅來納洲 Division TEACCH Program (Treatment &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TEACCH是一套針對自閉症及相關溝通障礙兒童的訓練策略,善用自閉症兒童的特點,並透過有系統的環境,規律的學習流程,及合適的視覺提示,幫助自閉症兒童有效地學習。隨著TEACCH在2004年把其評估工具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Revised Edition,PEP-R)更新至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 Third Edition (PEP-3),協康會於2009年獲授權將整套評估手冊翻譯成中文及出版-《自閉症兒童心理教育評核(第三版)》。更於去年建立了中文版PEP-3的信度和效度,及適合本港幼兒使用的常模。此課程的目的是讓教師了解PEP-3及TEACCH的理念和運作,掌握自閉症兒童的能力及學習需要,提供一個有系統的學習環境,提升他們各方面的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

日期:12/10,19/10,26/10/2013 (星期六,共三節)
時間: (第一節) 早上 10:00 - 12:30 及 下午 2:00 - 4:30 (第二及三節) 下午 2:00 - 5:00
地點:協康會總辦事處(九龍觀塘海濱道133號萬兆豐中心10樓K室,港鐵牛頭角站B6出口)
對象: 任教幼稚園/幼兒學校/特殊幼兒中心/特殊學校之教師

按此下載「報讀課程須知

聯合國來港察權利保障 教育實施受關注

按上圖看無綫新聞
聯合國的報告員近日來港視察,就本港保障不同權利的情況撰寫報告,其中融合教育的實施情況備受關注。 教育局回應指,本港推行的融合教育模式與全球趨勢一致,強調局方有向相關學校提供額外支援。 阿勛十一歲時被評估為有輕度學習困難,但十一年的中小學生涯沒人關注其需要,會考時才有特別安排。 來港視察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委員會主席,了解過阿勛這類學習障礙學生在主流學校的情況,強調融合教育應顧及學生需要。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本港在這方面支援嚴重不足。 聯合國各委員會考察各地保障不同權利的情況後會撰寫報告,九月底聯合國於日內瓦召開大會,屆時港府要派代表出席,回應報告。

運用正向心理學於家長支援工作分享會暨「點亮希望 開展色彩人生」書籍發佈會


日期: 28/9/2013(星期六)
時間: 9:15am-12:30pm
地點: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禮堂(九龍觀塘翠屏道3號地下)
對象: 社工、專業同工、大專院校學生、家長及有興趣人士


「支援有潛藏讀寫困難的幼兒」教師講座 [HC1314-15]


一般幼兒會在成長階段循序漸進地發展聽說讀寫等語文學習能力,但部份幼兒的情況卻略有不同。他們需要花較多時間學習文字,但學會後很易便遺忘;寫字時會較慢、漏筆劃或倒轉來寫;要較長時間才學懂兒歌;學習時的專注力會較弱等。在老師和家長的提點和指導下,部分幼兒的表現在一段時間後會有所改善;但若在協助後,幼兒仍然在語文學習方面出現明顯差異,便需仔細了解幼兒是否有潛藏讀寫困難,並為他們提供及早支援。

日期:2/11/2013 (星期六)
時間:下午2:00 – 4:30
地點:協康會總辦事處(九龍觀塘海濱道133號萬兆豐中心10樓K室,港鐵牛頭角站B6出口)

內容:
1. 如何識別潛藏讀寫困難幼兒
2. 潛藏讀寫困難幼兒在語文學習方面的困難
3.《聽說讀寫小寶盒》提升幼兒聽說讀寫能力的成效
4.《聽說讀寫小寶盒》校本應用策略

講者: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 黃俊傑

  •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心理)碩士、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心理學)榮譽學士及香港中文大學教育文憑
  • 多年來為不同階段(學前、小學及中學)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學童提供心理評估、個別輔導和小組訓練,並為學校提供校本教育心理服務
  • 現為協康會「喜閱寫意:賽馬會讀寫支援計劃」工作小組成員,主力為幼稚園/幼兒學校提供支援潛藏讀寫困難幼兒的專業指導及諮詢

對象:幼稚園/幼兒學校校長、幼兒教師及幼兒教育工作者
費用:$80

截止日期:25/10/2013 (星期五)

備註:每位參加者均可獲贈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協康會編製的《聽說讀寫小寶盒-幼兒語文學習教材套暨光碟》乙份

報名方法:請參閱P.21「報讀課程須知」並填妥P.22之報名表格

按此下載「報讀課程須知

2013年8月16日星期五

Google Glass 幫助自閉症患兒閱讀他人表情來解讀他人情緒

Google Glass 作為可穿戴設備的典范被人們所矚目,但圍繞這個平臺的軟件開發則相對較為緩慢。美國的創業者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和研發,成功開發了多款基于該穿戴設備的產 品,其中由18歲 Catalin Voss 開發的專門幫助自閉症患者的產品,迅速引起人們的讚譽。大家佩服技術強大的同時,也期待有更多這樣的富有社會和人文關懷的產品出現,它提升的不僅 僅是一款穿戴設備的價值,更是整個人類的高度。

  對 Google Doodle 感興趣的讀者不會對下圖中的 Doodle 感到陌生,這款 Doodle 是去年六一兒童節節日 Doodle,作者則是來自中國的劉冠澤小朋友,與普通小朋友不同的是,他是一位自閉症患者,但這並沒有妨礙到他在繪畫上的天賦。



  他的這幅 Doodle 表達了他也想和小朋友一起去看外面的世界,去動物園看猴子、老虎和大象。

動筆之前,特意了解了下自閉症的一些情況,自閉症很多時候體現在社會交往和與人交流的障礙,這種障礙是雙向的,一方面難以對他人的情緒做出反應,另一方面在語言等表達能力上有所欠缺。

但是,如劉冠澤小朋友一樣,有障礙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交流交往的需要。如上文所言,自閉症患兒在理解並應對他人情緒上是有障礙的,這也妨礙了他們的溝通能力。Google Glass 作為一種新的設備,也提供了一種新的交互方式,為解決這種困境提供了可能性。

那麼有這麼一個 Google Glass 應用,可以幫助你通過閱讀他人表情來解讀他人情緒,自閉症患兒很排斥和他人的目光交流,那麼 Google Glass 在此時就可以充當一個介質和橋梁來連接交流。而一般的,自閉症患兒對物比對人更感興趣。

當你目光遊離,不願面對對方的微笑時,Google Glass 會幫你讀出對方的表情和情緒,顯示出“高興”,當對方的眼睛睜大,嘴巴張開時,Google Glass 的屏幕上則顯示也會隨之改變,“驚訝”。

這個專注于閱讀表情解讀情緒的的 Google Glass 應用開發者是一位 18 歲的少年,Catalin Voss,表情多變,性格外向,來自斯坦福大學,也有自己的致力于追蹤表情和肢體語言並用于教育軟件的初創企業 Sension

借助于 Google Glass ,Voss (上圖) 和 Sension 的聯合創始人 Jonathan Yan,希望開發出一個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科的 Derek Ott 教授認為:
“任何能促進自閉症患者和常人之間的社交理解的事情都是有益的,目前自閉症治療中的社會技能訓練都是基于刻意設定的人為環境,如果能使用真實自然的場景”,那是極好不過的。”

Google Glass
當然,Voss 的計劃只能算是解決了一小部分問題。 Derek Ott 教授說,教自閉症患者去注意並理解社交線索只是算解決了自閉症困境的一半,另一半還在于教他們怎麼去回應這些社交線索。而且,有的時候,Google Glass 反而會帶來其他的問題。

面部識別和表情解讀 不算是最新的技術,但和 Google Glass 結合,並應用于自閉症治療中去之後就有了新的用途,至少,Voss 和他的團隊賦予了 Google Glass 在醫學上更多的意義。
面部追蹤引擎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關注並理解他人的表情以及情緒。這個工具將為治療自閉症等相關疾病提供有力的幫助,這也就賦予了 Google Glass 更多的意義,而不僅僅是一個數碼玩物。

2013年8月15日星期四

活動推介 : 學前兒童發展訓練 (個別訓練)


學前兒童發展訓練 (個別訓練)

兒童發展訓練主要針對手肌及社交溝通發展有困難之學前兒童,讓他們得到適切的評估及訓練,改善和提高其學習能力,協助他們適應社交生活,助其成長。

職業治療師 : 兒童發展評估評估內容因個別情況而定, 可能包括以下各範疇:
1. 手肌及寫前技巧評估
2. 社交及溝通發展評估
3. 感知肌能評估
4. 認知能力評估
(包括口頭報告)
共 2 節,每節約 1 小時

康復導師 : 個別訓練內容視乎評估結果而定, 可能包括以下各範疇:
1. 手肌及寫前技巧
2. 社交及溝通發展
3. 感知肌能
4. 認知能力
共 10 節,每節 1 小時

對象 : 3 至 6 歲學前兒童
地點 : 荃灣眾安街 87 號 5 樓葆定居
日期 : 2013 年 10 月至 2014 年 1 月期間 (按個別情況而定)
截止 : 2013 年 9 月 6 日

報名方法:請將報名表傳真至 2552 4116 或郵寄至牽蝶中心
(郵寄地址:香港仔漁光道 85 號扶康會康復中心 2 樓 牽蝶中心收)
查詢方法:歡迎致電 2214 2591 或 電郵至 hdc@fuhong.org 與詩姑娘聯絡


2013年8月13日星期二

周一嶽廖秀冬勉讀寫障礙童


周一嶽(左二)、廖秀冬(右二)出席「東華.恒生讀寫無障礙計劃」頒獎暨開幕禮。 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國權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嘉洛)錯把馮京作馬涼,不一定只適用於老眼昏花的主考官,小孩子誤將「b」寫成「q」,把「6」當作「9」,也不一定是頑皮搗蛋,而是有可能患上讀寫障 礙。由東華三院主辦、恒生銀行贊助的「東華.恒生讀寫無障礙計劃」昨假理大蔣震劇院舉行頒獎暨開幕禮,主禮嘉賓港大校長資深顧問(可持續發展)廖秀冬以過 來人身份,分享學障孩子母親的感受,鼓勵家長以開放樂觀的心態,欣賞孩子的獨特之處。

廖秀冬爆兒讀寫障礙

 廖秀冬、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周一嶽、東華三院主席陳婉珍、恒生零售及財富管理主管陳力生任主禮嘉 賓,逾百家長學生出席。廖秀冬致辭時表示,次子蕭偉中幼年患上「讀寫困難症」,常常將字倒轉來寫,當時老師、父親總以為他偷懶,但只得她感同身受,因為她 少時也有類似的語言障礙。

 兒子成績每每敬陪末席,「學校的測驗卷,由高分至低分派發,兒子往往企到腳軟先至拎到」,廖秀冬不 但沒有施加壓力,反而鼓勵兒子「求學不是求分數」,「比上次有進步已經好叻」。她認為,只要發掘到孩子的真正興趣,學習便會事半功倍:「他(兒子)為了打 機,只係用鰦半年時間,就讀完一個日文文憑課程。」她鼓勵家長「放開一切阻撓」,尋求社會支援,與孩子共同克服困難。

周一嶽默書捧「零雞蛋」

 周一嶽則與4位小學生對談,笑言少時默書經常捧「零雞蛋」,被老師要求罰抄,竟也因「無耐性」而拒 絕「就範」。他自言「學咩都半桶水」,曾想過做畫家、歌手和運動員,最後卻成為了醫生,惹來台下哄堂大笑。他鼓勵年輕人多作不同嘗試,不要怕失敗,「唔試 就一定唔會成功」,又指平機會會致力消除大眾對讀寫障礙學童的歧視,並提供適切的支援和鼓勵。

 目前,香港有超過18,000名學童被評估有讀寫障礙,「東華.恒生讀寫無障礙計劃」自去年起為約800名有讀寫障礙學童及其家長提供免費支援服務,新一年計劃將於9月起接受報名。

2013年8月9日星期五

ICT 科技 影響專注力


ICT 科技改變大腦運作模式,現代人變得愈來愈難專心。許多人感嘆現在的孩童沉溺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和電動遊戲,難以專注在紙本閱讀上,沒有好好讀完一本書的耐心,不過也有專家持正面的看法,主張適度使用 ICT 產品其實有助學習。

一心多用影響專注力
美國史丹佛大學一項研究指出,網路使用頻繁造成人們習慣「一心多用」,現代上班族必須經常多心做事,在同一時間處理 MSN、電子郵件、瀏覽網頁和接電話等好幾件事情。由於反覆切換注意力,變得比較難以長期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導致工作效率不佳。

三總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表示,雖然沒有正式研究能證明3C產品危害專注力,但有許多專注力不足的個案的確受到3C產品影響。很多孩童在使用3C產品時非常專注,但日常生活的專注力卻明顯不足,因為他們的大腦迴路已經習慣刺激精彩的聲光效果,相對單調乏味的學習則變得難以專注。

醫院兒童心智科醫師張學岭也指出,3C產品的使用確實會減弱孩童的專注力,由於習慣聲光刺激,比較難靜下心來做靜態活動,許多孩童已習慣網路圖像和短文的閱讀,對紙本閱讀有困難。

ICT 產品可能加重ADHD的症狀
葉啟斌表示,ICT產品對ADHD兒童造成的不良影響,顯現ADHD兒童在使用ICT產品時,容易在喜歡的內容上過度浪費時間,加劇原本組織力和時間掌控能力本來就不佳的症狀。

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勝傑表示,ADHD患者比一般孩童容易沉迷 ICT 產品,他們大腦活性太低而造成注意力不足,對枯燥乏味的事情不感興趣,ICT 產品的聲光效果吸引他們專注,所以不少ADHD 患者有過度依賴 ICT 產品的傾向。

台灣赤子心過動症協會主任吳潤馨則認為,只要家長善加利用 ICT 產品,孩子也可以因此受益。ADHD孩童喜歡有挑戰性、不枯燥的事情,在打電動和看動畫時,畫面一直在變,這剛好滿足了ADHD孩童的習慣。

吳潤馨認為,ICT 產品像是一把雙面刃,可以對ADHD孩童造成危害,但也可以有所幫助。對一些ADHD孩童來說,平板電腦是很好的學習工具,重點在於家長需要控制孩童ICT產品的使用時間,「以身作則」教導孩子正確的使用ICT產品。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

免費APP預防讀寫障礙



研究顯示在適齡學童中,約10%學童有特殊學習困難。事實上,大部分幼兒升上小學後便要應付繁重的抄寫功課,感到非常吃力。為幫助幼兒在學前階段打好閱讀和書寫基礎,協康會推出全港首個由職業治療師研發的書寫前期訓練iPad app「寫前遊學園」,供家長及老師免費下載及使用。

兒童的書寫能力受很多因素影響,其中包括﹕視覺認知能力及視覺動作協調能力。要有良好的視覺認知能力,兒童寫字才不會上下左右倒轉,並能掌握部件之間的距離﹔而具備良好的視覺動作協調能力,寫字才不會容易出格,並能適當地控制筆畫的長短,令字體端正等。由協康會職業治療師研發的「寫前遊學園」app就是因應幼兒的視覺認知及視覺動作協調的發展需要而設計。

「寫前遊學園」app包括720個富趣味的互動小遊戲,分為三個不同難度及六個寫前單元﹕(1)形狀認知﹔(2)主體與背景的辨識﹔(3)空間關係﹔(4)視覺完整性﹔(5)視覺排列和記憶﹔及(6)視覺動作協調。能有效鍛鍊兒童的手眼協調、發展視覺認知和記憶,以及理解空間、位置、形狀和線條的關係等,適用3-6歲的幼兒使用。

現時6歲的林彤宣即將升讀主流小學,她的視覺認知能力稍遜,寫中英文字常出界,字與字之間的距離不足,亦常有抄寫錯漏的情況出現。「寫前遊學園」app的小遊戲,有豐富的視覺及音響效果,能照顧不同能力兒童的學習需要,有效地推動兒童自覺性地學習並享受箇中樂趣,也幫助彤彤透過電子遊戲不知不覺地發展出各種寫前的相關技巧,為應付來年小學生活的閱讀及書寫功課打好基礎。
 
「寫前遊學園」iPad app已於7月中旬推出,有興趣人士可透過iPad或電腦上安裝的Apple iTunes Store,以關鍵字「協康會」或「寫前遊學園」搜尋、下載及安裝使用。

2013年8月4日星期日

從學障者身上取經

南威爾斯大學衛生、體育和科學學系保健科學部的羅露芙教授介紹,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是 :服務要怎樣研發,才可幫助學障者(學習障礙人士)。

過去十年有很多改變,其中之一是醫療服務的使用者參與制定或評論這些服務的發展。學障者是其中的一個群組。但學障者要參與其中,須面對一些挑戰 : 例如要讀取大量文件(它們往往以小字體列印,並包含大量的專業術語)。此外,他們還要在大型會議上發言,這更會嚇怕缺乏經驗的人。

簡單轉變 啟用學障者

幸好,總有多個方法來做事。如果參與者須看資料和評論,它們會以易於閱讀的方式製作,並附圖片以協助理解,又以大字體列印。有關組織或許會安排專人陪同學障者將這些資料和評論一起細讀,回答他們的問題,並與他們討論。透過使用這種方法,有學習障礙的人能夠理解和評論相關的建議。「我們做事的方式只稍作一些簡單的改變,他們便不再被迫『無法』,而是被『啟用』了。」

這種方法實際上可行嗎?最近南威爾斯大學跟「RCT親民」(RCT People First) 和「新路徑」(New Pathways) 這兩個團體,剛完成了一個研究項目。這個研究項目的主題 為『欺凌』--- 正是學障者日常遇到的問題。研究過程中的所有重大決定,信息的推展,通過訪談、焦點小組和問卷調查等所收集回來的信息,以至令這些信息變有意義等各個環節,均讓學障者積極參與。

所有人得益

要做到這一點,信息以易於讀取的格式開發,文件的格式也轉換為易於閱讀。「我們發現不同的做事方法以及支援提供,確保了每個人都能夠參與。這些調整意味著,不僅學習障者能夠參加,而是整個科研團隊的所有人(不論他們是否有學習障礙),通過共同努力,能夠學習新的技能。」

最重要的是:這個研究的質量被提高了,因為它由具有學習障礙的人分享經驗,而他們提出的見解,亦不是非殘疾的研究人員可觸及的。使用醫療衛生服務的人士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群體,這意味著單一標準的參與方式是不足夠的。

學障者在今次的研究中顯示:只要有創意思維和適當的支援,他們可被『啟用』而就他們生活的議題上作出有意義的貢獻。「如果我們願意聆聽、學習和轉移相關的經驗至更廣泛的醫療保健供應範疇,他們會教懂我們很多事情。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做,未來的醫療保健服務,將會滿足使用者。」

(文源:Wales Online )